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承元帅修改并重新确定我军各种称呼:“伙伕”改为“炊事员”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24)490

刘伯承元帅修改并重新确定我军各种称呼:“伙伕”改为“炊事员”、“马伕”改为“饲养员”、“挑伕”改为“运输员”、“传令兵”改为“通信员”、“号兵”改为“司号员”、带兵的统称为“指挥员”、当兵的统称为“战斗员”。一起统称为“指战员”。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32年1月,刘伯承从苏联归来后不久,接替了何长工,成为了红军学校(即后来的红一方面军红军大学)的校长及政委。

刘伯承秉承 *** 的指示,认为红军学校应成为“红埔”,即一个专门培养军政干部的基地,这一设想极大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在担任校长期间,刘伯承不仅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创新,还在军事建设上贡献显著。

最初的战斗条令便是他从俄文翻译而来。他还根据我军实际情况,重新审定了军语和各种名词,如将“军官”改称“指挥员”,“士兵”改称“战斗员”,此外还包括将“伙夫”更名为“炊事员”,“传令兵”改为“通信员”,等等。

这些军语的改变不仅在学校中教授,还由学员带入了各个部队,许多至今仍然在使用,显示了其深远的影响。

刘伯承主张“行教合一”的教育理念,亲身实践其教学内容。每当全校进行操练时,他总是更先出现在操场上,展现出身先士卒的风范。

他曾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教授射击原理,向不解弹道为何是弧形而非直线的学员解释时,他画了一个类似小孩撒尿的草图在黑板上,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弹道的形状,使学员们顿悟。

刘伯承的领导和改革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质量,有效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政人才,这一时期成为我军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1933年10月17日,红军学校的框架被用以建立红军大学,创立了我军教育的新纪元。此校是我军首所大学,标志性地由刘伯承担任代校长,其领导下开创了办大学的先河。

红军大学不仅教育红军成员,刘伯承还特设训育部,亲自担任主任,此部门专责对敌军俘虏进行改造和教育。

在这期间,包括陈时骥师长和彭梦庚旅长在内的多名 *** 高级将领在此学习生活。至长征前夕,该校已培育出包括彭雪枫、宋任穷等在内的三批优秀军政人才。

红军大学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方针首次由刘伯承于1935年10月上旬在卓木碉的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中提出。

刘伯承针对边打仗边学习的复杂情况,亲自设计了教学计划,确保教育内容贴近实际战场需求。

学校主要开设政治和军事两大课程,政治课程涉及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理论,而军事课程则包括六种战术:打骑兵、平地战、河川战、隘路战、山地战、麻雀战。此外,刘伯承还强调后勤支持和兵力管理的重要性。

一次课程中,余天云要求提前休息,赖光勋坚持必须完成四小时的教学计划。此事报告给刘伯承后,他决定亲自参与下一课。他首先讲解了学习测绘的重要性,介绍了赖光勋的专业背景,然后监督课堂教学。

课后,刘伯承不仅表扬了赖光勋的教学质量,也赞扬了学员们的纪律和学习态度。

1936年9月,随着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的成立,刘伯承在贺龙的推荐下担任了校长。此时的历史背景复杂,红军面临着北上的重大任务和敌军的持续压力。

刘伯承领导下的红军大学不仅关注战术和战斗训练,更在教育内容上作了广泛的调整和创新。

在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期间,刘伯承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这一年多极为关键。

尽管面临条件艰苦、战斗频繁的环境,他成功保护了一批革命骨干,并培养了超过三千名各级干部,实施了“边打仗边办学”的教育模式。这不仅是对战时教育的一种创新,也显著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教学内容上,红大课程分为政治、军事和文化三大类。政治课程中新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课程,军事课程中增加了《兵团战术》,均由刘伯承亲自授课。文化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和自然常识等基础知识。

面对教育资源的不足,刘伯承曾创造性地指导文化教员使用实物模型来解释复杂的天文现象,这种直观的教学 *** 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在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期间,刘伯承特别强调了对抗敌骑兵的战术训练。

他提供了一系列战术指导,如利用地形和有组织的撤退,以及强化日常演练,有效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准备和战术运用能力,使红军在遭遇敌军骑兵的多次袭击中均能有效减少损失。

随着1936年12月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红二、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并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刘伯承继续以副校长及第二分校校长的身份,参与了红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直至1937年3月第二分校迁至甘肃庆阳并改称为抗大步兵学校,红军大学的历史使命随之达成,为抗战时期的军事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中央苏区文艺丛书》编委会编. 中央苏区文艺史料集[M]. 2017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9460.html

“刘伯承元帅修改并重新确定我军各种称呼:“伙伕”改为“炊事员”” 的相关文章

王孝杰:唐朝时期名将,四处征战,屡立战功

王孝杰:唐朝时期名将,四处征战,屡立战功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

连李时珍都治不好嘉靖皇帝 嘉靖到底得了什么病

连李时珍都治不好嘉靖皇帝 嘉靖到底得了什么病

你真的了解想长生不老的嘉靖皇帝究竟得了什么病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嘉靖是个混账皇帝,混账到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一心修道,弄得朝廷一片乌烟瘴气。李时珍是个神医,他的医术在那个年代绝对是数一数二,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更是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嘉靖和李时珍曾有过交集。由于李时珍医术高明,...

乾隆皇帝后宫的女人那么多 乾隆到底喜欢多少女人

乾隆皇帝后宫的女人那么多 乾隆到底喜欢多少女人

对乾隆皇帝一生,到底喜欢了多少女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皇帝,应该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最勤政的一批皇帝了。不过,勤政不耽误谈恋爱,皇帝除了治理国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所以多娶媳妇,是他们必须做的事。妃子虽然多,但皇帝喜欢的却不多,那些女子,...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齐武成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齐皇帝武成帝高湛,年纪轻轻不到30岁(29岁),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高纬,自己当上太上皇,这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有人说,高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厌倦了当皇帝的生活,丢下国事,想一心一意去淫乐。不过这个说...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还不知道: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曹爽大骂道:“司马懿,你这个大骗子,骗我交出兵权却要灭我三族。都怪我太过天真,悔不听桓范之言落到如此下场!”话音一落,刽子手手起刀落,曹爽瞬间身首分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