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大将军到杭州将军,年羹尧被贬的这个官职,到底有多牛
导读:《雍正王朝》中,被任命为西北绥远大将军的年羹尧,自上任的之一天,便开始了“一意孤行”的“作死”旅程。从皇四子胤禛的潜邸奴才,到超品品衔的一等公爵、太子太傅、赏穿四团龙服、戴三眼花翎,年羹尧走到了朝臣的巅峰状态。
但在其“卓越”的作死表现下,雍正皇帝“顶不住”朝野压力,将越来越张狂的年羹尧贬为杭州将军。
那么,这个杭州将军到底有多牛?让被贬的年羹尧,嚣张依然、炎威赫赫!
清朝时期,将军或者大将军分为三种类型:
1、皇室宗亲爵位封号
比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
《清史稿·志八十九·职官一》记载:
宗室封爵十有二:曰和硕亲王,曰多罗郡王,曰多罗贝勒,曰固山贝子,曰奉恩镇国公,曰奉恩辅国公,曰不入八分镇国公,曰不入八分辅国公,曰镇国将军,曰辅国将军,曰奉国将军,曰奉恩将军。
其中,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
2、驻防各地的八旗更高长官
比如黑龙江将军、杭州将军、广州将军等,以驻防地点命名。
各地驻防将军的职能有着内陆省份和边疆省份驻防的区别,内地各省将军(如杭州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伊犁将军),将军即为全区的更高军事和行政长官。
《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记载:
各省驻防将军等官将军,(初制正一品。乾隆三十三年改从。)都统,(从一品。)专城副都统,(正二品。同城者分守各地。)
也就是说,在雍正朝时期,年羹尧被贬成为的杭州将军,乃系一品武官级别,仍然是绝对的封疆大吏。
3、临时出征的统帅
比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当然《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担任的西北绥远大将军,也属此类型。
也就是说,年羹尧的西北绥远大将军只是一个临时官职,班师撤回时,军队各归原建制,印信缴还,大将军的官衔也随之消失。当然,这个西北绥远大将军也没有相应的品衔对应,所以当时的年羹尧虽然手握几十万兵力、节制西北四省,也只不过是被雍正皇帝临时授予的特权,他实质上的官衔和品衔还是按照之前担任的川陕总督来的,也就是正二品官员。
那么,在《雍正王朝》中,将一个正二品的年羹尧调至杭州担任正一品的杭州将军,为什么说成是“贬”呢?
这还要追溯到年羹尧取得西北战事胜利以后,雍正皇帝对其的封赏:
上谕:赐征西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一等公爵、加太子太傅衔,授精奇尼哈番嘉号,赏穿四团龙服,戴三眼花翎。
我们对这里面的封赏进行足以说明:
一等公爵:乃系清朝时期异姓功臣爵位的更高等级,属超品品衔;
太子太傅:乃系清朝时期文臣的荣誉虚职官衔,乃正一品品衔;
精奇尼哈番嘉:乃系异姓功臣爵位中“子爵”的满文表述,正一品品衔;
四团龙服:乃系清朝时期亲王、郡王爵位该有资格穿的补服。其中,亲王爵位以四团正龙补服,郡王爵位以两正龙、两行龙补服。
三眼花翎: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在上述皇族中亲和固伦额驸外,创下了特殊功勋的大臣也有可能获得这种特殊的赏赐。整个清朝也只有7个人才获得三眼花翎的赏赐,可见此等赏赐的贵重。当然,清朝历史上的这7个人,并不包括年羹尧。
(在上述皇恩晋封中,除了一等公爵;子爵由年羹尧之子年斌承袭;其余赏赐都是违背历史史实的!历史上的年羹尧,获封了仅次于太子太傅的太子太保,而非太子太傅;而四团龙服和三眼花翎更是子虚乌有。)
也就是说,按照《雍正王朝》的演绎,年羹尧将官职做到了极致状态,位极人臣,已经属于超品品衔级别。
所以,雍正皇帝将其贬为正一品的杭州将军,不但从品衔上被贬了,从官场地位、爵位等级、朝野影响乃至手中实权都是绝对的削弱。
但是,单就杭州将军而言,依然是一个手握实权、赫赫威名的一方封疆大吏。
《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记载了杭州将军的职权:
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参赞大臣,掌佐画机宜。
也就是说,杭州将军乃系直接受中央 *** 兵部管辖的武装力量,不受地方 *** 节制,是拥有多项实权的八旗地方驻防力量。
《雍正王朝》的开篇,年羹尧就是杭州将军手下的四品参将,而今成为了正一品的杭州将军,也是念在往日主仆之情、拥立之功、西北战功的面子上,雍正皇帝给予年羹尧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清史稿·志八十九·职官一》
(文中人物依据《雍正王朝》演绎情节,烦请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