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灭亡一百年后,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满族人,为何满语却消亡了

中国历史2个月前 (10-04)220

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极其特殊。它不仅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是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按理说,满族人应该大力推广满文、满语。但是有意思的是,满族自己的八旗子弟都不愿意学满文、满语。时至今日,虽然满族人还有千万,但是会满文、满语之人却寥寥无几。

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满文、满语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式微的呢?

满文的崛起

由于满族是女真的后裔,因此很多人以为满文、满语源自金朝。然而事实上,满语源自蒙古语,属于蒙古语的旁支变种罢了。通俗点讲,如果把蒙古语看做普通话,那么满语相当于方言。

而满文的出现就更晚了,那已经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事情了。当时后金如日中天。努尔哈赤觉得蒙古人有蒙古文,汉族人有汉文,后金这么厉害,老用别人的文字,这不是个事。

于是他找来心腹大臣额尔德尼和噶盖,三人一起研究创造满文。让他们三人从零开始创造满文自然不可能。何况后金当时忙于战事,三人也没那么多精力放在满文上面。于是,他们参考了蒙古文,在其基础上创造了满文。

这最初的满文,说实话,真不好用。很多字根本无法区分,只能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比如塔、达,特、德,扎、哲,雅、叶,写出来竟然是同一个字。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情况。

结果就是,这满文,连满族人自己都用不来。因为他们自己也整不明白,短短一句话,到底是啥意思。

就这样,这种“老满文”还用了33年,直到皇太极继位后,才退出了新满文。

皇太极可谓是这“老满文”的受害者,身为皇子,别人可以不用满文书写,他是绝对不能的。整天用这么折磨人的文字,他对于“老满文”的不满与日俱增。

因此,当他说话管用之后,就开始推进满文改革。最终推出了新满文。

这新满文虽然也有诸多不便,但是至少能凑合用了,相较老满文,那可是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当清军入关,建立清朝后,清廷便大肆推广满文。大有用满文取代汉文的势头。

当时,朝廷规定,大臣上疏,必须用满文写奏章。朝廷的正式文书、圣旨,也必须用满文书写。

此外,清廷还兴建学校,教授满语、满文。同时还开启了浩浩荡荡的汉文翻译工程,将大量汉文名作翻译成满文书籍。

同时,朝中任职的汉族官员,必须要学习满语。

按照清朝君臣的想法,几十年后,满文、满语,必将可以取代汉文、汉语。然而,他们还是太天真了,他们小看了汉文、汉语的力量。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满文,根本不是汉文的对手。

满文汉文之争

清初时期,对于满文、满语推行最卖力的只有两人。一个是顺治,另一个则是鳌拜。

顺治毕竟是清朝入关后的之一位皇帝,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满文,没什么好奇怪的。而且顺治这人,雄才大略,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使得满文在推广的途中,遇到的阻力极小。

他深知,想要让人转变使用的语言、文字,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他允许满文与汉文并存,甚至一些汉族人大臣老迈,无力学习新语言、文字,便准许对方依然使用汉语。只不过在写奏章的时候,找幕僚代写即可。

而满文推广、发展最迅猛的时候,正是在此期间。

顺治去世后,康熙年幼,鳌拜逐渐掌握了朝廷大权。鳌拜掌权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在后人的眼中,鳌拜是权臣,是想着谋朝篡位的。其实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鳌拜是权臣不假,但是说他要谋朝篡位,那只不过是康熙将其满门抄斩的借口罢了。

鳌拜这人,是满族人中的传统派。他老觉得汉族人靠不住。不满顺治重用汉臣的做法,觉得满族人的朝廷,就应该都是满族人。

一方面,他大肆打压汉臣,尤其是朝堂上的汉臣,要么被贬官,要么剩下的手里也没有多少实权。

此外,他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推行满文、满语。他可没有顺治那么包容,朝廷上下,就不许出现汉文。学不会满文的,那就回家待着,啥时候学回来,啥时候再上朝。

鳌拜的做法,纯纯的倒行逆施,直接引起了汉臣以及广大读书人的不满。没错,读书人也吃尽了满文的苦头,想要参加科举,先要学会满文。这不是为难人吗?

