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曹丕为何不趁势攻蜀,却大举讨伐东吴孙权?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11)220

公元222年9月,魏

黄初三年,吴

黄武元年,蜀

章武二年。

曹丕下《

伐吴诏》,出兵三路大举伐吴,令

曹休督

张辽、臧霸出洞口,

曹仁出濡须,

曹真督

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困南郡。

这是

曹丕登基后发动的首次大战,虽不说是举国之兵,也算是当时曹魏的全明星阵容,可见

曹丕伐吴的决心。

而此时,

夷陵之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为何

曹丕放着新败虚弱的

刘备不去讨伐,而要大举进攻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旺的吴国

孙权呢?

因为

曹丕刚被

孙权狠狠的摆了一道,

大魏国皇帝的面子实在是有些放不下。

孙权降魏始末

公元221年8月,也就是

曹丕三路伐吴的一年,

魏文帝曹丕忽然收到一封来自

孙权的称臣表章。

要知道,13年前,父亲

曹操率大军压境,彼时弱小的

孙权,却令

周瑜率军3万与

刘备共击

曹操,从而导致了赤壁大战爆发。此后,

曹操更多次征讨

孙权,双方你来我往,从未见

孙权有投降之心。

而现在,

曹丕安坐洛阳,却收到了

孙权的遣使投降,这不能不令

曹丕喜出望外。

那么,

孙权为何要这么做呢?

因为就在上个月,

刘备率领倾国之军,以

孙权偷袭

关羽为理由,大举讨伐

孙权。

孙权担心两面受敌,这才遣使向

曹丕投降,并送还

襄樊之战中被俘的

于禁等人。

对于这一点,

曹魏的谋士

刘晔,同样洞若观火。

因此,

刘晔当即向

曹丕建议,

孙权肯定遇到来自

刘备的攻击,不如趁此机会攻打东吴。

然而,看到满朝称贺,

曹丕有些飘飘然:别人投降我还打他,以后谁还降我呢,不如受降而攻蜀(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

曹丕还就此事询问了,被东吴放还的

于禁属下

浩周、东里衮二人。

浩周认为

孙权诚心投降,而

东里衮却认为

孙权是诈降。

这时的

曹丕已沉浸在自我的设限之中,因此对

浩周很是嘉赏,觉得他很有见识(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

于是,

曹丕遣

浩周册封

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浩周面前,

孙权将一个演员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眼泪哗哗的,又是发誓又是诅咒的(吴王为之流涕沾襟,指天为誓)。

然而,话说的很好听,但

浩周回去之后,

孙权答应的送人质到魏,却久不兑现(周还而侍子不至,但多设虚辞)。

曹丕望眼欲穿,却不见质子,后听说孙权已经改元建国,才终于明白,这是被人套了啊。

后知后觉的曹丕

事实上,

曹丕并不是一个庸主,从他上位那天起,就存着一统天下之志。为此,他曾与

贾诩、刘晔、司马懿等人进行过深入探讨。

然而,当机会真正摆在

曹丕面前的时候,

曹丕还是没有抓住。

早在

刘备伐吴之前,

曹丕就曾召集群臣讨论过,

刘备是否会为

关羽报仇。大家都以为

刘备国小力弱,会吃下这个哑巴亏,唯独

刘晔以为不然。

因此,当

孙权遣使投降时,

刘晔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他的进言,几乎是一个一统天下的绝妙方案:

1、吴蜀一州之地而已,得以立国的关键在于两点,山水之险,相互支援,因此我大魏难以各个击破。现在

刘备攻吴,吴蜀自绝外援,这正是我们各个击破的绝佳机会。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

2、如果现在出兵,和

刘备一起伐吴,以二攻一,吴国必将迅速灭亡。(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3、吴亡之后,蜀国便没有了外援,就算占据了吴国的一半,与我大魏相比仍是势单力孤,灭蜀并不是难事。况且,以魏国军力,我们肯定能占据吴国腹地,

刘备不过能得到边边角角而已。(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4、伐吴和伐蜀谁更有利?吴近而蜀远,如果我们现在伐蜀,

刘备有充足的时间撤回蜀地,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我们伐吴,盛怒之下,

刘备必然考虑不到唇亡齿寒的道理而救吴御魏,而是会和我们一起分割吴地。

那么,

刘晔的这个策略究竟是高瞻远瞩,还是叶公好龙呢?

曹丕没有听从,我们无法用史实来证明,但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类似的案例。

战国中期,草原部族义渠国地处秦国侧翼,

公孙衍曾对

义渠君说,如中原无事,则秦对你们烧杀抢掠;如果中原有战,秦则必轻使重币与你交好。

后来,五国伐秦之时,秦遣使交好

义渠。而

义渠君想起

公孙衍之言,果然攻秦大胜,掠夺物资无数。

而这个故事之中,秦遣使交好义渠,是不是就和当下

孙权降魏的情况十分类似呢?

秦强而义渠弱,

义渠尚能取胜;现在魏强吴弱,魏若攻吴,战果会比义渠更小吗?

所以,

刘晔并不是虚言,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战略规划。

但当时,一心盯着

孙权降表的

曹丕,并没有采纳

刘晔的正确意见。而这,或许是曹丕有生之年,唯一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现在,当后知后觉的

曹丕终于发现

孙权是诈降。盛怒的

曹丕决定,进攻吴国!

