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亡了112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中国历史9分钟前10

前言

清朝灭亡已经有111年了,但在河北遵化的昌瑞山下,至今仍有一群人守护着清朝皇陵。

这些守陵人为什么会选择继续守护这些古老的皇家陵园?

他们的生活如何维持?又是谁在支付他们的工资?

这些问题乍听之下令人疑惑,却也勾起了人们对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好奇。

为何清朝灭亡百余年后,依然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祖先的职责?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探寻隐藏在背后的故事。

皇家陵寝的历史与辉煌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历代皇帝与皇后的安息之地。从康熙年间起,这片被风水大师们视为龙脉所在的土地,就成为了皇家陵寝的选址。

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壮美,充满着帝王的气度。

从顺治十八年开始动工,到宣统年间最后一位贵妃下葬,清东陵的建设前后持续了近300年。

陵园的规模宏大,占地超过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寝之一。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精巧,主轴线上的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突显出皇家建筑的威严与庄重。

陵园大门正对着昌瑞山的山脊,象征着与天地对话的皇权气象。

门前的“万年渊”池沼,寓意着帝业长存。

进入陵园后,一条长长的神道蜿蜒向前,两旁古柏参天,似乎在向来访者讲述这里昔日的辉煌与庄重。

陵园内,顺治皇帝的景陵居于核心位置,周围依次分布着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的陵墓。

每一座陵墓都凝聚了大量工匠的智慧与心血,展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皇家气派。

然而,清东陵不仅仅是一座陵园,它的背后还有着世世代代守护它的“守陵人”的故事。

在这里,这些人不仅是陵园的守护者,更是清朝历史的活见证者。

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与这片皇家陵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使清朝灭亡后,这些守陵人依然在这片皇室遗产上坚守,他们的生活与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守陵人

清朝时期,守护皇陵是非常重要的职责。

清 *** 专门设立了内务府来管理皇家陵寝事务,东陵内府则具体负责清东陵的日常维护和守护。

作为东陵内府的一部分,守陵人世代生活在陵区内的封闭社区中,过着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生活。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持陵园的整洁、维护建筑的完好以及在特定的节日举行祭祀活动。

在清朝时期,守陵人的福利待遇就很我们现代的铁饭碗一样了。

他们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还能在祭祀活动中获得额外的报酬。

守陵人的子女也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内务府会拨款聘请教师教授子弟读书识字。

相比于普通百姓,守陵人有着较为优渥的生活。

然而,他们的生活也受制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守陵人之间的薪酬差距明显,等级较低者的生活仍然存在一定困苦。

随着清朝的灭亡,守陵人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12年清朝退位后,虽然《优待条例》规定了对皇陵的保护。

但由于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和战乱频繁的年代,清东陵的管理陷入混乱。

守陵人失去了清 *** 的俸禄支持,生活来源被切断。

为了生存,他们中有人被迫砍伐陵区内的树木、毁坏建筑材料,这些行为对陵园造成了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 *** 对清东陵进行了重新保护,并且在土地改革过程中给予守陵人新的土地和生产资料。

守陵人逐渐从皇家陵园的守护者转变为普通农民,但他们对祖先留下的责任依旧没有放弃。

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们对陵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仍然深深扎根在心中。

战争与动荡中的守陵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在革命的浪潮中走向了终结。

尽管革命党人承诺会继续保护皇家陵寝,但随着政权更迭和国内局势动荡,清东陵的命运并未如愿得到保障。

1912年,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中华民国建立。

然而,新 *** 在保护皇陵方面面临种种困难。

清东陵的命运在1912年之后经历了数次动荡。

随着北洋军阀的割据,河北一带时常陷入战火之中。

1916年,清东陵一度遭到盗掘和破坏,陵园内的珍贵文物和陪葬品被洗劫一空。

最严重的一次破坏发生在1928年,当时奉系军阀孙殿英为筹集军费,炸开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洗劫了大量珍宝。

这一事件不仅使清东陵遭受了重创,也让守陵人深受打击。

在那段战乱纷飞的年代,守陵人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维持生计,有人不得不靠着砍伐陵区内的古木,甚至拆卸陵墓建筑材料来换取微薄的收入。

他们的生活从昔日的安定富足陷入贫困与流离。

有的守陵人甚至被迫离开陵区,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还有一些守陵人依然坚持在陵园附近居住,不愿离开这片他们视为祖先留下的土地。

清东陵在战乱年代中逐渐衰败,但守陵人对这片陵园的感情却未曾改变。

正是这种执着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战乱与贫困中坚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清东陵展开了全面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守陵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转变。

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清朝皇帝的“守护者”。

但他们依然在自己的家乡守护着祖先留下的遗产,成为新中国历史进程中一段独特的历史印记。

新时代下的守陵人

新中国成立后,守陵人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使得他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土地,还获得了平等的公民身份。

守陵人不再是过去那种依靠俸禄生活的特殊群体,而成为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农民。

他们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辛勤劳动摆脱了过去的贫困生活,逐步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东陵满族乡的成立,标志着守陵人融入新社会的开始。

在土地改革之后,他们获得了自耕农的身份,开始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农作物,如玉米、花生和大豆。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规范化,东陵乡也开始因板栗种植而闻名,被誉为“板栗之乡”。

种植板栗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这让守陵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发展为东陵乡带来了新的机遇。

清东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成为了中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守陵人的后代也因此找到了一条新的生活出路。

他们在陵区附近开设农家乐,经营特产店,或者成为旅游导游,向游客讲述陵园的历史与故事。

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守陵人对祖先的那份认同感依然非常强烈。

他们保留着满族的传统语言和习俗,每年正月十五的上灯节仍然是东陵乡最热闹的节日。

这个节日不仅是对满族文化的传承,也象征着守陵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纪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守陵人的故事仍然在延续。

虽然他们已经不再单纯地靠守陵为生,但对清东陵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无论是作为农民还是导游,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向世界传递着清东陵的历史记忆。

结语

清朝灭亡已经111年,但在河北遵化,守陵人的故事依然在延续。

虽然他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对清东陵的守护与认同却从未消失。

这些世代守护着皇家陵园的人们,不仅是清朝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者。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故事仿佛一缕细水,缓缓流淌,却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10233.html

“清朝亡了112年,至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210年-256年),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九岁,喜仰观星辰。成年之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以德报怨。正元初年,担任少府丞。正元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 诸葛亮为何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为什么当时不派赵云或者魏延去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能人志士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奇才的其实聊聊无几,司马懿和陆逊可以算一位,而大家最熟悉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诸葛亮了吧,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专家,还是一个治理国家的好手,就...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一代大将韩信为何落了个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为刘邦曾为他许下“三不杀”和“五不死”的诺言,这种死法看似残忍但也是对韩信的尊重。兵仙韩信的大名我想诸位读者都不陌生,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当...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