朱元璋杀了贪官十多万,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只用了两招就解决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之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朱元璋为了整治贪腐,杀了十多万贪官,却发现贪官越杀越多,根本无法遏制腐败的蔓延。相比之下,雍正帝仅用了两招便轻松解决了这一顽疾。
到底是什么妙计,让雍正帝能如此高效地治理腐败?朱元璋的铁血手段为何无法奏效,而雍正帝的策略又有何过人之处?
一、朱元璋: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怀揣反贪决心
自小,朱元璋就亲身经历了元朝末年的动荡与苦难。那个时期,中原大地上处处是水火无情的摧残。
贪婪如同溃疡般蔓延开来,吞噬着一个个家园,让无辜的平民百姓生存于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一家亦难逃此劫,家破人亡的痛苦经历让他对腐败官僚的憎恨根深蒂固。
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只能沦为乞丐,茹苦含辛地度日。直到后来,他加入了红巾军的起义队伍,才得以翻身。
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朱元璋最终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登基称帝。作为开国之君,他对肃清贪腐的决心可想而知。
二、新朝肃贪铁腕:杀伐决断,惩戒无情
入主紫禁之后,朱元璋立刻着手反腐。他亲身做出了戒奢节俭的表率,推行勤俭节约,以身作则。
宫墙上甚至绘有节俭图画,时刻提醒宫中人。一国之母马皇后亦是身体力行,衣衫打补缀缝,直到穿得发白才会丢弃。
但光以身作则还远远不够。为了震慑朝野官员,朱元璋召集百官开办了一场廉洁大会,当面警告他们不得贪腐。
会后,他更是亲自为国史上之一部反腐读物《醒贪简要录》作序,希望通过此书让官员知晓体恤民情之重要。
然而,即便如此,贪污案件仍然屡禁不止。于是,朱元璋开始采取一系列严厉的惩戒措施:
狠手段一:分等论薪,廉吏优先
官员定期进京述职,朱元璋会根据他们的政绩安排吃席位次。表现优秀的可以入座用餐,一般的只能站着吃,而那些劣迹斑斑的连吃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完才能离开。前所未有的羞辱,足以让贪官颜面扫地。
狠手段二:鼓励百姓监督舌泼
百姓一旦发现官员贪污,可直接将其捉拿送往京师。如有官员胆敢阻拦,朱元璋当场判处满门抄斩的酷刑。鼓励民众积极举报,无疑是对贪官的又一重打击。
狠手段三:严惩重判,死刑加酷刑
朱元璋对贪官可谓怀恨在心,判罪之狠辣更是触目惊心。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下者,杖责一百;六十两以上者,当场处决。
不仅如此,朱元璋甚至还专门设计了&34;等惨无人道的刑法,让贪官在死前饱受折磨,死后更是难逃一具全尸的下场。惩戒之酷烈,足以达到震慑贪官的目的。
三、然而,贪官仍是杀不尽
尽管朱元璋动辄血腥的肃贪措施令当世人心惶惶,但贪官却仍是屡禁不止,根源何在?
原因一在于明朝官员的俸禄实在太低。按照当时的标准,即便是一品大员,年俸也仅相当于现在的32万元。而位卑至七品的县令,年俸更是只有不到3000元的水平。
要知道,古代官员需要养家糊口、奉养仆役师徒,更有娶妾的习俗,光靠这点俸禄怎么够用?所以,迫于生计所迫,贪污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原因二在于,老百姓对贪官的监督根本是虚有其名。朱元璋曾号召百姓监督舌泼官员,但这根本是与整个官僚体系做对。
当百姓扭送一名贪官时,沿途其他官员哪可能帮这忙?想监督也是监督不了的。
正所谓树大必有枝叶散,朱元璋明知贪腐之危,才会如此狠辣。只可惜,即便用死刑酷刑作为威慑,贪污仍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一旦朱元璋驾崩,继任皇帝们便渐渐松懈了对贪腐的惩治。到了明朝中后期,吏治彻底沦为烂摊子,加速了这个王朝的衰亡。
四、雍正:痛定思痛,从根本上治标
清朝雍正皇帝则从朱元璋治贪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贪腐的根源。
面对满目疮痍的朝纲,雍正反思康熙晚年昏庸、贪官横行的罪因,决心以温和但更加系统的方式来肃贪。
首先,他先制定了&34;的政策,防止地方官员在征税过程中摊派钱物为私囊所用。
然而,雍正清楚,单单堵住贪污的渠道还不够,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贪腐的根源。而通过分析,他认识到清朝官员俸禄实在太低,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开销。
于是,雍正在&34;的基础上,推出了&34;这一创举。这项制度规定,官员每年根据政绩表现可额外获得&34;作为奖励,数额之高甚至可以超过年俸。
这也是一种&34;的先声。不贪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丰厚回报,而那些贪污的人,无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将受到严惩。
这种既重钧刑又重物质奖惩的机制,使得大多数官员都认为勤勤恳恳为民做事,比贪一时之财要来得更加明智。
除此之外,雍正对贪官还实行了严惩不贷的政策。一旦发现贪污,不但要追缴全部赃款,即便赃款已被花光,亲属也要连带赔偿。赔不出来,子孙就要充军当役;再还不起,女眷就要充作&34;来还债。
这却是对贪官无上的打击。因为不贪不但可以获得优厚回报,贪了却要遭受家破人亡的严惩,哪个官员还敢贪污?雍正的这套改革措施很快见效。
入主时,国库空虚只有800万两白银;到雍正七年,国库已经有6000万两的巨款。更重要的是,整个官僚机构的作风发生了180度的逆转,普遍上进、勤勉为民。
五、乾隆篡改,雍正功亏一篑
只可惜,好景不长。雍正驾崩后,由乾隆继位。为了坐稳皇位,乾隆迅速废除了雍正大部分有益的改革政策,重新开启了贪腐之路。
乾隆最让人恼火的,是将全国上下的贪官都一笔勾销,更是进一步美化了大贪官和珅的种种恶行。乾隆本人亦好大喜功,竭泽而渔地将国库空空如也,真可谓败家子一枚。
正是这种罪恶的滥权,埋葬了雍正数年的心血,直接催生了清朝晚期的腐朽,也为日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结语
朱元璋与雍正这两位君主,却在肃贪举措上存在着天壤之别。
铁腕与温和,或许只是治标之举;而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贪腐的方式,则需要制度的保障。
然而,无论是朱元璋还是雍正,他们都展现了一代君王为国为民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