然而,此时

陆逊已经在夷陵火烧连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

刘备。

孙权的外部威胁已经解除了。

刻舟求剑

不要把

曹丕想得那么深沉,

曹丕这次南征,主因就是不忿于中了

孙权的诈降拖延之计,面子上过不去。

什么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后的结局,都是扯淡。就像

刘备生气,就是要讨伐东吴一样。政治家也并不是随时都保持冷静,何况

曹丕的政治经验还没有

刘备那么成熟。

这一点,我们从南征的阵容上也看得出来。

再决定出征东吴之前,

曹仁任车骑将军,统荆扬益诸军事,屯合肥;

夏侯尚任征南将军,屯荆州;

曹休是镇南将军,屯汝南;

张辽为前将军,屯雍丘;

臧霸也是长期屯驻徐杨的地头蛇。

三国常有战事,因此荆扬和雍州前线,常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驻军。而

曹丕南征的主要将领,就是以上常年驻扎于南线的这些人。

有人说还有

曹真等人呢?

是的,除了上述将领,特别是东路进围南郡的主要将领,还有

曹真、张郃、徐晃等人。

如果查他们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刚刚从关中河西出征回来,正在洛阳和宛城一带。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

曹丕南征吴国,是就近调集的军队和将领,以及从洛阳随

曹丕一起南下的将领。

如果真是长期准备,深思熟虑,怎么会恰好南征将领全都是荆扬前线的驻防将领呢?

另外,南征之前,魏国方面,仅仅有征南将军

夏侯尚,私下里认为

曹丕早晚要进攻东吴,因此做了一些准备,还引起了吴荆州守将

朱然的注意。

而除了

夏侯尚,参战的魏吴将领中,南征之前都不见有魏国为准备此次南征而集结军队、秘密调动将领的情况发生。

所以,

曹丕此次伐吴就是一次刻舟求剑般的行为,就是为了惩罚

孙权诈降的行为。那么,此时

曹丕还有机会吗?

刘晔表示,没有。

曹丕的代价

面对

曹丕的决心,

刘晔却表示反对:他们刚战胜了

刘备,士气正旺,又有地利,仓促之间难以取胜(“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不可仓卒制也!”)

刘晔的话也说明,

曹丕南征

孙权,实际上是比较仓促的决定。

而与

曹丕南征的仓促相比,

孙权方面似乎是早有准备。

东路方面,

孙权以

吕范等人抵御

曹休等人的进攻;中路

朱桓抵抗宿将曹仁;西路

朱然死守江陵。

这场战役的结果,也正如

刘晔所料,东路军魏军取得了一定优势,中路军

曹仁被

朱桓打得大败,而西路

朱然成功的守住了江陵,

曹真等人只是与之相持。

不久,魏军就遭遇了瘟疫,而不得不退兵。

战役进行中,

董昭曾评价西路战事说,先帝

曹操智勇过人,用兵都不曾如此轻率(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而从

曹丕的回答来看,他已有退兵之意。

进而无功,便想撤退。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像,情绪激动做出决定,而第二天冷静下来又后悔了的状况。

所以,

曹丕并没有在夷陵之战后穷追大败的

刘备,却选择攻打吴国。

但事实上,虽然没有胜利,但

曹丕的进攻成功阻止了东吴继续扩大战果,占据蜀地,没有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文/子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9/607228.html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曹丕为何不趁势攻蜀,却大举讨伐东吴孙权?”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许褚说生擒关羽,他真的能做到吗

三国时期许褚说生擒关羽,他真的能做到吗

许褚。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挂印封金,拜书告辞,千里寻兄,投奔刘备。曹操得知挽留不住,先派张辽追关羽,沿途传话不让拦截,然后,亲自带人来见关羽,并送关羽一件锦袍,关羽用刀接过来,许褚大怒,对曹操说,此人太无礼了,何不擒之?许褚说生擒关...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使西汉王朝由盛转衰,汉元帝做了 哪些事情?

刘奭,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断送“昭宣”中兴局面的始作俑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元帝刘奭(shi),是汉宣帝刘询和皇后许平君的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昭君出塞就是发生在汉元帝在位期间。在临行前的欢送仪式上,元帝见昭君丰容靓妆,光彩照人,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为悔恨,很想把她...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吕思勉: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后人对明太祖朱元璋评价极高。这是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朱元璋的生平,只能用“传奇”二字。隋末天下大乱,灾荒连连,...

三国时期许褚与颜良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三国时期许褚与颜良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颜良是袁绍手下第一号猛将,和文丑一样勇冠三军,战斗力非常强悍,颜良在白马大战徐晃,二十合让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找不到北,直接败走,而且,在这之前,颜良还连续秒杀了吕布部将宋宪和魏续,简直无人可敌。试想,当时如果许褚出战颜良,能打过颜良吗?许褚有没...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点四十九盏明灯,要向天再借十二年寿命,可惜法阵失败,孔明魂归五丈原,享年五十三岁。如果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成功了,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可能是你想多了,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吧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一,投靠孙权徐盛早年因为躲避战...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代枭雄曹操,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统治者昏庸无比,官宦腐朽透底,老百姓没有了活路,只能揭竿而起,尤其爆发了黄巾军起义。虽然这次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地方权贵却借机发展力量,形成尾大不掉的割据势力。群雄中,最初曹操的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他却能一步步崛...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对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荀彧反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