鳌拜一系列操作的结果,就是为“三藩之乱”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吴三桂一起兵,各地纷纷响应,都是被鳌拜害惨了。

幸好康熙及时除掉鳌拜,然后大力安抚汉臣和读书人。不仅将鳌拜的很多旨意全都撤回,甚至放宽了对语言、文字的使用。

虽然朝廷的文书、圣旨还是使用满文书写,但是大臣的奏疏已经允许出现汉文了,只不过要配上满文译文,便于皇帝批阅奏章。

在经历了几位皇帝后,连奏章都是用汉文书写了,科举也是完全使用汉文。满文、满语从必学、必备的技能,变成了选修科目。

越到后面,满文、满语的缺陷越来越显著。到最后,就连满族君臣都不得不承认,满文根本不是汉文的对手。

满文的式微

其实,满文的式微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类似的事情此前就发生过。

“五胡乱华”时期,不少少数民族跑到中原地区建立国家。他们中间就有人试图推广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结果,不出意外的,这些少数民族都失败了,他们的文化都被汉文化给同化了。

还有元朝时期,蒙古人在军事上的强大,远非满族人可以比拟的。即使如此,元朝人推广蒙古的语言、文字也失败了。

历史早已证明,汉语与汉文的生命力是最顽强的。其他的语言、文字,到最后只有被同化的命运,绝无例外。

相比之下,满文、满语的情况其实算好的了。满文的推广困难,其实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毕竟,当时汉族人占据了绝大多数。满族人但凡想要做点什么,都要和汉族人打交道。而语言文字的推广,不经历几十年、几代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惜很多人可没有那个耐心。

比如说那些八旗子弟,他们不是生产,又喜欢享受。那么他们就要面对两个问题,赚钱和花钱。

赚钱,他们没有那个本事。因此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那些汉族商人。只要能赚到钱,这些人可不管对方用什么语言、文字。

为了沟通方便,为了能看懂账本。这些八旗子弟大多学会了汉文、汉语。毕竟这里面可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观满文、满语,朝堂上都用得少,也就那些朝廷大员才会特意去学习。

至于花钱,也离不开汉文、汉语。毕竟各家店铺大多是汉族人开的,你要是不会汉语,买个东西都难。

更别说如果去听戏、听评书,那是只能用汉语。一旦翻译成满语,就没那味了。

这样久而久之下来,八旗子弟已经鲜有人会满语、满文,大多是使用汉语、汉文。

因此,越到后来,学习满文、满语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是那些满族权贵,也都是小时候被长辈强迫学会的。但是长大后,他们使用的也都是汉文、汉语。

至此,满文越来越式微。时至今日,更是没人使用满文、满语了。毕竟满文还不如文言文好用。文言文又远不如白话文好用。

其实优胜劣汰这种法则不仅存在于物种之间,也存在于文化之间。汉文、汉语毕竟是经过数千年演化、发展出来的,其博大精深,远非历史短暂的满文、满语可以比拟的。到最后满文北淘汰乃是必然结果。

至于现在的千万满人,除了极少数人,都是说汉语写汉字。与 *** 无异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08344.html

“清朝灭亡一百年后,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满族人,为何满语却消亡了”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顺治帝对董鄂妃到底有多深情?

历史上顺治帝对董鄂妃到底有多深情?

在董鄂妃入宫之前,顺治已经立过两位皇后。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鄂妃和顺治相处的时间不长,她既没有显贵的出身,也没给顺治留下子嗣,可是,为什么她却能成为顺治最得宠的妃子呢?我们先来看看董鄂妃有哪些得宠的表现。一是晋升飞速。按清制,入侍宫中往往先从品级最低的答应开...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许平君,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前75年,16岁的刘询终于脱单了。说起来,刘询虽是皇族之后,可他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在他出生不久,便受巫蛊之祸的连累,以罪人的身份被养在关押在监狱里。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奶娃娃,被丢到监狱里,结果可想...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朱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传说中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嘉庆的死和雷电有关吗

传说中嘉庆是被雷劈死的 嘉庆的死和雷电有关吗

对清朝的嘉庆皇帝是怎么死的?传说中的“雷劈死”有什么根据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方的说法,嘉庆帝是病死的,属于“善终”。民间的说法,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属于“横死”。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即嘉庆帝属于意外死亡,和雷电有关。下面,我对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说一下。官方说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