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临终:若我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结果灵验
唐朝风云变幻的政局之中,一句临终遗言在徐茂公府上空回荡,预言了一场悲剧的起因。
徐茂公,一位在皇朝中曾经权倾一时的老臣,面对自己衰老的身躯,召集了所有的子孙和亲族到他的府邸。
他们围坐在这位元老周围,聆听他的最后一番教诲,语气中透露出严肃与警戒。
时光荏苒,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曾身居高位,却在一个昏暗的阴谋中,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他与被贬的朝臣合谋,卷入了一场颠覆朝廷的阴谋,试图用一场起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着阴谋的败露和起义的镇压,徐茂公的遗言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徐茂公的预言真的灵验了吗?
唐太宗的继承人困境
唐太宗李世民自登基以来,便以其英明的政治手腕和对国家的深远考量而受到赞誉。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皇位的继承问题逐渐浮上台面,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宫廷内部,李世民的诸多子嗣各具才能,他们的竞争日渐激烈,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皇位的继承权。
这导致朝堂上形成了各种派别,大臣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政治利益,支持不同的皇子。
如褚遂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些朝中重量级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支持对象,他们在朝会上频繁发表自己对谁应当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看法。
在这样紧张且充满政治算计的氛围中,徐茂公的态度显得尤为独特。
一次在内朝的讨论中,李世民特意询问了在场的每一位重臣对于太子人选的意见。
当轮到徐茂公发言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素有智慧之名的大臣身上,期待他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然而,徐茂公只是静静地站了一会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最终,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地简单:“陛下的家事,我不能管。”
这种回答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回避问题,但实际上却体现了徐茂公的机智与谨慎。
他明白,无论支持哪位皇子,都可能将自己置于政治漩涡的中心,而这样的中立态度,既保全了自己的地位,也避免了直接卷入皇位继承的斗争中。
事后,其他大臣私下里对徐茂公的回答议论纷纷。
一些人认为他这是在逃避责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高明的政治智慧。
而李世民在听完徐茂公的回答后,虽未表露太多情绪,但心中对徐茂公的聪明和处世哲学无疑增加了几分认可。
他理解到,一个能够在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中立的臣子,是难能可贵的。
李治和武则天的权力之争
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初,朝廷内外对于皇后的选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当时的王皇后因未能为李治生下儿子,其皇后的地位自然显得不稳固。
与此同时,武则天凭借其所生的儿子,逐渐在宫中和朝廷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治有了更换皇后的意向,他计划废黜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的皇后。
此举一经提出,便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不少朝臣开始在朝堂之上为此争论不休,其中褚遂良的反对声音尤为强烈。
他坚决不同意更换皇后,认为这样的决定会破坏皇室的稳定和朝廷的和谐。
然而,李治在内心已经倾向于武则天。
面对朝臣们的激烈辩论和褚遂良的强烈反对,李治决定再次征求徐茂公的意见,希望能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臣那里得到一些指导。
当李治询问徐茂公时,整个朝堂的氛围变得尤为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徐茂公的身上。
徐茂公站在朝堂中央,面对皇帝的询问,他沉默了一会儿。
他清楚地记得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在类似的情况下询问他的情形。
当时,他以“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不能管”作为回答,成功避免了被卷入皇位继承的复杂争议中。
在这一刻,徐茂公选择了相同的回答策略,他再次使用了这一经典的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在徐茂公发言之后,朝堂上的氛围依然紧张,但许多朝臣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和言辞。
李治注意到了徐茂公的谨慎,虽然没有直接得到支持,但徐茂公的回答也为他在处理这一敏感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对于是否立武则天为后的争论并未完全平息,但徐茂公的回答无疑给李治在未来处理类似问题时提供了一个参考。
徐茂公的遗言与家族警示
在徐茂公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多。
他让人通知家中的子孙和亲近的族人们聚集到他的府邸,准备向他们传达最后的嘱托。
