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言:2024年东方出圣人,并指出救世主的身份,是否可信?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中华历史传承数千年,向来不缺能人志士,他们以自身的能力,留给了历史无限遐想,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不过
相比较诸葛亮的“妖”,刘伯温更偏向于“神”,尤其是他留下的《烧饼歌》,更是充满令人匪夷所思的玄妙之感。
刘伯温虽是一介儒生,但却精通阴阳五行、风水八卦、能掐也会算,堪称是大明之一神算子,而他的代表作《烧饼歌》就是他惊世预言的合集。
在这本预言大作中,充斥着很多不可思议的内容,不仅明朝的国运被他看得透透彻彻,连带着还预言了明朝之后的历史发展。
更值得一说的是,
在《烧饼歌》流传的过程中,还有人从中解读出了更为不可思议的内容,即:2024年东方将出圣人,还指出了救世主的身份。
那么这一预言究竟可不可信?
横空出世
刘伯温出生在元末乱世,自幼聪颖,喜好学习,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刘伯温想要出人头地自然要走这条路,对普通人来说,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但对于刘伯温来说,这条路则很是容易。
经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刘伯温考试一路绿灯,在他23岁那年,就一举考中了进士
,这也就意味着此时的刘伯温已经进入了仕途,他只需要等待朝廷的任命即可。
或许有不少小伙伴觉得,23岁中进士这也不算年轻,但实际上这绝对是年轻中的战斗机,就拿我们所熟知的范进来说,他中举的时候已经54岁了,这等年纪相当于半截身子都埋进了黄土里,由此亦可知刘伯温的年少有为。
可偏偏那个乱世没有给刘伯温太多的机会,
中举之后,整整三年没有被任命为官,后来元廷又给了他一个小官,奈何官场的黑暗让刘伯温彻底对元廷失去了信心。
但是刘伯温并非池中之物,只要遇到了风云,便能化龙腾飞,而朱元璋则是刘伯温生命中的风云。
刘伯温赋闲在家时,并没有关上门来读圣贤书,而是时刻关注着天下大事,当听闻朱元璋一路崛起后,他依然明白自己的未来将会因为此人而精彩。
他要做的就是等,毕竟他必须要把自己的格调提起来,不然怎么能在日后争取到话语权?
人就是很奇怪,对送上门的东西不会珍惜,自己经过漫长追求而得到的东西才能引起重视。
烧饼之歌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等到了机会。
朱元璋亲自邀请他去了南京,并任命他为首席谋臣,此后八年,刘伯温一直参与军机,替朱元璋谋划全局,无论是对付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亦或者对付元顺帝,这一路上,都有刘伯温的功劳。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刘伯温始终没能当上他心仪已久的丞相一职,反而逐渐被排挤出了权力的核心层
,刘伯温的失落感可想而知,但更让他接受不了的是,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竟然将丞相之位给了那个能力平平的胡惟庸。
其实这倒也不能全怪朱元璋不用他,而是朱元璋在下一盘大棋,要的就是丞相得会犯错,刘伯温多聪明,他肯定不会犯,这就让朱元璋无法完成他裁撤丞相的这盘棋,所以,刘伯温成为弃子,早已经是板上钉钉。
至于说
朱元璋对刘伯温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所忌惮,料来应该是朱元璋登基之后,确切地说是他听到了刘伯温的烧饼歌。
有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大殿内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报告刘伯温求见。
朱元璋随手用碗盖住了烧饼,然后召见刘伯温,等到刘伯温到的时候,朱元璋便让刘伯温猜一猜碗下所盖何物?
刘伯温掐指一算说: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朱元璋大为惊诧,便询问刘伯温大明国运,两人一问一答的语录,便是后世所称的《烧饼歌》。
东出圣人
刘伯温猜出了烧饼之后,朱元璋便询问他明朝的国运,刘伯温掐指一算,说:
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朱元璋听后很是开心,觉得自己的江山可以传承万代,只是他没有想到,刘伯温所说的万子万孙并不是他的江山,而是他的朱家后人,毕竟现如今还有朱元璋的子嗣血脉,也会继续传承下去。
朱元璋接着又问将来谁会当取代大明天下,刘伯温则称这是泄露天机的大事,必须拿到免死金牌才敢冒奏。
朱元璋自然不吝啬赏赐给了他一块,刘伯温则说:
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朱元璋听的莫名其妙,只是后来的历史也验证了刘伯温的话,他口中的“燕子”,所指的自然是燕王朱棣。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问答还有很多,其中几乎都能在后来的历史中找到对应的事件。
对于东方出圣人这事,也是刘伯温在烧饼歌中提及的,后人根据时间测算,认为将会应验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
这则预言的原话是这样的:
未来教主临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员,不在皇宫为太子,不在僧门与道院,降在寒门草堂内,燕南赵北把金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这位圣人不是官员,也不是权贵,也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他出身贫寒,常在京津一代
,将带着人们走出困境,走向美好的新时代。
是否可信
不得不说,这一预言确实令人摸不到头脑,至于说可不可信,我觉得可信度并不高,只能任凭看官自断,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刘伯温神奇的预言能力,历来就被人们所质疑,《烧饼歌》也一度被认为是后人假托刘伯温之名所作。
人还是要活在当下,至于说未来之事,还是不过分妄议为好,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厄运哪个会先到。
所以对于预言之事,乐呵乐呵也就算了……
参考文献:《烧饼歌》、《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