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丨保护利用历史建筑有哪些“上海经验”?
近几十年,中国一直行驶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历史建筑,是近年来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武康大楼、上生新所、今潮8弄、张园……这些如今的网红打卡地,都是上海对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留下的优秀案例。
《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书发布会现场
8月14日下午,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主办的《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书发布会在2024上海书展现场举行,来自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读者们共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中的上海经验。
城市更新要延续历史文脉
《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一书中理论综述与32个精选案例结合,通过细数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阐释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与意义、分析代表性的保护实践案例,以期让读者能够更全面细致地理解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基础和由此带来的城市新风貌。
“‘向史而新’这个词是我自己创造的。”本书主编、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景观学系主任章明解释了书名由来,他希望借这个词表达,“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化活动叠加的过程。城市建设既要眷顾过去,又要映射当下和未来。”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城市建设者的话题,而是具体而微地牵涉到老百姓的具体生活,牵涉到城市的迭代发展。这样的视野下,城市更新中要有历史文脉的延续,也要有城市精神的延展。而历史文脉和城市精神的更大物质承载体,就是历史建筑。
《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书封
由此,《向史而新》将关注点放在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上。章明谈到,本书是对30多年来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一次系统性总结,从城市针灸的模式与效应、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转型、城市风貌保护区的价值延承与拓展三个维度,采用“理论论述+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编排方式,理论论述部分着重陈述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历程,描绘历史建筑从最初的单体修复,到政策与法规约束下相对系统化的片区更新,再到其保护与利用反过来影响并制约周边环境整体开发的各个发展阶段,并就历史建筑的原真性、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历史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等关键问题作出主题探讨。
系统总结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上海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1片国家历史文化街区,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254处风貌保护街坊,397条风貌保护道路与风貌保护街巷,84条风貌保护河道;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和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章明
如何从众多历史建筑中选出更具代表性32个案例,是编纂团队面临的更大难题。章明介绍,《向史而新》2019年开始策划,历时近5年才出版,在这个过程中,编撰团队多次讨论并组织专家会,基于两点做出筛选:
“入选建筑,一类是经典成熟、有一定示范价值的,一类是可能不成熟甚至有争议,但有一定前沿和探索价值的。”最终,读者在书中可以看到绿房子、荣氏老宅、天平街道“邻里汇”、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律师博物馆、外白渡桥、解放日报社、杨浦滨江绿之丘、1933老场坊等案例。
该书编纂过程中邀请了多位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担任特别顾问,主执笔除了章明,还包括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设计规划院总规划师张松、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沈晓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邹勋。
“本书收录的文章作者都是从事城市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学者和建筑师,对上海的历史人文底蕴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研究。”郑时龄在为书籍撰写的序言中认为,这本书实际可以看做一个论坛,大家以笔论道,通过引证大量的优秀实践案例,探讨城市更新的模式和理念、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以及历史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
“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经过30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起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和保护管理机制。根据建筑的类型和质量,上海积累了多样的保护方式,包括修缮、加建、移位、扩建、复建、保护建筑立面、内部重新改造等,形成了基本符合上海历史建筑特点的保护机制和 *** ,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案例。同时也建立了文物管理、规划管理和建筑管理等 *** 部门与科研、教学、设计单位的全面合作机制,形成了 *** 、学术界、设计机构和开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协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机制和模式。”郑时龄认为,这些上海经验有必要通过探讨和总结留下来,“除个别案例,总体而言,建筑的保护不能采用博物馆式的封存保护,而是要在合理使用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