当所有人都到齐后,徐茂公被搀扶到主厅中央的高背椅上。
尽管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他的声音却依然清晰有力。
他环顾四周,目光在每一个家族成员的脸上停留片刻,然后开始了他的遗言。
徐茂公告诫家人,如果家中有人志气不正,交友不慎,那么这样的人必须被严厉制止,甚至在其引发更大的祸乱之前就要采取最极端的措施——直接斩杀。
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怕自家人出现自以为聪明的“高人”,到时候送掉自己性命不说,还要连累上整个家族的人。
尽管这番话语极具震撼力,但当时的家族成员并没有完全理解徐茂公的深意。
他们或许认为这只是老人对家族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的过分担忧,或者仅仅是对道德行为的一种强调。
因此,虽然大家都表面上表示理解和尊重,但实际上并没有将这一嘱托深刻地铭记在心。
徐茂公的遗言之后不久,他便与世长辞。
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所担心的家族危机并没有因他的预警而得到有效的避免。
几年后,唐高宗李治因长期患痛风,病情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执政,导致他无法有效管理国事。
这种身体的虚弱让他无力亲自掌管朝政,朝政大权逐渐落入了他的皇后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性,她很快掌握了朝政中的重要权力。
在这种权力转移的过程中,朝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平衡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则天的掌权为她日后成为皇帝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朝廷内部带来了更多的政治斗争和不安。
徐敬业的反叛与失败
随着武则天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她开始越发不满于仅仅作为皇后的角色,并逐步介入到朝政的核心事务中,尤其是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问题。
她的行为逐渐显现出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不仅频繁地干预皇帝的决策,还开始试图操控皇子的命运,包括废立太子等重大事项。
这些行为自然引起了朝中及地方的广泛不满,许多人认为她的做法超越了一个皇后的职权范围,威胁到了国家的正统统治和稳定。
徐敬业开始策划一场针对武则天的政治行动。
徐敬业看到了武则天对权力的极端追求及其带来的朝政动荡,决定采取行动以阻止其继续扩张权力。
他秘密地联络了一批同样因不满武则天而被贬的朝臣,共同商议对策。
这些被贬的朝臣中,有些人曾在朝廷中担任过重要职位,对朝政的运作和武则天的内部策略非常了解。
他们共同感受到了武则天专权的威胁,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反武则天的同盟。
徐敬业和这些同道中人开始筹备起义,以挑战武则天的权威。
徐敬业为了增加反抗行动的合法性和影响力,精心策划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他们找到了一个长相极为接近已故太子李贤的人。
李贤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曾是太子,但在政治斗争中失势并被宣布死亡。
徐敬业利用这个“李贤未死”的传说,伪造檄文,声称李贤一直在隐居,现已决定重出江湖,号召天下士兵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暴政。
这个消息被秘密传送到各州县,通过信使和秘密联络网迅速传播。
在檄文中,徐敬业描绘了一个由武则天导致的朝政混乱和国家危机的形象,号召所有不满现状的力量聚集起来,响应“李贤”的号召,共同对抗武则天的统治。
徐敬业和他的同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起足够的支持力量,形成足以对抗武则天的军事和政治压力。
武则天的权力巩固与徐敬业的覆灭
徐敬业的起义尽管起初声势浩大,但未能持续太久便迅速走向了失败。
起义的消息很快就被朝廷的密探发现,并迅速传回了京城。
武则天得知此事后,立即命令忠于自己的将领们和兵力迅速镇压这场叛乱。
在徐敬业看来,他的军队虽然士气高涨,但在实际的战斗中却暴露出了严重的不足。
多数士兵并非训练有素的军人,而是地方上的民兵和不满武则天政权的士绅。
他们在面对武则天派出的精锐部队时,显得力不从心。
加之,徐敬业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和战术指挥能力,导致军队在与朝廷军队的多次交锋中节节败退。
在一次决定性的战斗中,徐敬业的军队与李孝逸将军指挥的朝廷精兵激烈对抗。
战场上,徐敬业的士兵由于连日来的激战和长途奔袭显得疲惫不堪,阵形松散,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最终,在这场战斗中,徐敬业的军队遭到了彻底的击败。
这场失败对徐敬业来说是致命的。意识到局势完全不利,他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女匆匆逃离战场,希望能逃往润州,再从那里乘船前往高丽寻求庇护。
然而,徐敬业的逃亡计划并没有成功。
在逃亡途中,他的部将王那相发现形势已经无法逆转,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决定背叛徐敬业。
在一个无月的夜晚,王那相趁徐敬业不备,将其斩首。
随后,他带着徐敬业的人头前往朝廷军营,向武则天的将领投诚,希望以此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和恩赐。
武则天对徐敬业的起义感到极为愤怒,为了彻底抹去徐敬业的影响并警告他人,武则天下令追削了徐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封爵,掘开其祖坟,砍断棺材,取出尸体,并且收回了赐给徐家的“李”姓,恢复其本姓,彻底断绝了徐家与朝廷的一切荣耀。
参考资料:[1]张先昌.试论徐敬业起兵的性质[J].史学月刊,1986(3):40-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