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残忍杀害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7-02)480

前言

王昌龄作为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流传下来。

然而像王昌龄这些有才能的诗人,一般都有一个当官的梦想,同样也会在仕途上遭遇许多不顺,因此才会有感而发,写下许多诗词,大多都是根据自己的境遇和心境所写下来的。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昌龄的死亡,竟发生的非常突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昌龄是在被贬途中死的,而且还是被贬回老家的时候,途中经过亳州。

却不料被亳州刺史残忍杀害,其实对于王昌龄的死一直是一个未解谜团,那么亳州刺史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又或者说王昌龄和亳州刺史间有什么矛盾或深仇大恨吗?

一、一路被贬

王昌龄老家是河东晋阳人,还有人说是京兆长安人,这两种说法不一,前者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山西太原,后者则是西安,也不知哪一个是正确的。

但王昌龄早年间的生活却十分贫苦,主要是靠耕种维持生活,这种农耕生活并不像陶渊明所写的怡然自得,能够体会农作的乐趣,相反要勤恳的耕种。

因为不努力耕种,就会饿肚子,吃不饱饭,王昌龄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深刻的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于是他决定更加勤奋的读书,希望有一天能够考取功名,能够养家糊口,不再受挨饿之苦。大概在王昌龄二十岁的时候,有过一段学道的经历。

当时正是开元年间,正是唐朝最为鼎盛的时候,王昌龄曾做过一些诗,并在诗中描绘出关于盛世之景的称颂。

对盛世的信仰,也成为了王昌龄今后努力、奋进的目标,他希望能够以此当做希望的源泉,就算以后会身处困境,这也能成为人生中的光亮,驱散他的迷惘,指引他前行。

就是在身处盛世之中,有许多像王昌龄一样的有志青年,更是将学道当做了一种好奇,不久后他到长安谋求发展,但是并没有什么成效。

于是他决定走出京都,投笔从戎,踏上了出塞之路。正是王昌龄的不懈追求,以及广泛研读,终于在开元十五年,考中进士,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

王昌龄却一直心有不甘,于是他在开元二十二年,再次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再次登第,第二次登第后官职仍然没有升迁,只是被授予祀水尉。

科场上虽然一时间得意,但仕途上却明显令他感到失望,王昌龄备受打击,于是在做祀水尉第五年,也就是开元二十八年,被贬到了偏僻的岭南之地,担任江宁丞。

这个时候的王昌龄早已没了当时的志气,只剩下躺平,和放荡不羁的心性,尤其是从长安前往江宁赴任的过程中,他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住了大半年的时间,一直在借酒消愁。

后来到了江宁,也是想去太湖一带进行游览,这种消极的任职态度,最容易落人话柄,毕竟混迹官场,心直口快,或是作风不佳都会被有心人看到,对此加以利用,再添油加醋的诉说一遍,都有可能让他被贬的更狠。

二、回乡途中 惨遭冤杀

王昌龄就这样一贬再贬,被贬到了龙标尉,这时候王昌龄早已年过半百,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但好在被贬的也不止他一人,毕竟唐朝时期的文人才子还是非常多的,这也让他在被贬途中结识了许多好友。

其中就有李白、孟浩然等人,在襄阳的时候,王昌龄和孟浩然有过一面之缘,两人因为相同的境遇,相谈甚欢,饮酒作诗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

却不料孟浩然后来因为突发旧疾而死,而王昌龄在离开的途中也十分悲伤,却没想到能够在巴陵遇到李白,两人的相遇也极大排遣了内心的苦闷。

当时李白是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两人一见如故,坐在江边的小船上,和当初的王昌龄和孟浩然一般,饮酒作诗,并谈论当时文坛中的一些趣事。

临别之际,王昌龄为李白作了一首赠别诗—《巴陵送李十二》,以此来表达好友之间的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情。

文人之间就要表达感情就是如此的含蓄,同样也十分注重礼尚往来,当李白后来得知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时候,特地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如今还被编纂成曲,表达了好友之间的关照之情,同样也是寄情于景,表达了对朋友的劝勉和宽慰的情感。

后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59岁的王昌龄被贬到家乡,如今正处于国家动荡之际,他便想赶紧回到家乡保护家乡的百姓,庇护家人。

可令他没有没想到,在路过亳州的时候,却尸首异处。王昌龄是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和闾丘晓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更别提仇恨,所以两人无冤无仇,闾丘晓又为什么要杀王昌龄呢?

史书中对此记载的并不清楚,可能是闾丘晓在此期间正在做一些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怕被王昌龄发现,因此对王昌龄痛下杀手,最终王昌龄冤死在回乡途中。

当王昌龄被害的消息传出,引起千层浪,王昌龄的好友也为他打抱不平,很快闾丘晓的现世报就来了。

三、为王昌龄报仇

在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同年秋天,为了解决宋州被围的困局,便让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前去救援。

然而闾丘晓为人傲慢、刚愎自用,根本看不起出身贫贱的张镐,还担心打了败仗会降罪到他身上,于是一直拖延时间,按兵不动,就这样耽误了战机,导致宋州沦陷敌手。

张镐本就对闾丘晓有意见,又早就听说王昌龄被闾丘晓所害的事情,便直接以耽误军机的罪名,处死闾丘晓。

闾丘晓却在行刑前,开始装可怜,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他对张镐说道:“我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亲需要赡养,你就放过我吧。”

张镐作为宰相,又怎么会因为闾丘晓所装出的可怜放过他,直接一句话回绝道:“王昌龄家中的亲人,又有谁来赡养?”

最终闾丘晓被张镐所杀,也算是替王昌龄报了仇,正义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缺席,若是王昌龄九泉之下有知,想必也定能安息。

结语

不过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王昌龄这样一位才子,惨遭冤杀,着实令人感到心痛,王昌龄若是不被杀,可能会有更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下来,同样也会成为家乡的父母官,庇护自己的亲人和百姓,成为当地的英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7/600324.html

“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残忍杀害”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上位夺取李氏江山 晚年退位为何没有被清算

武则天上位夺取李氏江山 晚年退位为何没有被清算

对谋得李唐天下的武则天,退位之后为什么没被清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能够在人才济济的朝堂谋得帝位并在位15年,可以说武则天书写了一个传奇。但她晚年时期,毅然决定把帝位还给李家。这一举动,也算是她为自己留的后路。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逼退...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也是...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汉武帝为什么会立刘弗陵作为太子 汉武帝出于什么考虑

汉武帝为什么会立刘弗陵作为太子 汉武帝出于什么考虑

对汉武帝为何立刘弗陵,并非刘弗陵多么优秀,而是有别的考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按照史料记载,汉武帝立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采用的是排除法。几个儿子都被汉武帝否定的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刘弗陵。汉武帝首先否定的是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刘据和他的母亲卫子夫在不能自证清...

历史上田豫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田豫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都说刘备是识才的贤君,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曾在老同学公孙瓒麾下任职,兴平元年(194年),刘备随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手下)前往徐州救援陶谦,刘备于是归属陶谦,正式脱离公孙瓒。这是刘备根据时势做出的判断,但却让一个人感觉非常尴尬,并最终选择离开刘备,他就是田豫。刘备和公孙瓒真正...

韩信被称为兵仙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韩信被称为兵仙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

对兵仙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兵仙?在韩信之前,出过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比如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助吴王阖闾称霸的孙武子;安定齐国边患的司马穰苴(田穰苴);创立魏武卒扬威河西的吴起;号称鬼谷子两大高徒的孙膑、庞涓;战国后期四大名将:秦白起、王翦,赵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