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生自二战的蝴蝶炸弹:美丽又残忍的步兵噩梦
军博展出的蝴蝶弹走进军博,有一种外表独特的展品多次出现,它就是美制M83炸弹。M83炸弹体型不大,在空中会打开4个弹翼旋转下落,像蝴蝶扑扇翅膀,因此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蝴蝶(炸)弹。就是这种有着美丽名字的炸弹,曾给志愿军的补给运输线带来很多麻烦。
德军地勤给战机挂载SD-2炸弹
德国出品,被美仿制
蝴蝶弹最初是由德国人在二战前研制,型号为SD2,德国在不列颠空战中大量使用了这种炸弹,有位英国军官描述:它们在屋顶上,在床上,弹翼垂悬地穿过天花板,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让勇敢的炸弹处理小组把它们引爆,不论它们在哪里都必须如此。SD是德文SplitterBombe的缩写,即碎片炸弹,德军往往将它与其他炸弹、 *** 一起投下,目的是杀伤清理废墟、负责重建的人员,延缓城市被轰炸后的修复工作。在一段时间内,蝴蝶弹在英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英国 *** 还印制了传单,教育民众对这种炸弹保持警惕,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命丧于此。
伦敦挂在房顶上的SD-2小型炸弹
一个英国摩托车手在路边阅读关于德国“蝴蝶”炸弹的警告牌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德国伙同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这几个仆从国从三个方向“闪击”苏联。作为“巴巴罗萨”计划的重要内容,开战之一天,德军“斯图卡”式轰炸机就袭击了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66处机场。德军大量使用带有蝴蝶弹的集束炸弹,这种2公斤重的SD2型子弹药被称为“恶魔之卵”,触地或离地数米近炸,爆炸后撒布50个大碎片与250个小碎片,杀伤半径12米,每架“斯图卡”可携带306枚,对集中、成排停放的战机危害极大。开战之一天,德国空军共摧毁苏联飞机1811架,其中1489架被摧毁在地面,见此场景,军区空军司令科佩茨中将直接畏罪自杀。
巴巴罗萨计划中,毁损在地面的苏联伊-16战斗机,尽管比较落后,升空后本也能与Bf-109战斗机一战看到盟友吃亏,美国人对这种炸弹起了兴趣,他们仿制了蝴蝶弹,且做工更为精致。美制M83蝴蝶弹投下后,包裹弹身的4片弹翼会迅速张开,两侧圆形的叶片张开后有倾斜角,起到旋转翼的作用,包裹弹体的两片弧形叶片,张开后起稳定作用。蝴蝶形弹翼通过钢丝连接杆与下面的圆柱形弹体相连,弹翼展开后会在气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带动连接杆和卡扣转动,转动10周后,卡扣会解除弹体内的保险,使击针处于待发状态。该弹重约1.7公斤,弹体长8厘米,弹体直径7.9厘米,包括连接杆总长28.3厘米,内装 *** *** 0.23kg,22.86米(25码)半径内具有致命性的杀伤力,杀伤范围可达137.16米(150码)。M83蝴蝶弹可装于M16A1子母弹内,构成500磅的子母炸弹;也可装在M15A2子母弹箱内,构成一枚100磅的M28A2 子母炸弹,M28子母弹无需地勤捆扎安装,出厂即密封完毕,使用时只需安装引信。
M83蝴蝶弹弹翼打开的过程
志愿军出国作战,面临极大的后勤补给压力,狂妄自大的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和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并未注意到这点,直到沃尔顿沃克中将因车祸意外去世,继任者李奇微看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的短板,发动“礼拜攻势”,并在1951年7月针对志愿军后勤补给发动“绞杀战”(即空中封锁交通运输线战役)。为了阻止志愿军对损坏的运输线路、桥梁进行修复,美军还使用了大量的破坏性和杀伤性更大的特殊炸弹:如以破坏桥梁为主,并阻止人员进行修复的定时炸弹(电影《金刚川》有此情节);以破坏公路运输为主的四角钢钉;以杀伤人员为主并难以排除的蝴蝶弹、子母弹等等。
