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她是 *** 的妹妹,建国后之一次见到哥哥,丈夫是第二炮兵副司令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8-26)18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49年11月23日,建国后, *** 作为中央西南局的之一书记,来到西南了进行西南解放运动。

在这里 *** 之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继母,以及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邓先群。

*** 与两位母亲

母亲,永远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 *** 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父亲邓绍昌这辈子一共娶过四位妻子,但是真正和 *** 一起相处生活过、与其相伴的母亲只有两位。

一位是自己的生母,淡氏,而另一位是继母,姓夏,叫夏伯根。

而这一位仅仅比 *** 大5岁的母亲,却用了自己的下半生一直在照顾 *** 。

*** 的父亲邓绍昌从小就喜欢出门在外,仗义行侠是他的风格。

淡氏在16岁的时候就嫁到了邓家,在邓家主持家务,为邓世昌生了三男两女,其中长子就是 *** 。

15岁的时候, *** 抱着救国的理想告别亲人,从家乡离去,而这一走就是数十载。

*** 走后不久,淡氏就病逝在了家中,父亲邓绍昌迎娶了第三位妻子萧氏,刚成家不久生下了第四个儿子邓先清,之后也病逝了。

而邓先群的妈妈——夏伯根,作为邓家的第四个妻子,进入了邓家的大门,也成为陪伴 *** 最久的一位母亲。

夏伯根的父亲是一名船工,在嘉陵江上干活。

从小作为贫苦人家的夏家无田无地,夏伯根的哥哥也在幼时病死,只能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

大半生飘荡在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中,讨一口饭吃。

机缘巧合之下,夏伯根与邓绍昌结识相恋,她为邓家生了三个女儿,可当小女儿邓先群不到一岁的时候,邓绍昌就去世了。

夏伯根成了家庭里的顶梁柱,不辞辛劳地照顾着邓家的几个儿女,通过织布和种田,生活勉强持续了下去,这份辛苦持续到了1949年。

当时的 *** 已经来到西南地区。

邓家人回来了的消息,让夏伯根喜出望外,她一直都想见一见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 *** 。

之后她辞掉了长工的工作,把田产、老屋留下,带着14岁的女儿邓先群,不远路途遥远,来到了重庆,找到了 *** 。

而这也是邓先群之一次见到自己的哥哥 *** 。

夏伯根和 *** 见面的时候 *** 已经45岁,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从进入 *** 家里开始,夏伯根就开始操劳 *** 家务的生活,几年后 *** 从西南调回中央,夏伯根也跟着去,照顾邓家一家人,几十年如一日辛苦操劳。

1969年 *** 夫妇来到了江西,夏伯根也一直跟着。

此时的夏伯根已经年老,将近70岁的年纪, *** 生怕她跟着过去身体上出什么问题,就提议夏伯根留在北京。

可夏伯根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照顾着邓家,她十分放心不下 *** ,拒绝了留在北京的提议,跟着 *** 来到了江西南昌。

来到南昌后,夏伯根在家里为他们做饭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

夏伯根为了让 *** 妻儿能够吃得好一些,她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了一些鸡,让家里能够吃上一些鸡肉和鸡蛋。

*** 最小的儿子邓朴芳,也是夏伯根在家一直悉心照顾,无论什么时候,夏伯根都一直陪伴着 *** 。

这一切 *** 都看在眼里,十分地感激,而 *** 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小妹妹邓先群也十分照顾。

邓先群与 ***

邓先群在15岁的时候就跟着 *** 来到了北京。

*** 十分的喜欢孩子,家中一直都有小孩的身影,从自己的孩子到母亲的孩子,邓先群的到来让 *** 感到十分的开心。

当时 *** 由于公务繁忙,邓先群生活上便由妻子卓琳和母亲夏伯根安排,而 *** 十分看重邓先群的教育。

每年放假的时候, *** 都会问学习的考试成绩,问她:

“今年你考的分数多少呀?在学校里有没有好好地学习?”

