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胡惟庸和蓝玉案共计三万人被处决,朱元璋为何唯独放过一人?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8-02)360

1393年,朱元璋以蓝玉“谋反”为由,处死了近15000余人。蓝玉被剥皮实草,进行全国“巡回展出”。而蓝玉的亲友、部将和义子全部为他陪葬,唯独一人与蓝玉关系密切,朱元璋竟然下令放过了他。

朱元璋这位平民皇帝,从凡人草根晋升为九五之尊,他的能力和谋略毋庸置疑。而他对功臣良将的大肆杀戮,也为后世诟病不已。

明初有四大案件,无一例外不是出自朱元璋在位期间,最引人轰动的无非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又称“胡兰之狱”)。

其实,这两个大案之间甚至还有一丝联系,从1380年至1393年间,胡惟庸案和李善长案共计处决近三万人。蓝玉案是继胡惟庸之后的又一次“杀鸡儆猴”,更是清洗李善长的契机。

可怕的是,为了坐实蓝玉谋逆之实,在朱元璋列名的《逆臣录》中竟有一公、十三侯和二伯,那些手握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们,都没能逃过朱元璋当时留的空子:除谋反罪都可免死。

为了一绝蓝玉之死的后患,朱元璋再次想起了当年被他剥皮揎草的杨宪。于是,在处决了蓝玉的亲信和亲眷之后,蓝玉也惨被剥皮实草,还进行了全国展出。直到蓝玉的人皮到了四川,便被蓝玉的女婿、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给扣了下来,在经过请示朱元璋后,将其供奉了起来。

可以说,在对待“蓝玉案”上,朱元璋的处理方式极其冷血。可是让所有人震惊的是,朱元璋却唯独放过了一个人,还是一个与蓝玉关系十分亲近的人。

他叫俞通渊,是大明历史上不足一提的人物。不是他没有立业之功,而是他的光芒都被父亲和兄长掩盖了。他是俞家的幼子,却袭承了爵位,只因他们一家四个俞氏男子,竟有三人为开疆拓土而死。

俞通渊和廖永忠很像,就是那个帮朱元璋解决掉小明王的人。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在同徐达收复宜兴时,因战败被俘,最后死于狱中。朱元璋感念于廖永安的忠勇,挥洒热泪亲自为其撰写悼文,并且开始重用廖永忠。遗憾的是,廖永忠在处理小明王这件事上没有合老朱的心意,最终以“僭用龙凤”之名被处死了。

廖氏兄弟的结局其实早就给了众臣一个暗示,朱元璋想动的人,不会顾念留下家族血脉的问题。所以,俞通渊的幸运,绝非是因为朱元璋心软这么简单。

俞通渊的父亲俞廷玉追随朱元璋比较早,所谓“上阵父子兵”,俞廷玉可是毫无保留地带着三个儿子共同应敌。俞廷玉是父子三人中走得比较早的,死在了夺取安庆一战中。

说起俞家人投靠朱元璋的过程,其实算是妥妥地助了他一臂之力。

早在1351年,有个自号“金花 *** ”的女子以妖术惑众,在江淮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而俞廷玉和长子俞通海便投靠她,开始了起事。直到金花 *** 事败,俞通海父子这才和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

也是1351年,韩山童揭竿而起,被“红巾军”推举为明王。而朱元璋在干什么呢?他还在以和尚的身份云游四方(实际上就是乞讨为生)。

4年后,朱元璋名气大振,不过,正当他犯愁无船南渡长江作战之时,俞通海便带着人马和船只前来投奔,简直是雪中送炭般的及时。如今再去回看这段历史,仍能体会俞氏父子于朱元璋的重要意义。

当然,俞通海也不止是擅长水战,在此后与徐达等人攻打陈友谅、讨伐张士诚时,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俞通海的带领下,两个弟弟俞通源和俞通渊都誓死追随。遗憾的是,俞通海在大明开国的前一年,便战死在了沙场。

1367年,俞通海在平江一战中被流矢击中后,送回了南京。当时,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前来探望,可是俞通海已经不能说话。

朱元璋在俞通海病榻前关切地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还有什么未完的心愿?”

