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原军统特务写信争取离休待遇,邓颖超批示:不要亏待了他
1981年,一封特殊的信送到了邓颖超的手里。这封信的主人,曾经是 *** 军统的特务。
大家知道,军统是 *** 专门从事特务活动的组织。那些在军统工作的人,大多是 *** 的忠实拥护者。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呢?有的逃到了国外,有的隐姓埋名,还有的被抓捕归案。
而写这封信的人,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向组织申请离休。
离休,是党和国家对为革命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同志的一种优待政策。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在建国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才有资格享受离休待遇。
而这位曾经的军统特务,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
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申请成功。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邓颖超同志居然亲自批示:不要亏待了他。
那么,这个神秘的军统特务到底是谁?为什么邓颖超会破格对待他?
这位军统特务,正是曾在1949年关键时刻营救民主人士张澜的阎锦文。
1949年初,解放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各民主党派掀起了反对 *** 统治的浪潮。
*** ***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不仅公开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组织,还计划对民主党派的领袖人物进行暗杀。
在这个背景下,张澜、罗隆基等民主人士的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张澜因身体不适正在上海医院疗养。
很快,周恩来得知 *** 下达了暗杀令,指示上海地下党全力营救,确保张澜和罗隆基的安全。
周恩来和李克农深知,这场营救绝不能出一点差错,万一失败,不仅会失去两位宝贵的革命人士,还可能打击全国人民的斗志。
为此,他们找到了解放前夕隐藏在上海滩的一张“秘密牌”——曾为 *** 做事的杨虎和他的心腹手下阎锦文。
阎锦文早年混迹于十里洋场,后来加入了 *** 军统,成了军统在上海的特务之一。
他的上司是杨虎,虽说在 *** 内部并非顶尖人物,但在上海滩上却有着不小的势力。
作为杨虎的亲信,阎锦文也曾参与过对 *** 员的抓捕工作。
说起来,阎锦文的经历并不光彩,可在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时,他却成了张澜和罗隆基的救命稻草。
当吴克坚将周恩来的指示转达给杨虎时,杨虎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随后将营救任务交给了阎锦文。
接受任务后,阎锦文并没有犹豫,而是马上行动,他知道这次任务的艰巨,也深知自己将面临的风险。于是,他叫上妻子和几个亲信,在暗中展开了营救行动。
阎锦文的之一次行动,假戏真做,差点让张澜以为自己真的被捕了。
5月10日,阎锦文带着一群特务气势汹汹地闯进张澜的病房。
他冷着脸用手枪指着张澜的胸口,命令他立刻跟他们走。
张澜见状怒斥道:“我有什么罪?要杀就杀,何必多此一举!”
张澜的坚毅和镇定,让阎锦文心里暗暗敬佩。然而,他只能一声不吭地演完这场“戏”。随后,他借机向上级请示,假意接受副院长的担保,让张澜暂时留在医院。
几天后,阎锦文再次来到医院。
这次,他悄悄告诉张澜自己是来营救的,张澜半信半疑,不敢轻信。阎锦文理解张澜的疑虑,只是低声说:“您老看我的行动吧。”
他不再多解释,转身离开,将后续营救计划逐步展开。
*** 蒋介石集团临近崩溃前,亲自下令除掉张澜和罗隆基,阎锦文的压力骤然增大。就在行动迫在眉睫之际,他得到了杨虎的全力支持。
杨虎派人协助阎锦文,将张澜转移到他的公馆。然而,张澜不愿轻信阎锦文的安排,坚持要留在医院。情急之下,阎锦文让他拨打一个 *** , *** 接通后, *** 另一头传来的熟悉声音让张澜终于相信了这场营救。
张澜感动不已,在阎锦文等人的护送下走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车,前往杨府。到达后,见到守候的 *** 地下党员,张澜才彻底放下心来。
而不久后,上海解放,张澜终于安全,阎锦文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张澜对阎锦文的救命之恩铭记在心,亲自致谢。
新中国成立后,阎锦文因在解放前夕营救张澜立下功劳,被安排在上海公安局工作。
尽管曾是 *** 的军统特务,但因为他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人民一边,组织上对他格外信任。后来,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大中华橡胶厂驻华北机构负责人。
随着年岁增长,阎锦文即将退休。
1981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邓颖超写了一封信,请求享受离休待遇。
在当时,离休待遇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才能享受的,而他仅仅是解放前被策反的军统特务,按理并不符合条件。
然而,阎锦文想到了自己曾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过努力,希望能得到组织的认可。
邓颖超收到这封信后,仔细看了阎锦文的情况,特别留意到他在解放前营救张澜的贡献。
作为革命前辈的邓颖超深知,在那样危险的时刻,能放弃个人安危,冒死营救张澜,的确是非同寻常的功绩。
她理解阎锦文在战火纷飞中所做出的艰难抉择,也理解他在建国后依然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心。
邓颖超深思后,亲自批示:“不要亏待了他。”她认为,阎锦文虽出身军统,但在国家危急时选择了站在正义一方,特别是在营救张澜的行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她的这番话,温暖了阎锦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