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文化5个月前 (06-26)500

来源:中国知网

1995年在山西高平,一对父子在自己家梨园挖树坑,竟然挖出了一堆白骨,随即一座骇人的古墓暴露于大众眼中。

这可不是一般的古墓,而是传说中秦国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长平之战遗址。

消息一出,考古学家们都坐不住了,赶紧跑到现场一瞧,挖开坑杀遗址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大家发现史书上说的“坑杀”,怎么考古挖出来的东西不太一样呢?

累累白骨重见天日

1995年的山西高平,李珠孩父子俩这天打算在自家梨园里种种树,想着秋天就能吃上自家种的香甜梨子,心里就美滋滋的。

说干就干,父子俩挥舞着铁锹,在梨树苗旁挖着树坑。忽然,李有金的铁锹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发出“咣当”一声。

“爸,这下面好像埋着东西!”李有金边说边蹲下身,用手扒拉了几下,结果这一扒拉不要紧,竟然露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骨头。

这可把父子俩吓坏了,不会是挖到古墓了吧?这荒郊野外的,不会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李珠孩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骨头大小形状都和人骨相似,而且数量还不少,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这不会是‘万人坑’吧?”李珠孩想起村里老人们常说的,长平之战后,秦军曾经坑杀了不少赵国士兵,难道自己挖到的就是当年那些冤魂的埋骨之地?

想到这里父子俩也不敢再挖下去了,赶紧报了警。

警察赶到现场后,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文物部门。

没过多久,考古专家就来到了李珠孩家的梨园。

经过初步勘察,专家们确定,这里的确是一处古代战场的遗迹,而且规模还不小。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这个遗迹难道真的和历史上那场惨烈的长平之战有关?

四十万赵卒命丧长平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交战双方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秦国和赵国。

战争初期,赵国派出了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和秦军形成对峙。秦军几次进攻都吃了亏,眼看着粮草消耗殆尽,还是没办法突破赵军的防线。

为了打破僵局,秦国想出了一条毒计-反间计。

他们故意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小怕事,只会躲在城里,真正厉害的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说起打仗来头头是道,可惜没有实战经验,是个典型的“纸上谈兵”。赵王听信了秦国的谣言,竟然真的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而秦国这边,也悄悄地换上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战神白起。

白起早就料到赵括会中计,提前设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赵括往里钻呢。

果不其然,赵括一上任就急于立功,完全不顾实际情况,贸然出兵攻打秦军。结果中了白起的埋伏,被秦军切断了粮道,四十万大军被困在了长平。

四十万赵军被困在绝境之中,断粮断水,内外交困,最终只能投降。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万人坑的秘密

四十万赵军投降的消息传到白起耳朵里,这位久经沙场,杀伐果断的秦国战神,就开始琢磨,四十万降卒,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处理他们,成了摆在白起身前的一道难题。

有人说不如把这些赵国降兵都编入秦军,这样一来,秦国的实力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可是白起摇了摇头。

这些赵国士兵刚刚经历了惨败,心里肯定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如果把他们编入秦军,难保不会发生哗变。到时候可就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还有人说,不如把这些赵国降兵都放了吧,也算是为秦国积点德,省得落下个“屠夫”的骂名。

白起听了忍不住冷笑一声。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这些赵国士兵回到赵国,迟早还会成为秦国的敌人。与其将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如现在就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思来想去,白起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决定——把四十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

此后大家也认为这些人都是死于这个方式。

考古发现的真相

直到1995年,考古学家们来到了李珠孩家的梨园。

10月份考古挖掘正式开始了,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尸骨坑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人骨,层层叠叠,触目惊心。

这些尸骨大多保存完好,可以清晰地看到刀砍,箭射的痕迹,可见他们生前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战斗。

除了尸骨,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陶盆,陶碗,铜钱等随葬品。

考古学家分析从这些尸骨的埋葬方式和随葬品来看,他们应该不是被活埋的,而是在被杀害后再被集中掩埋。

这个发现,似乎与史书上记载的“坑杀”有所出入。难道说历史上对白起的评价,有失公允?