这时一般都是在吃饭,邓先群当时在几个兄弟姐妹之间学习不算太好,会遇上一门不及格的情况,她不敢把分数告诉 *** ,总是最后一个才说。

*** 了解到之后就把邓先群叫过去,他知道邓先群平时爱玩,但还是会语重心长地单独对她说:

“那假期要好好复习学校里学过的东西,不能总玩。”

*** 当时喜欢看球,总会去看排球、篮球赛,也会把儿女、妹妹带着去。

邓先群也喜欢篮球,十分盼望着能够一起去,当时的 *** 在邓先群要一起去时,会提前问她:

“作业写完了没有?写完了才带你去。”

因此只要晚上有球赛,邓先群都会早早地赶回家里去把作业做完,等着 *** 回家。

而在与 *** 生活的时间中,邓先群也从 *** 身上学到了节俭、诚实等珍贵的品质,伴随了邓先群的一生。

*** 一直秉持了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于衣服、穿衣从来不讲究,在家里上一顿剩饭剩菜会在下一顿接着吃。

但 *** 也会告诉妻子:

“剩饭剩菜可以下一顿热热接着吃,不过几个孩子都在长身体,也得往里面加些菜。”

所以放学早到家的邓先群,就会帮着嫂子在生菜中加些白菜、粉丝之类的。

邓家吃饭特别热闹,经常在饭桌上谈天说地,但 *** 除了问问家人学习外,很少主动发言,总是静静地听着,思考。

对于邓先群在饭桌上说的话, *** 常常会认真思考后单独和邓先群说。

中学毕业后的邓先群,跟随着哥哥 *** 的脚步也加入了 *** ,后来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

个人生活

1963年夏天,毕业后的邓先群分配到了天津,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栗前明。

此时的邓先群在单位人缘极好,工作一丝不苟,但对于自己的个人生活,她却一点都不着急。

同事和同学已经开始在工作单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是同事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邓先群已经和栗前明互有好感。

11月宣布结婚时,大家都震惊邓先群会和比自己大几届的栗前明结缘。

由于军人的身份,婚礼只是简单的举行,并没有宴请家里人,直到第二年的元旦,两人才趁着假期相约回到北京,见一见 *** 等人。

从小就喜爱邓先群的 *** ,听到她要带栗前明回家十分的开心。

卓琳还特意给小两口买了床单、枕头、两床被子等床上用品当作嫁妆,让他们回去的时候带上。

本来 *** 想好好地为这个妹妹办一桌宴席,可邓先群夫妇觉得铺张浪费,赶忙说不用。

最后 *** 只能亲自请栗前明的父母过来,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饭,算补了喜酒。

看到邓先群夫妇简朴的婚姻方式, *** 也十分的开心:

“她(邓先群)这个样子好啊,又和气又节俭,以后我们孩子的婚事,也按照她们这样子去办!”

在 *** 的影响下,夫妇二人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先群十分的乐于助人,有一次她带着女儿晚上乘地铁回家,车厢内人满为患,一位妇女手中抱着小孩下车时被人群推搡,导致孩子的一只鞋掉在了车里。

邓先群站在旁边看到这一幕,穿过拥挤的人群,捡起鞋子追了出去,妇女见状连忙感谢。

可当邓先群转身准备回到车厢时,车门却关闭了,在车内的女儿栗小明见妈妈还在外面,一下就哭了出来.

邓先群看着女儿随着车离去十分的焦急,好在与地铁服务员询问后,立即通过 *** 与下一站联系,让工作人员把女儿先从下一站接了出来。

邓先群的乐于助人在邻里之间更加频繁,是附近著名的“爱管闲事妈妈”。

女儿常常也因为母亲“管闲事”被晾在一边,产生了些小小的叛逆,一家人出去散步时,常常走在爸爸栗前明的身边,对妈妈“爱答不理”。

对此邓先群十分的委屈,对于女儿的“爱答不理”,邓先群会找女儿“聊一聊”,而女儿却总能找到充分的“理由”反驳她。

“妈妈一出去散步,就把工作中的习惯带进来,路也不走,就爱管闲事。”

邓先群听到女儿的“理由”后总会笑着说:

