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名异地的宣州、宁国、宣城的名称考辨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8-04)260

石 巍

第1561期

宣州和宁国府都是宣城历史上行政建制的名称,治所都在现在的宣城市区。宣州作为州级行政官署名称从隋开皇二年(589)一直沿用至宋乾道二年(1166),宁国作为府级行政官署名称从乾道二年(1166)一直沿用到民国元年(1912)。

宁国府和宣州卫

元代建立行省制度,宁国路(元代改府为路,即之前宁国府)先后隶属于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宁国路治所宣城于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四月被朱元璋占领,改宁国路为宁安府。至辛丑年(1361)四月,改名宣城府。丙午年(1366)正月改名宣州府。吴元年(1367)四月复名宁国府。

明代,废行省,设三司,省级地方权力分属掌管民政的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军队的都指挥使司、掌管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司三个系统。卫所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及都指挥使司的军事组织,与属于民政系统的地方行政区不相隶属。宁国府作为明朝的龙兴之地,是朱元璋最早控制的地区之一,很可能早在元末明初已试行卫所制了。在宁国府设立的卫叫宣州卫,因处于南直隶辖区,上面没有都司管辖,直接隶属于右军都督府。

宣州卫设指挥使三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三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五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一人,从五品;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下设中、前、后、左、右五个千户所,正副千户十二人,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十八人,正六品,兵五千人。指挥、镇抚、千百户皆世袭。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连年入寇,为了北部边防的需要,地处后方宣州卫的后、左、右三所被裁撤掉,编制补充到北方卫所。到了万历末年,为了加强南京地区的防卫力量,宣州卫又重新恢复了五所的建制。

清代,宣州卫的军事机构被新设立的宁国营取代,但宣州卫并未被裁撤,而是行使屯田漕运的职能,主要官员由指挥使变成了掌印守备,正五品,下设中、前二所领运千户各一人,从六品,掌管屯田和漕粮运输。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漕运卫所被裁撤,改归宁国营管理,宣州卫正式结束了历史使命。

河南的宁国卫

明代,除了直隶地区的宁国府和宣州卫,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一些卫所州府与之重名,在史籍中屡有出现,治史过程中应格外留意,防止混淆。

明代时期,还曾设置过宁国卫,此宁国卫与宁国府同使用宁国一名,但实际没有关系。洪武元年(1368),徐达、常遇春收复河南,在河南推行卫所制度,宁国卫就是这个时期设置的。永乐七年 (1409),将河南地区的宁国卫北迁至直隶涿州,改名为涿鹿卫,直接隶属于后军都督府。由于宁国卫存续时间很短,其建制地点亦不能确定,大致在今河南省东部的周口、商丘地区。

九边重镇的宣化府和宣府卫

宣化,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秦汉属上谷郡,唐为武州,辽改归化州。这个地方名称带宣字,始于金代。大定七年(1167),取“宣扬教化”之意,改归化州为宣化州。次年,又改宣化州为宣德州,元朝,宣德州改宣宁州,后升宣德府,又改为顺宁府,属大都路。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改宣德府为宣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为防御蒙古,设立宣府左、右、前三卫,为边防要地,属山西行都司管辖。永乐帝荣登大宝后,宣府卫的地位越发重要。永乐七年(1409)于宣化府设置总兵官,始称宣府镇,为长城沿线的九个边镇之一。宣德五年(1430),宣府镇总兵谭广请置都指挥使司,获得批准,万全都司设立,分直隶及山西等处卫隶之,治所在宣府镇城。

康熙三十二年(1693),废宣府卫,改置宣化府。民国元年废府为县。宣府、宣化由于名字里带“宣”字,史籍中经常被人写作为宣城。在阅读中应格外注意加以区分。

辽东的“宣城卫”和宣州

这个所谓的“宣城卫”遗址,位于坐落今辽宁省东港市新城管理区宣城村北2.5公里的小土山上,城呈凹形,长800米,宽200米,墙高5-6米,上宽4米。城内北部为高地,中部低洼,有东西城门。东北高地上有古建筑遗址,曾发现明代青砖、青布纹瓦、陶瓷器片、平头铁锄、平底铁盒和铁炮等遗物。如今城墙已全部倾坍,筑城所用锲形石块被附近居民运走,仅可从墙基槽沟辨清古城原始走向。2005年10月20日,该城址被丹东市 *** 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这个城址定名为“宣城卫遗址”是值得商榷的。所谓的“宣城卫”出自《盛京通志》,康熙《盛京通志·古迹》卷一百三记载:“在凤凰城东南一百七十里,与鸭绿江相近,为明之宣城卫,永乐十二年(1414)置”。乾隆《盛京通志》记载:“宣城卫,旧讹元(玄)城,今译改。案宣城,在凤凰城东南,与鸭绿江相近。”但是《大明一统志》中记载的辽东都司所辖二十五个卫中,并没有宣城卫,奴儿干都司所辖有玄城卫。《盛京通志》为避康熙名讳,将“玄”改作“元”,又音译为“宣”。但是奴儿干都司的羁縻卫玄城卫在黑龙江佳木斯富锦,不可能设置于辽东。

我认为这个城址可能和辽代的宣州有关。辽灭渤海国后,于开泰三年(1014)徙汉户设置宣州定远军,设置刺史,隶属于保州。《辽史·地理志》载:“宣州,开泰三年徙汉户置。隶保州。”《辽史·圣宗纪》:“开泰三年夏,诏国舅详稳萧敌烈、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等讨高丽,造浮梁于鸭绿江,城保、宣、义、定远等州”。这些地区均在鸭绿江下游两岸。今东港市宣城村和宣城卫遗址的得名与此有关,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8/603870.html

“同名异地的宣州、宁国、宣城的名称考辨” 的相关文章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

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傅友德当属第一

有句老古话说的是:“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帝王,杀起功臣来那是毫不留情,那么明朝开国将领里死得最冤的是谁?历史网小编认为,傅友德当属第一。傅友德祖籍在宿州(也就是今天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北方红巾军同元军激战的时候,他加入了进来,成为了刘福通部将李喜喜...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刘娥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作为二婚女,刘娥有什么魅力迷得宋真宗神魂颠倒?请听我详细道来。刘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刘延庆曾在五代十国的后汉政权出任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她的老爹刘通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曾出任四川嘉州(现今四川乐山)刺史...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升魏王,汉朝百官都改用魏国的官号而非汉朝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用得是汉朝官号。夏侯惇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向曹操提议让自己也改用魏国官号。曹操听了说:“你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能委屈你做我的臣子。”由此可见曹操对夏侯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