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难怪空城计中司马懿会撤兵离开,你看城楼上的两位书童是怎么做的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7-07)40128

“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似山涧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定然是胸有成竹!”

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可以说是最精彩、最让人揪心的一计了。

在司马懿率领着15万的司马军队冲到城门外的时候,诸葛亮的军队却只有五千,而且还有一半的都去运送粮草了。

面对着这两千多位残兵,诸葛亮并没有惊慌,而是镇定自若地上演了一场“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就“攻”退了司马懿的15万兵马。

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很多人都会认为全靠诸葛亮的计谋和沉稳,也正是因为诸葛亮拿捏住了司马懿的性格和特点。

但其实,诸葛亮确实是功不可没的,不过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的时候,他身边的两位书童也有不小的功劳。

诸葛亮和司马懿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可以说是一对大冤家了,两人一辈子不知打了多少场。

说两人都是对方最讨厌的人,一点也不为过,但更准确的,倒不如说他们是最了解对方的人。

诸葛亮是一位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有志有谋、勤勉谨慎。

在所有人的眼里,诸葛亮都是个机智冷静的人,不管面对什么,他始终都是先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再进行下一步,从不轻易冒险。

就是他的细心和谨慎,也让他一生打了不少胜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这句话来形容诸葛亮,也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司马懿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是曹操麾下的一名大将,同样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

都说司马懿虚伪又奸诈,简直就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但他的实力和战绩可是不能忽视的。

不过他的一生几乎都被曹氏所控制,他不仅帮助曹操成为了丞相,获得了曹操的信任,还辅佐曹操之子曹丕成功争得了储位。

在曹丕临终时,又把曹叡托付给了司马懿,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也成了一名抚远大将军,非常地有声望。

除了这几位帝王,司马懿还辅佐了曹芳。

可以说,司马懿这一生实在是丰富,也是真的有实力,成功辅佐了四代君王,也为司马家族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是这样两个各具实力的大将军,也成了魏国和蜀国的主要作战力。

而他们两个中间,诸葛亮主打的就是战术和策略,所以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聪明机智有头脑,司马懿则更擅长于谋略布局,浑身散发着谨慎和细心。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成了大半辈子的“冤家”,斗了大半辈子,也了解了大半辈子。

他们两个之间的战役,最有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空城计”了。

心理战术:“空城计”

“空城计”,又被叫成了“抚琴退兵”,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震惊、最伟大的一场战役了。

当初诸葛亮主动接下了到西城去运粮的任务,便带领了五千人马来到了西城。

西城是个蜀军屯粮食的地方,为了补充军粮,就需要有人把粮食运到汉中。

因为只是运粮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便只带了几千人。

但在这期间,司马懿无意间得知了诸葛亮在西城的消息,便打算趁着这个机会上门去会会他,顺便灭了诸葛亮,也灭了蜀国。

于是司马懿带着十五万的兵马直接杀到了城下,整个队伍浩浩荡荡,看上去杀气十足。

这个时候,诸葛亮只一心在打理着运粮的事情,在得知司马懿杀来的消息时,刚好也是诸葛亮派了一部分兵马外出的时候。

所以那会儿城内并没有多少兵马,大概也就两千左右。

这两千对十五万,悬殊可不要太大,谁输谁赢这不一目了然了。

要是搁一般人,估计就只有等死了,或者拼死上前一搏。

但这可是诸葛亮啊,诸葛亮是谁,战略大王啊,他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呢?

一般情况下,诸葛亮只打有把握的仗,他会先确定好策略,再进行下一步。

而这一次,却是特殊情况,面对外面即将到来的浩浩荡荡的兵马,诸葛亮并没有慌乱,而是一改常态,打算铤而走险 。

既然自己这边没有多少人,那便让对方觉得有满城人。

就这样,一旦有了计策,诸葛亮就开始了行动,让大家没有指令不能出兵,一旦有人轻举妄动,一律斩杀。

诸葛亮先是让士兵们换上老百姓的衣服,然后打开四个城门,开始装作扫街的样子,从而让对方放松警惕。

而诸葛亮则抱着一把琴,走上了城楼正中央,平静地坐下来弹起了琴,身边还站着两位书童侍奉着。

让人疑惑的是,诸葛亮的身边没有任何的士兵和武将。

诸葛亮的琴声婉转悠扬,听上去没有任何的不对劲,就好像是早已胸有成竹了一样。

这一幕,可谓是把司马懿给整懵了,这到底是在搞什么鬼?