一边是史书上记载的“白起坑杀赵卒”,一边是考古发现的“并非活埋”的迹象,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难以解释的矛盾。

难道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坑杀”,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活埋”?又或者说,白起在处决赵国降卒时,采取了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方式?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们认为,古代的“坑”字,并不一定是指“土坑”,也有可能是指“山谷”,“沟壑”等地势较低的地方。

如此一来,“坑杀”就可能是把战俘驱赶到山谷或沟壑中,再进行集中处决的一种方式。这种解释,似乎更符合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

毕竟想要在短时间内活埋四十万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也很难保证所有坑洞的深度和密封性,无法做到完全不留痕迹。

而且从尸骨坑的规模和分布来看,也不像是能够容纳四十万人的“万人坑”。

所以说,也许白起只是把一部分赵国降卒集中到了一起,然后用弓箭,刀剑等武器,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其余部分再进行活埋。

至于为什么要将他们集中起来杀害,而不是就地处决?

可能是为了震慑赵国和其他诸侯国,也可能是为了方便掩埋尸体,防止瘟疫流行。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真正的答案,可能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了。

结语:

两千多年过去了,长平之战的硝烟早就散了,那些战死的士兵,也都化成了黄土。但是挖出来的那些白骨,还在提醒着我们:和平,才是最珍贵的。

历史谁对谁错,有时候我们说不清楚。但咱们能做的,就是记住它,别让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考古证实“坑杀”并非活埋》孙继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9605.html

“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匡衡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上真实的匡衡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故事

凿壁偷光的匡衡,曾是无数人的榜样,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小就是一个优质苗子的匡衡,小小年纪就知道爱书,知道刻苦,这是非常难得的。他家里本来就贫穷,家徒四壁,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跟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学认字,于是便识得些许字。等到培养了些许的兴趣,问题又来了,自己没钱买书,可偏偏心痒...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然,古代女子没有生存本领,嫁入深宫,只有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恩宠,才能活成人上人,这也是一群女人内讧的最大原因。但其实作为皇帝的老婆们,她们也是领工资的,并且等级不同,收入差别相当大,可是拿工资最高的并不是皇后,那是谁呢?她...

岑文本:不仅是唐朝宰相,也是一位文学家

岑文本:不仅是唐朝宰相,也是一位文学家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授荆州别驾。贞观元年,授秘书郎,...

在古代皇帝大都短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在古代皇帝大都短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尊贵的人的话,人们都会想到皇帝,此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这样的一个人,生活自然是美好的,享受着天底下最好的物质生活,拥有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

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曹魏和蜀汉的猛将相对比较突出,曹魏武力方面比较厉害的,有典韦和许褚,还有夏侯兄弟,统兵打仗比较出色的,有五子良将;蜀汉猛将中,武力比较突出的有五虎上将,统兵打仗比较厉害的有关羽和魏延等人。而东吴孙权手下,武力...

汉末三国时期诞生了众多名将,关羽的真实水平如何?

汉末三国时期诞生了众多名将,关羽的真实水平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末三国,名将如云,蜀汉有以关羽为首的“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曹氏宗族大将,东吴有江东十二虎臣,在这些猛将中,有的善于进攻,有的善于防守,那么,关羽是既善于进攻,又善于防守的名将吗?关羽在他们中间,属于什么水平?和谁相当?关羽是刘备手下第一名将,善于进攻...

历史上朱厚照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厚照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朱厚照,出生于北京,明孝宗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正德十五年九月,旱鸭子朱厚照在清江浦突发奇想,自己驾舟捕鱼,结果失足落水。幸亏随船的两个太监是当年皇城太液池的练船操舟的把式,跳下水把拉住武宗朱厚照,左右众大臣驰舟把武宗救上船。武宗被救上船后,面色...

宇文述简介: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宇文化及之父

宇文述简介:隋朝名将,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宇文化及之父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宇文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述(547-6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