俞通海只管眼含热泪地回应着朱元璋,他虽然说不出一个字,但是朱元璋分明猜到了他的心思,便按了按他的手说:“放心,你的家人和兄弟都会照顾到。”

不久,俞通海身亡。朱元璋再次痛哭流涕,并且亲率百官为其发丧。由于俞通海没有儿子,他的爵位便由弟弟俞通源承袭(俞通源死后,又由幼弟俞通渊承袭)。

朱元璋更大的本事是善于“用人”和“弄人”,当初落草为寇的常遇春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投奔朱元璋,就是听闻他有“侠义”之名且善待部将。朱元璋很懂得如何巧妙地笼络人心,自然也知道怎样安定人心,这一点在俞通渊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389年,俞通源归乡不久便病死了。至此,俞氏父子四人便只剩下了俞通渊,父兄们累积的功勋全部落在他一人身上。这位存在感始终不高的俞家人,只能独自面对余生。

俞通渊曾追随廖永忠伐蜀,也曾与徐达征战漠北。他虽一直身在军营,却不如父兄名望大,没成想,这也恰好成了他的保命符。

“胡兰之狱”爆发后,所有与胡惟庸、蓝玉关系交好的都人人自危。俞通渊也是惴惴不安,他先是牵扯进胡惟庸案,但是,因为他并没有实权,只空有袭承的爵位,于上不构成威胁,于下又没有领导能力,并不足以撼动皇权,直到蓝玉案爆发后才失去了侯爵之位,被迫返乡。

就这样,朱元璋大度地放过了这个漏网之鱼,这于俞通渊而言无疑是更好的结局。

远离死亡,功成身退,这当然不是对父兄更好的告慰。《后汉书》记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俞通渊在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曾参与讨伐燕王朱棣,最后于白沟河之战中牺牲,这才是书写了此生更好的一笔。

在巩固皇权之时,朱元璋的手段固然狠辣,虽起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却也让朱允炆无将可用。可以说,朱元璋对子孙的过度保护,最终也考验了他们的本事。

能者为王,堪当大任,这或许不是朱元璋的初心,却变成了不争的事实。而那些曾为朱家打天下的悍勇猛将,也终是成为了不甘的铺路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8/603704.html

“胡惟庸和蓝玉案共计三万人被处决,朱元璋为何唯独放过一人?” 的相关文章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隋朝时期宗室,善于见机行事,在职期间颇有政绩

杨庆,生卒年不详,河间王杨弘之子,隋朝宗室,袭封郇王。杨庆狡诈多谋,善于见机行事。当时隋炀帝猜忌骨肉,滕王杨纶等都遭废黜流放,只有杨庆得以保全。后升任荥阳太守,在职期间颇有政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占据洛口仓,荥阳各县大多响应李密,杨庆领兵拒...

诸葛亮和庞统作为顶级谋士 两人谁更胜一筹

诸葛亮和庞统作为顶级谋士 两人谁更胜一筹

对诸葛亮与庞统,三国顶尖智囊,究竟谁更胜一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他们同为水镜先生的高徒,是三国中顶级谋士。那他们究竟谁更胜一筹?如果庞统不死,蜀国会是怎样的局面?其实,想知道他们谁更厉害,就得先分析他们两个...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霍弋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后,霍弋为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时,霍弋被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和张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武艺高强,正史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敌,解白马之围,在万马军中斩杀猛将颜良,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自然不用细说,而张辽也不差,正史记载张辽武力过人,逍遥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

陈式为何会被杀?他做错了什么?

陈式为何会被杀?他做错了什么?

陈式,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八年秋七月,曹真上表魏帝曹叡,要求和司马懿一起领兵伐蜀,进攻蜀汉,诸葛亮命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然后在祁山会师。在这期间,魏延和陈式不听命令,擅自进兵,邓芝苦劝,两人就是不听,陈式说...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雍正皇帝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去世前,在传位给雍正的时候,曾对雍正交代说,让他要善待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不过,雍正当了皇帝以后,却只是对胤礽稍微好一点,对胤禔却没有任何“善待”的举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主要表现在,他上台后,立刻...

裴寂为何不被李世民重用?原因是什么?

裴寂为何不被李世民重用?原因是什么?

在和李渊做同事期间,裴寂和李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裴寂是唐朝名相,为晋阳起兵立下大功,深受唐高祖李渊的喜爱,成为其最信任的臣子。但唐太宗李世民对裴寂却较为反感,多次贬斥裴寂。那身为大唐名相的裴寂为何深受李渊喜爱而遭李世民嫌弃呢一,结好李渊裴寂出身...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乾隆和嘉庆都认为道光合适继承皇位 道光何德何能

对道光皇帝何德何能,为何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都属意于让他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道光皇帝处于清朝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它第一次被自己眼中的“夷狄”踩在脚底下,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开启了它此后70年的屈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