一捆一捆蝴蝶弹就是这样被放入布撒器的仅1951年7月至11月的4个月中,美军就投掷包括蝴蝶弹在内的各型炸弹4万余枚,造成朝鲜北部交通运输线的深度破坏,加之7月下旬至9月初,朝鲜北方发生了洪涝灾害,铁路80%的时间不能通车,公路运输也大部分中断。定时炸弹虽然威力大,杀伤力强,但容易被发现和排除。蝴蝶弹弹体小,非常隐蔽,落在草丛、树林、乱石中很难发现;落地未炸的蝴蝶弹还分为定时引信和反排引信(此外还有空炸、触炸引信),反排引信异常灵敏,稍碰即炸,排除和清理十分困难。
蝴蝶形弹翼通过钢丝连接杆、卡扣与下面的弹体相连,弹体上可设置地面引爆或空炸,此外还有定时、反排引信志愿军战士在行军、抢修交通线路、或者在作战中,经常会因碰到蝴蝶弹造成伤亡,有的被炸去了双腿,有的失去了生命。最初战士们不了解蝴蝶弹的特性,也不知道怎么引爆,就在远处用枪打,既浪费子弹又费事。后来就有战士小心翼翼地将铁丝钩勾在弹体的连接杆上,然后用长绳拉,一拉就炸。再到后来,战士们就用一条长绳中间绑上些扫把等物品,两边用人拉着,像拉网一样地拖,凑效又高效。面对敌人的“绞杀”,志愿军后勤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建了炸、炸了建,还是将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建成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志愿军战士们研究蝴蝶弹
未能得逞,贻害后人
虽然美国在朝鲜投入巨大,朝鲜战争却是美国之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但这并不妨碍蝴蝶弹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装备。10多年后的越南,美军再次陷入战争泥潭,面对“胡志明小道”,美国人拿出了蝴蝶弹的升级版BLU43B(译名:龙牙,英文名:Dragontooth)。它的外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身为一种撒布式地雷,因外形更像蝴蝶,被称为蝴蝶雷。“龙牙”长7.5厘米、宽4.5厘米,重20克。因体形很小,1个地雷容器能装入120枚地雷,1枚CBU37/A集束炸弹能够装入40个容器、共4800枚,也就是说1架飞机可以轻松投放数万枚BLU43B地雷,覆盖大面积区域,从而阻断越军的交通运输。
BLU43B(译名:龙牙)体积非常小
苏联仿制的PFM1型防步兵地雷大不少,颜色鲜亮,很容易被儿童误作为玩具蝴蝶雷中间的圆柱形弹体是引信,两扇“翅膀”中有一扇装有 *** 。两扇“翅膀”一方面可增大地雷下落的阻力,避免地雷落地时受到损坏,降低地雷坠落瞬间爆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地雷飞得更远,扩大地雷的撒布面积。这种地雷的压力触发的引信十分灵敏,几公斤压力就能引爆;装药较少(“龙牙”只有9克),引爆后往往只会炸断人的一只脚,致残不致命,给敌方后勤带来更大压力。
将PFM1型防步兵地雷装入布撒器
将这种容器装到米-8直升机,一次至少可投放数百枚PFM1型防步兵地雷这种地雷被越方缴获以后送到苏联,苏联人仿制出PFM1型防步兵地雷,外形与BLU43B类似,但体积更大、装药更多(重75克、装药37克),威力也大的多。80年代,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大量使用PFM1型地雷,因撒布数量巨大,战后还有不少地雷残留在阿富汗并保持待发状态。除了常见的绿色,有些蝴蝶雷颜色鲜艳,常被儿童误认为是玩具,许多儿童因捡拾这种“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失去了肢体,在痛苦中度过余生。如今围绕集束炸弹和地雷制定了许多国际公约,遗憾的是很多国家并未加入,在众多地区冲突中,还能见到这些容易伤及无辜的武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