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游长安,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记者 曾世湘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更高成就,对唐代以后的中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王双怀,不仅是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和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嘉宾。中秋假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的《2024中秋诗会》火热播出后,王双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千百年来,唐诗都展现出永恒的魅力,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的人们来到西安,正好可以跟着唐诗去旅行,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中秋诗会展现西安的独特魅力
虽然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有些诗歌失传了,但仍留下了数万首诗篇,有宫廷诗、田园诗、边塞诗,也有叙事诗和咏物诗,内容涉及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王双怀表示:“很显然,丰富多彩的唐代社会生活和辉煌的时代,是唐诗魅力的源泉。唐诗在今天的社会,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西安的一些重要旅游景点,都可以从唐诗中找到它的影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通过唐诗可以了解社会风貌
长安是唐代的国都,也是唐代诗人活动的重要舞台,他们写下了大量歌咏长安的诗歌。这些诗歌体裁完备、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反映了唐都长安的方方面面。
王双怀指出,“很多唐诗都讲到唐长安城的基本结构和文化空间, 长安成为很多唐代诗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起点。唐太宗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开创了唐人咏长安的新局面: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还有写长安外廓城的坊里和长安百姓的日常生活的诗歌,比如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唐诗也是西安的一张名片
流传千古的唐诗,对西安的文旅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王双怀认为,西安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有为的城市。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建都史。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在新时代又焕发了青春。如今西安正在建设世界人文之都,唐诗必不可少,因为经历千年岁月,它仍然具有无穷的魅力。唐诗既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无论对树立文化自信,还是文旅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唐诗之城和山河诗长安文旅IP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嘉宾,王双怀跟着摄制组曾在西安进行过拍摄,“其实咱们西安的浐灞、渭河、曲江池、大雁塔,都是产生了很多唐诗的地方。作为长安城中的地名,我今天走在这些地方,依然会感慨万千,内心产生无限遐想。我们需要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让唐诗的魅力得以在新时期完全展现出来。比如,兴庆宫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中心。兴庆宫中的建筑有殿、楼、亭、阁20多所。宫殿多集中于北部,著名的宫殿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南部为园林区,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还有被称作‘龙池’的小湖。”
王双怀还推荐了终南山、大明宫、华清宫、青龙寺、辋川等地,“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唐诗,也非常值得我们去做好文旅的融合。让这些历史景点,在新的时代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甚至可以这么说,唐诗也是西安的一张名片。新时期的文旅融合,唐诗这张名片,更是显得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