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47年孙殿英被活捉准备执行枪决,刘伯承: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中国历史5天前50

1947年,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中国传开臭名昭著的军阀孙殿英被我军在汤阴活捉。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他的&34;却是因为累累劣迹而来。当时,只要听过孙殿英这个名字的人,谁不知道他的恶行?就在军民呼吁处决孙殿英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阻止了这一行动。这个人就是刘伯承将军。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孙殿英的人生轨迹充满戏剧性。从贫农出身到土匪,再到道士,最后成为军阀,他的经历堪称传奇。这个&34;却充满了争议和罪恶。他曾跟随张平四处烧杀劫掠,后来又在豫西当道长坑蒙拐骗。但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他组织盗掘清东陵的行为。这一举动不仅亵渎了历史,更引发了巨大的社会震动。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为何能得到刘伯承的庇护?

事实上,孙殿英的人生并非全是黑暗。在他30多岁时,他加入了丁香玲的部队,开始了军旅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逐步晋升。随着地位的提升,孙殿英的思想却没有相应的进步。他始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种种恶行。

孙殿英先后追随了多个军阀,包括张宗昌和冯玉祥。但每当形势不利时,他总是迅速改换门庭。这种行为虽然保住了他的地位,却也暴露了他唯利是图的本性。当他的部队面临军费紧张时,他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决定盗掘清东陵。

孙殿英的盗墓行为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溥仪对此事极为不满,向蒋介石施压要求严惩孙殿英。孙殿英凭借从陵墓中盗取的财宝四处打点,不仅逃脱了惩罚,反而得到了升官。这一结果让人不禁质疑难道在那个年代,金钱真的可以掩盖一切罪恶吗?

随后的几年里,孙殿英似乎销声匿迹了。他的部队虽然参与了抗日战争,但在战败后,他为了自保又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汉奸。这一系列行为更加坐实了他的&34;身份。在大多数人眼中,孙殿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理应受到严惩。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孙殿英必将受到应有惩罚时,一个惊人的真相被揭露原来孙殿英在东北军担任军长期间,曾任命我党地下党员宣侠父为秘书长,并在其引导下参与抗日。在国共合作时期,他还任命统战部副部长南汉宸为顾问,这些都能证明孙殿英确实参与了抗日行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蒋介石背叛革命、不断进攻我军时,孙殿英虽然表面上为蒋介石效力,但暗地里却多次帮助地下党员脱险。特别是在我军129师赴抗日前线时,孙殿英不仅没有执行破坏命令,反而赠送了大量武器弹药,间接支持了抗日行动。

这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孙殿英的认知。一个被视为十恶不赦的军阀,竟然在关键时刻为抗日做出了贡献,这无疑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色。正是基于这些事实,刘伯承在孙殿英面临枪决时挺身而出,为他说情。

尽管孙殿英因刘伯承的干预逃过一劫,但他的人生并没有就此转向光明。多年的军阀生活让他染上了吸食 *** 的恶习。即便在狱中,尽管有人积极帮助他戒毒,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这段时期,孙殿英的处境可谓是进退维谷。他因过去的功劳暂时保住了性命;他却无法摆脱毒瘾的折磨。这种矛盾的处境,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复杂性。人性的善与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随着时间推移,孙殿英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毒瘾不仅摧毁了他的身体,也侵蚀着他的意志。曾经叱咤风云的军阀,如今却沦为了毒品的奴隶。这个结局,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孙殿英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矛盾。他既是臭名昭著的军阀,又在关键时刻为抗日做出了贡献。他的人生轨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定义为好人或坏人,而应该客观地看待历史,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

刘伯承的行为,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宝贵的历史课。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能够秉持&34;的态度,实属难能可贵。这种胸怀和智慧,或许正是我们今天仍需要学习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0/609842.html

“1947年孙殿英被活捉准备执行枪决,刘伯承:不可杀,他对我们有恩” 的相关文章

吴懿:蜀汉的国舅爷,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吴懿:蜀汉的国舅爷,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国舅,指的是封建王朝中太后或者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下面我们要说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国舅——吴懿。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吴懿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早年吴懿的父亲和刘焉关系很好,因此在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后,吴懿带着全家随刘焉一起入蜀。汉朝时期...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除了匾额后面的那道密旨外,雍正真的准备了另外一道密旨吗?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1735年8月25日,雍正突然暴死于圆明园。在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火燎地问太监找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并不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那道,而是另外一道。那么,张廷玉究竟要找什么密旨呢?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呢?说起来,...

翟方进是怎么死的?一生有何作为?

翟方进是怎么死的?一生有何作为?

说到西汉大臣翟方进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翟方进出身不高,他的父亲曾为汝南郡文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对读书十分喜欢,也一直很好学。父亲死后,翟方进成了太守府中的一名小吏,但是他的上司经常以办事不利的理由辱骂他,之后翟方进在蔡父的的影响下辞去了小吏的工作开始学习诸子学问,翟母为...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对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何不迎接汉献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被认为是仁义之君,以铲除奸佞、匡扶汉室为己任,让大家十分钦佩。然而在汉献帝退位,仍然活着的情况下,刘备没有去迎接汉献帝入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注定动荡不安而又意义不凡。如大浪淘沙,各路义军最后只剩下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三支劲旅。而为了统一天下大业,三股力量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彼此间...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对费祎可谓是非常之器重,那么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使蜀汉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诸葛亮和蒋琬离开之后,蜀国军事实力大不如以前。姜维为了北伐穷兵黩武,可是蜀国的国力已...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