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拒绝了,他说的话至今还值得深思

中国历史2个月前 (09-18)280

文 | 历史风云幻

编辑 | 历史风云幻

关注我,让你从此告别霉运,好运连连!点赞评论,更有机会获得独家好运加持哦!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大明王朝,一个由草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全新帝国,它带着驱逐蒙元、恢复中华的荣光诞生,也带着一统天下的雄心步入历史的舞台,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位出身贫寒的开国君主,以其铁腕手段和雄才伟略,结束了元末的乱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使是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面临着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那便是来自海上的威胁——倭寇

图片来源于 ***

彼时,东亚的海面上并不平静,来自日本列岛的武士、浪人和商贩,受利益驱使,组成船队,频繁侵扰大明沿海地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沿海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倭寇的猖獗,明太祖朱元璋怒火中烧,他决心要给这些胆敢侵犯大明疆土的“跳梁小丑”以颜色

朱元璋,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君主,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曾对群臣说道:“我朝立国,正当励精图治之时,岂容外敌侵扰?倭寇屡犯我海疆,杀我百姓,抢我财物,此仇不报,何以立威于天下?”

图片来源于 ***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朱元璋心中酝酿——远征日本,彻底解决倭患,他渴望像汉武帝驱逐匈奴那样,将大明的军威远播海外,让那些胆敢挑战大明权威的势力,都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朱元璋的设想中,征服日本不仅可以解决倭患,更能将这个富饶的岛国纳入大明版图,实现他心中“万国来朝”的宏伟目标,他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有限,军事实力相对薄弱,只要大明大军压境,必然能够迅速取胜

图片来源于 ***

就在朱元璋准备调兵遣将,大展宏图之时,他的身边一位重要谋士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此人便是以神机妙算著称的刘伯温,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谋远虑,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深知远征日本的风险和代价,他认为,日本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岛屿众多,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日本尚武之风盛行,武士阶层战斗力强悍,一旦大明军队登陆作战,必然会陷入苦战

图片来源于 ***

更重要的是,刘伯温认为,此时的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果贸然发动大规模的海外远征,必然会消耗大量的国力,影响国内的稳定和发展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雄心壮志,但他更明白,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更需要审时度势,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决策,他决定劝谏朱元璋,希望他能三思而后行

图片来源于 ***

在一次朝会上,刘伯温向朱元璋进言:“陛下,倭寇虽为祸一方,但终究只是癣疥之疾,而我大明如今正值休养生息之时,若因小失大,轻启战端,恐非国家之福啊!”

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知道刘伯温的担忧不无道理,但心中那股征服的欲望却难以平息,他沉默良久,最终还是开口问道:“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应对倭患?难道就放任他们肆意妄为吗?”

图片来源于 ***

刘伯温见朱元璋有所松动,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对付倭寇,当以防御为主,剿抚并用,加强海防建设,严防倭寇登陆侵扰;可派遣使节前往日本,晓以利害,劝其约束倭寇,与我大明和平相处”

朱元璋听罢,沉吟片刻,问道:“先生的意思是,以和为贵?”刘伯温答道:“正是,陛下,‘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大明如今国力强盛,但也不可轻敌冒进,以战止战,不如以和促和,方能长治久安”

图片来源于 ***

刘伯温的话语,如醍醐灌顶,让朱元璋茅塞顿开,他意识到,自己被一时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差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刘伯温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朕受教了”

朱元璋决定暂时放弃远征日本的计划,转而采取刘伯温的建议,以防御为主,剿抚并用,来应对倭患,他一方面下令加强海防建设,招募水师,打造战船,训练士兵,在沿海地区建立起严密的防御体系;他派遣使节前往日本,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倭患问题

图片来源于 ***

明朝使节带着朱元璋的国书和礼物,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航程,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希望能够说服日本共同维护两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使节们没有想到,等待着他们的,却是日本方面的傲慢和敷衍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分裂的动荡时期,幕府将军的权威衰落,各地大名割据一方,中央 *** 对地方的控制力十分有限,而倭寇的活动,也与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于 ***

