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朝堂上大放厥词,皇帝说“你行你上”,结果被现实打脸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时期,一改前朝政策,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政策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但是这样的政策并不是一以贯之的,中间经过多次的君臣讨论,最终都是主战派压倒主和派,这才有了名将卫青、霍去病多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封狼居胥,彻底解决边境隐患,而在历次讨论中,就有这样一个人物,逞一时口舌爽快,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大漠行军
在被卫青之一次打趴下之后,匈奴人又来和亲了,当初汉武帝一改前朝国策,放弃和亲,采取武力对付匈奴,就是要决心彻底消除北方隐患,如今匈奴虽然打了几场败仗,但是实力还在。这时候的和亲无非是想拖延时间,以时间赢取战略空间。汉朝时候君权与相权分离,皇帝对于此事也不能直接拍板,象征性的群臣讨论还是要进行的。当然所有人都已经了解了更高领导的意图,而且当时的汉朝对匈奴处于绝对上风,大部分朝臣都是主战派。
汉朝将领剧照
主战派的首领是张汤,张汤的职务虽说是御史大夫,但是他善于揣摩汉武帝的意图,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此时的宰相形同虚设,国家大事很多都是张汤决断。现在就很明显了,汉朝这个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都主张武力,反对和亲。不管是对是错,领导层决定的事,尽力执行就好,这样才能形成合力,达到效率更大化。可是还就有这么一个人公开和领导层唱反调,支持和亲,他就是博士狄山。
汉武帝画像
当时的博士跟现在可不一样,当时的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负责经学传授的官员。狄山开口就说:“和亲对我们有利。”汉武帝很自然就要询问有什么好处,狄山说:“武器是凶器,不应该多次动用。“接着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从汉高祖一直说到而今的汉武帝,主题意思就是说,放弃武力,天下安乐,国家富裕。发兵攻击匈奴,会使得我们国家空虚,尤其会造成边境地区的百姓极度贫穷困乏。
“兵,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东宫间,天下寒心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兴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大困贫。由是观之,不如和亲。”
汉匈战争
皇帝就问张汤怎么看。张汤直接就开怼“他是个愚蠢的儒生,没有见识。”狄山也不甘示弱,操起嘴巴就开始翻旧账:“我就是愚忠,但是御史大夫张汤更坏,他是诈忠。当年张汤审理淮南、江都王谋反的案子,故意诋毁诸侯王,离间宗室的骨肉之亲,使蕃臣内心不安。所以张汤是诈忠。”
汉武帝剧照
按说朝堂之上就事论事就好,虽然张汤人身攻击在先,但是作为下属,直接翻领导的旧账,挑拨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诸侯王都是汉武帝的近亲,他们谋反的案件肯定是汉武帝心中的伤疤,大家避免还来不及,这位大哥倒好,直接上去就揭开。
汉匈战争剧照
说到这里汉武帝已经很不高兴了。直接跟狄山说:“你这么厉害,那我就让你担任一个郡的长官,看你能不能避免匈奴人入境抢掠?”狄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回答说:“不能”。皇帝就在问他再问“那么负责一个县呢?”狄山还是回答说:“不能。”皇帝依旧穷追不舍又问:“那么负责一个烽火台据点呢?”狄山此时已经退无可退了,知道再说不能,便会被治罪,只好硬着头皮说“能”。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汉武帝马上就派狄山到边境负责一个据点。没想到,一个多月之后,匈奴人砍了狄山的头以后离去。从此以后,群臣震慑,没有人敢再谈和亲。
汉武帝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