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帝有庙号太祖更大,高祖第二,太宗第四,中间的第三是什么?

中国历史14分钟前10

封建帝王从商朝开始逐渐有了庙号,汉朝时期庙号的使用越来越规范,其代表的含义也越发的明确。

太祖、高祖、太宗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皇帝的庙号当中,既然庙号使用起来有具体规范,那么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也有具体的说明。

太祖更大,高祖其次,太宗名列第四,这已经是一个成文的规定,历朝历代都遵循这一规范。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难发现,高祖之下,太宗之上还有一个第三,它又是什么?历史上又有哪位皇帝能够担起这个第三的名号。

庙号的使用规范

夏朝以来的中国历史有了帝王的存在,但那时候没有庙号这一说,哪怕到了殷商时期,庙号也只是作为纪念先祖而存在的。

具体他们是怎么纪念的呢,商朝为死在建国之前的先祖们建立了神庙,用以供奉他们的牌位。

这些有资格进入祖庙的人数量并不多,对于有大贡献的人给予了纪念性质的称号,这也就是庙号的由来与初始。

或许是出于对庙号使用的不重视,也或许是庙号的重要性太大了,能够有庙号的帝王数量十分稀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隋朝时期。

虽说使用率不高,但庙号的存在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庙号的使用规范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脉络。

庙号一般由两个字构成,这前后两个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开创一朝之政权的帝王一般用“太”,于国于朝具有大功劳者一般用“高”,实现王朝中兴的一般用“中”。

这3个字便构成了庙号当中的之一字,当然,也有其他的字眼存在。

第2个字则相对简单一些,要么是“祖”,要么是“宗”,“祖功宗德”,是这俩字的含义。

商朝首创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商朝的国君使用庙号的例子并不多,纵观整个商朝,也只有三代君王留下了自己的庙号。

周朝建立之后,国君推翻了商朝人的庙号制度,摒弃不用,创造性的建立了谥号。

从周朝的孝王开始,君王在死了之后获得了特殊的称号,周孝王这个称呼就是因他孝顺而在死后被赋予的名称。

谥号从周孝王开始沿用了下来,只不过用起来比较随便,没有什么统一的规范,直到汉朝人编写了一本谥号解,才算把谥号的取名规范统一了。

时间到这一刻,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庙号与谥号,通过商周两朝得以确立。

太祖、高祖

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个帝王,嬴政所表现出的个性同样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的。

他对之前的庙号、谥号没有任何兴趣,自己另辟蹊径创造了一条且是中国唯一一条始皇系,以自己为初代人皇希望秦朝传至万世。

谁都没有想到,始皇帝的梦想没有成真,秦二世而亡。

从秦朝之后的封建王朝,基本都遵循了庙号与谥号并轨同用的制度,而且用法越来越规范。

虽说规范了,但汉朝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便是刘邦的庙号与谥号。

按照庙号的规则,刘邦应该被称为汉太祖,可历史长河当中刘邦的称号却是高皇帝或者汉高祖。

看到这儿,我们不仅要问是不是历史弄错了,显然历史并没有那么粗糙。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为刘邦单独写了一段,这一段叫做高祖本纪。

你看看,难道司马迁也弄错了?哪怕是司马迁弄错了,汉武帝看到之后不得宰了司马迁,怎么一个宫刑就结束了呢。

其实这里呢,历史也没有记录错,司马迁也没有写错。

刘邦在对待庙号与谥号一事上,与秦始皇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全盘接受了既定的规则,也以庙号、谥号规范汉朝的帝王。

刘邦为了做表率,自己率先弄了一个尊号“高”,学着秦始皇的始皇帝,称自己为高皇帝。

所以,高皇帝的说法便是由此而来。

同时,刘邦又是汉朝的创立者,当得一个“祖”字。

“高”与“祖”组合之后,就有了高祖,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刘邦为汉高祖,而非汉太祖,当然他的庙号也的确是汉太祖。

高皇帝、汉高祖都是指向同一人,这就是刘邦。

之后的朝代用起来就比较规范了,先有太祖,而后高祖,之后才是太宗、高宗等。

太宗之上是什么?

西汉与东汉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差头,这个差头应在了刘秀的身上。

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建立的东汉一直以汉朝后裔自居,但实际刘秀所建立的朝代已经是一个独立于西汉的封建王朝。

既然以汉朝后裔自居,那么在称呼上刘秀就不能称为太祖,可刘秀的功劳又不能用太宗、高宗这样简单的称呼来概括。

于是乎,一个全新的称呼在刘秀的身上诞生了,这便是汉世祖。

既然已经是“祖”了,那便说明世祖的功劳是开疆拓土,开朝历代。

至于与它相比较的太宗,则似乎稍逊一筹。

往大了说,太宗一般是在朝代的兴盛转衰关键之时,力挽狂澜,扶正朝堂的有名之主。

李世民、朱棣、皇太极便是太宗,这些人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

同样在世祖的队伍上也站着一些响当当的人物,例如曹丕、杨广、忽必烈、顺治等。

综合来看,世祖的功勋肯定要大过太宗,因此在太祖、高祖之后便是世祖,太宗只能屈居第四。

这便是历史的趣味性,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便是圣祖的存在。

就是不知,圣祖又应该排在第几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1/611728.html

“皇帝有庙号太祖更大,高祖第二,太宗第四,中间的第三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李善长作为明朝开国功臣 晚年时为何会被抄家灭族

李善长作为明朝开国功臣 晚年时为何会被抄家灭族

对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7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0年,77岁的李善长退休后在家种地。没想到大祸临头,抄家灭族,全族七十余人要被处死。他拿出免死金牌,皇上耍赖不认。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重要的男人。为了这个男人,朱元璋操碎了...

黄君汉:隋末唐初名将,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黄君汉:隋末唐初名将,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黄君汉(581年~632年),字景云,东郡胙城县人,隋末唐初名将,汴州刺史黄察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江夏黄氏,英勇善战。大业八年(612年),应召从征高句丽,颇有功勋。起家立信县尉,迁越骑校尉、东郡司马。参加瓦岗起义,授河内总管。兵败归顺唐朝,授怀州刺...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换朱标的谥号。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称帝后,改称...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后人的?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元末,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英雄割据一方,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注定动荡不安而又意义不凡。如大浪淘沙,各路义军最后只剩下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三支劲旅。而为了统一天下大业,三股力量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彼此间...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然没有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