“我们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几十年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怎么能不打招呼?遇到事情,不能不听完人家的意见嘛。”

在邓先群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十分的“乐于助人”,为他人考虑。

由于邓先群的兢兢业业,1992年起,她开始担任 *** 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部长。

而邓先群的丈夫栗前明,也在1992年,担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并在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邓先群晚年

虽然大家都忙于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聚在一起时都会有说不完的话。

*** 总爱拉着邓先群一起散步,邓先群也十分怀念和哥哥一起散步的时候,

“他( *** )很喜欢散步,偶有相聚的时候总会拉着我一起去,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在他散步的时候想出来。”

“从山顶下来,他对我说‘这改革开放啊,就像下山的路,不管前面有多困难,都要继续走下去,不能走回头路,走了回头路,改革开放就会出问题。’,这些话我记了很久。”

邓先群还常常请教 *** 问题, *** 也送过她两幅字。

之一幅是在 *** 80岁的时候,当时的邓先群在 *** 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当副部长。

*** 写了四个字——“实事求是”,给到邓先群。

这也是 *** 从小到大的一贯态度。

他知道邓先群在做群众工作, *** 一生也做了很多群众工作。

也了解这一切,而 *** 之所以会题这四个字,也是告诉邓先群处理群众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再说其他的”。

而第二幅字写的是——“无私无畏”。

此时的 *** 已经85岁,邓先群也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刚从部队中退役下来。

*** 看到了妹妹在工作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一直把国家和人民牢牢地放在心里。

这幅字也是对邓先群军队生涯的肯定,也激励她从军队退役之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要保持着这样的作风,不能被困难打倒。

邓先群自然明白 *** 这两幅字的含义,她也时时刻刻将这8个字铭记于心。

1997年2月19日, *** 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这位给予了邓先群很多帮助和教诲的哥哥离开了人世,此时的邓先群已经和家人一起在北京安享晚年。

但时常怀念那段一起生活、工作的时光,每每提起自己的哥哥,邓先群总会说,

“哥哥( *** )对我影响十分的深,我一直在以他为榜样,努力地学习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8/606174.html

“她是 *** 的妹妹,建国后之一次见到哥哥,丈夫是第二炮兵副司令” 的相关文章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为何朱棣削藩成功,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历时仅仅15年的时间,四十不惑的年纪打下诺大的天下,可见朱元璋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西汉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作乱,朱元璋明知藩王制度的弊端为何...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危之际,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作为丞相,总揽朝政,负责行政,其中,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成为军事上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内政归诸葛亮管,军事上就归李严管了。这样,诸葛亮似乎就没有军...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 那么一二品大员又是谁

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三品官员就可以被称为宰相了?一品二品大员们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协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最高官员就是宰相。宰相是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官员充当。在秦汉时宰相是相国、丞相、大司徒;在魏晋南北朝,录尚书事与侍中、中...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死是活?朱棣为何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下落之谜,堪称是明史第一谜案了。时至今日,研究者也未能弄清事件真相,依旧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过,对于获胜者明成祖朱棣来说,心中很可能已经存有答案了。按照我个人的...

顺治钟爱董鄂妃23岁就去世了 顺治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

顺治钟爱董鄂妃23岁就去世了 顺治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

顺治只活到23岁,一生只钟爱董鄂妃,那他的14个孩子是和谁生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大清入关以来的首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与其最为钟爱的董鄂妃的传奇爱情故事,始终让人感怀动容。而三千佳丽中,如此独饮一瓢水的顺治,为何在他23年有限的生命里,...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出生于农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常遇春是明朝名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南,推翻元朝立下巨大功劳,是仅次于徐达的大明第二名将。那为何常遇春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呢一,投靠朱元璋常遇春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早年做了强盗。至正十五年(1...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仅用三个月就扫平天下?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仅用三个月就扫平天下?

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即汉景帝,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

李渊退位给李世民后 李渊之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李渊退位给李世民后 李渊之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对李渊退位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玄武门之变后,“太上皇”李渊的结局如何?“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共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昏庸无能,沉迷酒色者,也有英明睿智,雄才大略者,但能称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