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日媒:德国将归还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夺的文物 德国为何这样做?

中国历史4天前4

引言:

日媒曝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德国将归还八国联军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中国文物。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它不仅弥补了过去的遗憾,更向世人昭示了德国 *** 珍视中德友谊、致力于加深两国文化交流的决心。然而,德国为何在百年之后做出这一选择?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原因和考量?让我们一起追溯这段动人的历史,解开归还文物之谜。

一、德国掠夺文物的根源:八国联军狂暴扫荡

旧历光绪二十六年黄花菜卉刚落,牡丹未开时节,八国联军陆续抵达北京,在这座华夏文明的重镇肆意洗劫一时。那是一九零零年的春日,和风微暖,京畿百姓尚未从义和团运动的动乱中稍缓神来,外国列强的军火炮声又在北平城头滚滚作响。

时年已六十有六的慈禧太后亲临八里桥目睹外敌射来炮弹坠地炸起的烟尘,大皇帝则在爆炸声中心有余悸,"你瞧,他们向着我们的宫殿射来!"每一发炮弹都带来海啸般的巨响,浓烟在帝王绿宫里肆意扩散。慈禧从未见过如此阵势,朝野上下皆为之胆战心惊。

旋即,德意志军人率领数千精锐部队压境,炮火声不绝于耳。八国联军将京城围得水泄不通,与之交hand的是满清军队射石炮之类陈旧武器,根本经不住法德意等国家的攻城炮火。慷慨就义的清军阵亡殆尽,北平沦陷在所难免。

联军攻入紫禁城,掠夺狂潮随之滚滚而来。德意志士兵发现紫禁城内太和殿的梁架上悬挂着一块长达两丈的汉白玉匾额,"国之宝匾"四个大字熠熠生辉,熠熠生辉的余晖映在白袍军官的眼中,让他们贪婪大开。

二、德中建交前的互疑与隔阂

八国联军在华北一片狼藉之后,满清王朝很快就步向了覆亡的道路。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使得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由于互不了解而产生了隔阂和猜忌。

一方面,当时德国国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德国人对于本国参与掠夺中国文物的行为表示反对和谴责,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野蛮和不文明的做法,有违基督教的教义。农民和工人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军事行动更是持批评态度。

另一方面,德国贵族和上层人士对于中国的古董古玩却情有独钟。他们将从北京和其他地方掠夺回来的文物视为珍宝,被摆放在柏林等地的博物馆中作为"战利品"向公众展出。这无疑加深了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和成见。

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开启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进程。在这场浩荡的洪流中,中国人民对外国列强的掠夺和侵略行径虽然耿耿于怀,但也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落后状况,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相比之下,德国在那个时期则陷入了战争和动荡的泥潭。之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法国等国更是将德国推向了绝境。而中国在那个时候正在开启自身的复兴之路,两国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由此进一步加剧。

直到二战结束后,德国和中国都重新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长期的隔阂和偏见,两国人民对彼此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解和疑虑。在这种背景下,双方开始努力化解分歧,扫清障碍,朝着互相理解和友好合作的方向迈进。

三、归还文物的之一个催化剂:中德邦交正常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德两国关系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机。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结束了长期的隔阂和对立状态。这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扫清了障碍,也让中德双方有机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历史。

自八国联军侵华以来,德国一直对掠夺中国文物的行为绝口不提。直到1979年西德总理施米特访华时,才首次提及了这一痛点。施米特表示,德国人曾经对中国古老文明造成了破坏,他对此感到遗憾。

这一发言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多国此前都对掠夺中国文物视而不见,德国成为首个正视这一历史问题的国家。施米特的表态也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德国 *** 的诚意。

经过几年的磋商,双方达成协议:德国将归还部分掠夺文物,而中国也同意在某些条件下让德国借展馆藏文物。这为日后全面归还文物扫清了障碍。

1985年,德国终于开始了之一批文物的归还工作。当年6月,柏林人民剧院归还了一组根雕木像,成为德方归还文物的开端。此后数年间,德国陆续将一些明确来自中国的馆藏文物运回了故土。

这些文物中,既有宝贵的青铜器和古代陶瓷,也有珍贵的根雕木刻和书画作品。它们曾在德国博物馆内展出多年,一度被视为战利品和瑰宝。此次归还,不仅填补了中国文物的空缺,也让德国人有机会正视曾经的错误。

四、加深文化理解、增进相互信任

文物归还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中德双方还需要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磋商和考证。这个过程虽然艰难曲折,但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至关重要。

