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抽大烟,逛青楼,败光家财,凭啥被称为中国的贝多芬?
《二泉映月》,瞎子阿炳,基本每个中国孩子都知道这些故事。
能被写进教科书,这足以证明阿炳的才华。
但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书上对阿炳的过去描写的不多,实在是因为有太多是不能写的。
曾经的阿炳算是“五毒俱全”,抽大烟,逛青楼,败光家财,这样的人,为啥会被叫做是中国的贝多芬呢?
一、阿炳其人
阿炳的身份很低,如果要描述的话,大概就是古时候街边的穷苦卖艺人。
从出生开始,这名后来的瞎子似乎就“低人一等”了,他的父亲是无锡雷尊殿的当家,母亲则是一名寡妇。
说好听点叫私生子,说难听点就是被人唾弃。
在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道士不能娶妻,寡妇更是不能与男子私通,阿炳的父母同时触碰了两个戒,所以双方谁都不能认。
也因此,阿炳的幼时是没有父母的,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一年后就撒手人寰了,不清楚是不是宗族对其的迫害,而他的父亲则在其8岁后,才能循着找弟子的由头,将阿炳接入道观中。
也是从那时候起,阿炳有了自己的名字,华彦钧,小名阿炳。
道观中的生活其实有些无聊的,特别是对幼时的阿炳来说更是如此,和师傅学习种种东西的时光,或许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无论是经书伦理,亦或是识字画图,阿炳的师傅将一切都交给他了,只是唯独没教会他乐器。
在他的心目中,他并不希望这个名义上的弟子,实际上的儿子在未来走上和自己一样的路,道士,虽说自在逍遥,却也活得清苦。
但阿炳却天生对音乐有种别样的喜好,甚至天赋奇高,只听了数遍就能做到对乐理有数,再趁师傅不注意悄然上手几趟,这门手艺就算初见成效了。
他父亲眼看已然拦不住,索性也就不再阻拦,直接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予阿炳,甚至要求极为严格。
阿炳16岁之时就已经可以外出进行法事,19岁更是能成为正式的演奏,其长相神俊,透着清朗清雅之气,又因其琴艺高超,一度被人尊为“小天师”。
但再怎么说,此时的阿炳也只是无锡一所不知名道观中的小道士而已,距离后世的那个二胡大师,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约到他33岁之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二、中年堕落
阿炳33岁时,他的师父离世了,临走前告知了他的真实身世,这让阿炳一度有些不能接受。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师傅的离世,8岁入道观,25载悠悠岁月,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是相依为命的亲人了,师傅的离世,对阿炳的打击极大,再加上自己的身世被揭晓,两相叠加之下,阿炳的意志开始消沉了起来。
当然,其实有一点和人们的想象是不一样的,阿炳的前几十年人生,不说顺风顺水,不说大富大贵,但在钱财上到确实从来没有操心过。
雷尊殿虽然不大,但靠着周围乡亲的香火钱,其实父子两人生活过的一直不错,也因此,在阿炳接手雷尊殿后,就有人盯上了这块肥肉。
附近的一名浴室老板眼看阿炳的意志消沉了起来,于是怂恿他吸大烟,称这能有效缓解心中的愁苦,甚至不少达官贵人都是这么做的。
不谙世事的阿炳自然是信了,毫无例外,他也因此染上瘾,再难戒掉。
后面的几年生活是放纵的,道观中剩余的香火钱还不少,虽说吸大烟用的极快,但他也确实借此过上了几年潇洒日子。
到了后来,更是肆意出入青楼,至于曾经喜爱的琴和二胡,那是早已荒废许久的。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阿炳自然是算不上什么好人,但如果放在过去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民智未开的年代,其实更多的是和阿炳一样的人。
时代的局限性,让阿炳在今日的看法下似乎算不上什么圣人,但聊一个历史人物,终究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
所以阿炳在这方面的问题不大,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番经历的话,或许也没有后续《二泉映月》的诞生,但聊起这个,对阿炳来说就更多的是残忍了。