一些日本的地方势力,为了获取利益,暗中支持倭寇的活动,甚至直接参与其中,他们将倭寇视为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用来对抗中央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明朝使节抵达日本后,受到了日本朝廷的接待,在与日本官员的交涉过程中,使节们却感受到了对方的傲慢和轻视,日本官员对于明朝使节提出的要求,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倭寇的行为只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与日本 *** 无关

图片来源于 ***

明朝使节据理力争,指出倭寇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明朝沿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日本 *** 有责任和义务约束他们的行为,日本官员却对此置若罔闻,他们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始终不愿做出实质性的承诺

明朝使节在日本遭受到的冷遇,让朱元璋十分恼火,他意识到,日本 *** 并没有诚意解决倭患问题,他们只是想利用外交辞令来拖延时间,为自己争取利益

图片来源于 ***

面对日本方面的傲慢和敷衍,朱元璋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他渴望维护大明的尊严,严惩倭寇的罪行,但他也不想轻易发动战争,将大明拖入战争的泥潭

就在朱元璋犹豫不决之时,刘伯温再次向他进言,建议他采取更加务实的策略,刘伯温认为,日本 *** 的态度虽然傲慢,但他们也不想与大明彻底决裂,毕竟,大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日本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好处

图片来源于 ***

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方面继续加强海防建设,对倭寇采取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敢再轻易侵犯大明的海疆;继续保持与日本的外交接触,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施压,迫使他们做出让步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他下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严防倭寇登陆,他继续派遣使节前往日本,与日本 *** 进行交涉,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元璋深知,要彻底解决倭患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更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倭寇的活动,让他们不再成为大明的威胁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来解决倭患问题,他一方面加强海防,打击倭寇;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从根本上消除倭寇产生的土壤

朱元璋的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明朝的海防力量得到加强,倭寇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遏制,由于日本国内的政治形势依然复杂,倭患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朱元璋放弃远征日本的决定,仍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以长远眼光看待问题,避免了将大明拖入战争的泥潭,为大明王朝的繁荣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处理国际关系,需要冷静思考,权衡利弊,不能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武力征服或许能够带来一时的胜利,但真正的和平与稳定,需要通过外交、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故事,也展现了古代政治家和谋士的智慧和远见,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这段历史,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学习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你对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仅用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9/607505.html

“朱元璋想灭掉日本,刘伯温拒绝了,他说的话至今还值得深思”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还不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究竟是何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在战场上拼杀到后来建立明朝,这一路走过着实是不容易,然而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时,却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偏偏将皇位传给...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对西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的人,应该都知道钩戈夫人的事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武帝立小儿子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为什么一定要杀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西汉史学家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讲过,当时就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汉武帝回答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

三国时期许褚与张飞有过几次交手?最后的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许褚与张飞有过几次交手?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许褚是曹操的爱将,武艺在诸将中是数一数二的,许褚一生恶战不少,杀敌也不少,基本也很少败绩。不管是当先锋,还是保护曹操,许褚都是勇不可挡,许褚杀的将领很多,两合斩杀吕布大将李封,一刀斩杀李傕外甥李暹和袁谭大将尹楷。许褚出道时,战平过古之恶来的典...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的表现怎么样?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的表现怎么样?

公元219年的定军山之战,老将夏侯渊被小将黄忠斩杀,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输给了黄忠,确切地说,是输给了黄忠和法正,因为黄忠采取法正的计谋,用骄兵之计,将夏侯渊斩杀。试想,如果夏侯渊断黄忠水源,能取胜吗?为何夏侯渊放弃围困,只想...

曹丕有年在受阻放过曹植吗 曹植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曹丕有年在受阻放过曹植吗 曹植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还不知道:曹植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然曹丕是曹操之后魏国的正统接班人,可是在后世很多人的眼中,曹丕的名声似乎还没有曹植那么好,同时曹丕背负的还大多都是骂名,尤其是当人们看了曹植写的《七步诗》之后,对曹丕的看法就...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费尽心机。他为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仅多次在朝中把这件事提出来说,和那些大臣们争论。而且后来,当他决定不再废刘盈的太子之位...

宰相房玄龄有多惧内?详解其经历

宰相房玄龄有多惧内?详解其经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宰相房玄龄惧内的故事。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