为了确认究竟有哪些文物属于中国的馆藏,中德双方组建了联合专家组。这支专家队伍由中国文物学者和德国博物馆馆长组成,他们对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等地的博物馆展品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查证。

专家们发现,德国博物馆中确实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不乏珍贵的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作品等国宝级文物,分属于各个朝代。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些文物应当归还原主。

双方遂决定,将明确渊源的中国文物全部无条件归还。之一批包括從故宫掠夺的大型汉白玉"国之宝匾"在内的珍品很快就启程回国。

同时,一些渊源存疑的文物也被列入了归还名单之中。德国方面表示,即便一些馆藏文物来自中国尚无定论,但出于对人类文明珍视的考虑,他们仍愿归还一部分馆藏品。

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国的高度赞赏。双方的信任也因此而更加深厚。归还文物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更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纽带,有助于弥补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

1988年,归还文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柏林博物馆开辟了一座专门的仓库,用于存放即将归还中国的文物。这标志着文物返还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五、从难以启齿到坦诚相见:德国正视历史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德双方终于就归还文物问题达成了一致。这不仅是文化理解和文物保护的胜利,更标志着德国 *** 开始正视本国在中国留下的伤痕,努力以实际行动赢回中国人民的信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德关系的全面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互信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德国 *** 开始反思本国在华的殖民掠夺历史,寻求以更加坦诚的态度来面对这段令人痛心的过去。

1994年,德国总理科尔首次代表联邦 *** 就德军曾在华北地区犯下的种种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他表示德国对战后赔付的问题会"全力以赴""真诚合作",并将"加大文物归还力度"。

此次道歉虽迟但到,却显示出了德国 *** 正视历史、反思过错的决心。中方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开诚布公,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有益举措"。

文物归还工作在科尔总理的号召下进入了新的阶段。德国各地的博物馆加紧了文物鉴定和归还的步伐,更多被掠夺文物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到2000年底,包括柏林古物博物馆、德累斯顿美术馆等在内的德国多家博物馆,已经将数千件中国文物顺利归还。其中既有三件明代青花瓷罐,也有公元13世纪的佛像塑像,价值连城。

在2015年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亲自将最后一批文物归还给中方。她表示,这份"人类文明共同遗产"的回归不仅是一种弥补,也是两国文化传承合作的见证。

如今,归还文物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德两国友谊史上新的里程碑。从曾经的难以启齿到今天的坦诚相见,德国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理解和信任,两国世代友好的愿景也因此而更加清晰可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258.html

“日媒:德国将归还八国联军侵华时掠夺的文物 德国为何这样做?” 的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汉献帝手里连实权都没有 曹操为何还将他当成宝

汉献帝手里连实权都没有 曹操为何还将他当成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已经无实权,曹操为何还把他当做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经过黄巾起义,汉朝皇帝的权力,逐步让地方军阀所取代,皇帝已经完全成为了傀儡。例如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就凭借着自己兵权,将汉少帝废除,重新立汉献帝,此时掌握大权的是董卓。在董卓实力被打败之后...

隗嚣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背叛刘秀与公孙述?

隗嚣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背叛刘秀与公孙述?

隗嚣出身于陇右大族,他一生的经历比较传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境,派心...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雍正才算得上清朝的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比较有名的清朝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将清朝推举到了鼎盛状态,可为何只有雍正才算得...

曹操好人妻真的是个人爱好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曹操好人妻真的是个人爱好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对曹操好人妻,真的只是个人爱好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三国乱世,群雄纷争,而这种乱世更是容易造就英雄,比如贤明神武的曹操刘备孙权、骁勇善战的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以及一批多谋善断的谋士如卧龙凤雏等人。而在这些风流人物之中,后世家喻户晓的便是曹操了。如今更是流...

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中 谁和诸葛亮的关系最一般

诸葛亮和五虎上将中 谁和诸葛亮的关系最一般

对五虎上将,谁和诸葛亮的关系最一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虎上将乃是蜀汉的超级猛将,战斗力非常强悍,为蜀汉的建立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诸葛亮乃是蜀汉的肱股之臣,乃蜀汉的执牛耳者,和五虎上将少不了打交道。那么五虎上将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呢?谁和诸葛亮的关系最一般呢?...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分...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袁绍作为刘备昔日的敌人 袁绍为什么还要接纳刘备

对刘备投奔袁绍时局势已大不如前,昔日的敌人袁超为何接纳了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刘备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前后。彼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员将领,在河北战场打出了不错的战绩,想必也给袁绍集团带去了一些困扰。《三国志·先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