艺术的美往往诞自苦难中,人在幸福之时是没有什么创造力的。
把师傅留下的钱花光后,阿炳索性就把道观给典当了,那时候的他已经对大烟痴迷地病入膏肓了,并且到死也没有改掉。
但到了这里大家也明白,都走到典当的地步了,阿炳的快活日子也过不了多久了,更何况,他在逛青楼的途中还染上了梅毒,没几年功夫,他就因此双目失明,成了所谓的瞎子阿炳。
此时的阿炳已然穷困潦倒,一个人住在道观后面的小破屋中,一直到后来才找到了一个相好,为了生存,阿炳不得不重新拾起了往昔的二胡。
多年糊涂生涯到此清醒,一代大师,逐渐破茧而出。
三、二胡大师
说起瞎子阿炳的名号,上世纪的无锡惠山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就连当时的日本人都对其青睐有加。
无他,阿炳的二胡技艺实在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从一些人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充满趣味的小故事。
在拾起二胡后不久,阿炳的名头就在当地渐渐传开了,他也成了更受欢迎的卖艺人。
不管是什么曲目,对阿炳来说都如同信手拈来一般简单,而他卖艺也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不像大多数人一样,手拿个盆,演出数首后就开始乞求赏钱。
阿炳有着自己的尊严,对他来说,自己可以卖艺,靠着这门手艺吃饭不丢人,你听完我拉的曲,觉得好那就打赏,若听完没感觉,那就全当我技艺不佳。
拉完一首,他直接把琴一横,由自己的相好拉着周游一圈,觉得好的老板就会在琴洞里塞上一些钱财。
更多的时候,则是由一名客人点曲,给好钱,阿炳才会动手弹琴,这就将他和乞讨的区别了开来,吃的是手上的技术,卖的是力气,而不是求别人的同情。
在很多方面,都能看到阿炳的这份骨气,比如在衣服上,虽说不算富裕,但大多时候他的衣裳都是干干净净的,合身得体, *** 也不会出错,全然看不出一点贫穷的样子。
事实上,纵观他的人生,阿炳也就在典当了道观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有晚年时候穷过,其余的时间吧,基本算是小富的,至少比当地的许多人都要富裕。
在一些历史资料中,包括一些亲历者的口述中,我们能够得知,当时请阿炳弹一曲的价格可不低,基本能来到两角左右,要是一些名曲就更贵了,有时候旅游旺季,阿炳一天能赚五六升米钱。
当然,虽说赚的多,但阿炳和自己相好抽起大烟来,再怎么多的钱也是不够花的,这也是不少人对阿炳穷困潦倒的印象来源。
除此之外,阿炳还有不少的独特习惯,比如一天中他往往起的极晚,起床先去茶馆听听附近的新闻,以此来作为自己下午的故事。
听完了,他就回屋睡一会,醒了再提琴出门赚钱,一直到了晚上极晚才会回家。
回去的时候,他也会一路拉琴,很多惠山人一天中就等着这个时候,听着阿炳的琴弦声,不少人也纷纷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有的回家早的,就在窗口翘首以待。
如果当天的琴声明亮,那说明今天赚的不少,反之就是收入少了,幽怨的琴声甚至能在街上响彻数十分钟之久,大家也不烦,毕竟这声音,平时想听还得花钱呢!
有时候阿炳回去的晚了,因为当时无锡仍被日本侵占的缘故,守城的都是日本人,他们对别人或许十分苛刻,但一旦来人是阿炳,这些日本人也都会好说话地为他留一条缝,方便这名琴师回家。
又比如有一些传言,阿炳的琴声如同活过来一样,甚至还能模仿人说话,总而言之,关于阿炳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二泉映月这样的名曲才会诞生,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足够的人生体悟和阅历,是拉不出这样的音乐的。
说起《二泉映月》,其实这首曲子差点就要失传了,当时的一名教授正好路过无锡,被其邻居拉的蹩脚声音给吸引了,毕竟虽然手法极差,但好曲子的底是藏不住的。
为此,这名教授特意拿了当时更先进的进口录音机录制了阿炳的全部作品,而在数个月后,阿炳就吐血离世了。
毫无疑问,曾经在二胡领域,阿炳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之一人,所以尊称他为中国的贝多芬,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品性和才艺是分开的,并且在当时的那个环境里,阿炳已经是十分难得了,他在醒悟后靠着自己的力气和手艺吃饭,是一名有骨气有尊严的劳动人民,甚至就连处于敌对方的日本人都被他的琴声打动。所以他当得起这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