司马懿了解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是个稳重细心的人,一般没有把握的他不会轻易去尝试的。

所以看着诸葛亮在这个时候,都快要开战了,还能如此平静地抚琴,必定是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了,也一定是在坚信自己能赢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的。

这个时候,司马懿犹豫了,他完全不清楚这座城了到底有多少人,更不知道诸葛亮手下有多少的物资,自己能赢不能真是猜不透。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向谨慎稳重的司马懿也陷入了深思。

“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司马懿不清楚诸葛亮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赌对了,那就是立了灭掉诸葛亮的大功,如果赌错了,那便是全军覆没,并背上千古的败名。

就这样,司马懿便决定不去冒这个险,下令撤了军。

尤其是在听到诸葛亮弹断了一根琴弦的时候,他更慌了,以为紧接着诸葛亮就要出兵了,赶忙带着军队撤逃了。

就在诸葛亮还在慌乱自己弹断琴弦的时候,一旁的人才通知他司马懿已经撤兵了。

这个时候,诸葛亮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并表示这只是险胜。

诸葛亮这样的策略也只是拿捏住了司马懿的性格特点,直到司马懿是个能沉得住气、谨小慎微的人,所以诸葛亮也是拿定了司马懿不会出兵才会这样做的。

诸葛亮是懂得变通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计,这个“空城计”也只是适用于司马懿这样的人罢了,如果是孔明或者其他人,说不定就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呢,直接就出兵了。

事实证明,诸葛亮是赌对了,而司马懿却输了,司马懿不懂得变通,也不知道人是会变的。

但其实,司马懿之所以撤兵,并不仅仅是看到了诸葛亮沉稳地弹琴,也不是听到了他没有任何破绽的琴音,而是因为他身边的两个书童。

两位书童的重要性

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的时候,相信大多数的观众把注意力全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都在为诸葛亮捏一把汗。

然而,他身边的两位书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更是让司马懿撤兵的关键。

只见当时诸葛亮弹琴的时候,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说不紧张、不害怕那都是假的,但他在极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才有了如此完美的琴音。

而他身边的两位书童却要比诸葛亮还要沉稳。

一位书童拿着蒲扇在为诸葛亮扇风,她手中的蒲扇有规律地扇着,好像心里没有任何的事情和杂念。

另一位书童则是手持香炉,为诸葛亮焚着香,表情淡然自若,看上去平静极了。

这两位书童都在专注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眼神坚定又严肃。

所以在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在大战即将来临的时候,竟然还有闲情雅致去弹琴,实在是有些反常。

在诸葛亮身上看不到破绽的时候,司马懿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他身后的两位书童的身上。

因为司马懿认为,书童年幼,心理素质也肯定是不怎么高的,如果他们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胜利,那么书童必定会感到害怕,并有慌乱的神态。

人一旦害怕,就算身体上没有太大的表现,但眼神是不会骗人的。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在年幼的书童的神态和眼睛中看到任何的不对劲,反而全是坚定和信心十足的。

正是有了这两位书童的表现,才更让司马懿坚定了城中有兵马的认知,也促使了他下令撤军的决定。

可以说,这两位书童的表现才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

殊不知,诸葛亮身后的这座城,只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有也只有200多名的老弱病残,并不足以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只能说,司马懿是太了解诸葛亮了,才会这处这样的选择,同样也是太不了解人性了,才会错失了这样的好机会。

然而,事实上,司马懿选择撤军其实是故意的,他不想和诸葛亮争个你死我活,更不想就这样灭掉诸葛亮。

因为一旦诸葛亮没了,那自己的生命估计也将走到头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7/600909.html

“难怪空城计中司马懿会撤兵离开,你看城楼上的两位书童是怎么做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

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入关后,八旗权贵及子弟在特权、物资供给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多好处。江山被人家打下来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抢也好,强行的资源再分配也好,八旗权贵和子弟当然是最大受益者。不过,在入关之后,随着江山稳固,八旗...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有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 ,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先生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庞士元的号。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智谋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确实,伏龙、凤雏作为正副军师,一度共同辅助刘备建功立业。但诸葛亮是三国演义...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阿娇最后如何会沦落到如此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陈阿娇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可谓是大名鼎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母以子贵”向来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法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之所以被卫子夫替代,主要就是因为陈阿娇没有给刘彻生个一男半女,加上其性格张扬跋扈,不可一世,最终上演了一出失宠的悲剧。...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杀韩信史...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