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百年鸳鸯龙”研究成果发布
央广网呼和浩特11月29日消息(记者刘晓祺 见习记者刘一晨)1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百年鸳鸯龙”。这一发现为内蒙古丰富的古生物资源研究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一晨 摄)
2021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科研团队在阿拉善左旗毛儿图—大水沟野外考察时,发现两具紧密相邻且保存较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合作研究,确定其为窃蛋龙类新类群,并命名为“百年鸳鸯龙”。
“百年鸳鸯龙”正型标本与归入标本包含多部位骨骼,来自白垩纪早期,是小型兽脚类恐龙。其形态学特征组合独特,区别于已知窃蛋龙类,因化石含两个个体且纪念窃蛋龙命名百年而得名。该恐龙体长不足1米,后腿修长,行动灵巧,其化石中的胃石为了解恐龙生态习性提供新证,也为研究窃蛋龙类多样性与演化历程提供重要依据。
内蒙古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百年鸳鸯龙”的发现使内蒙古发现的恐龙种属达47种,进一步丰富了毛儿图地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这里不仅曾是大型恐龙的栖息地,也孕育了小型似鸟恐龙。
“百年鸳鸯龙”化石(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一晨 摄)
“在此之前,大部分已知的窃蛋龙类都来自于晚白垩世,而早白垩世的种类比较少、分布也基本局限在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这次发现的百年鸳鸯龙为早白垩世窃蛋龙类增添了新的成员、并扩展了早白垩世窃蛋龙类的地理分布。同时,我们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显示,百年鸳鸯龙处在窃蛋龙家族演化的早期位置上。所以,它为我们揭示了早期窃蛋龙类的形态特征,丰富了我们对窃蛋龙类早期演化历史的认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郝明泽博士在会上说道。
自二十世纪初起,众多国内外科学家赴内蒙古考察古生物,成果丰硕。内蒙古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科普工作,建立常态化调查和保护机制,完善机构框架,六处产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建成多个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慧君在会上表示,下一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强化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等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单位作用,全力提升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科研科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