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2)212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之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长,突然被朱元璋诛杀全家70余口人。那么,李善长已经激流勇退多年了,为何朱元璋还要斩杀他?李善长究竟在暗中做了什么?

朱元璋和李善长的相遇还得从滁州之战讲起。那时的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不是一个独立的起义军首领,而当时李善长已经是小有名气了,都说他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元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起义军首领众多,李善长却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这就是缘分。

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命攻打滁州,碰巧李善长也在滁州城,他便投奔了朱元璋。看着前来投奔的李善长,朱元璋有点儿不敢相信,两人一见如故,就畅谈了起来。

因为听说李善长擅长谋略,朱元璋便问他:“请问先生,这大乱的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李善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这是想效仿高祖刘邦。朱元璋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心中却非常高兴,因为有人懂得他心中所想,虽然自己眼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小将,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李善长之一次见到朱元璋就看出来,朱元璋做事十分大度,也不滥杀无辜,还会识别人才。李善长就是看好他身上这些品质,看好他的未来,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了他。

朱元璋得到李善长的认可后,心中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后来他脱离郭子兴,自己出去闯天地。

后来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的军师,什么重大事务,两人都会一起讨论,在朱元璋建立霸业的过程中,李善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朱元璋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头脑聪明,很善于谋划。朱元璋带着大将在前线厮杀,战略后方都是李善长处理,这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随着队伍的壮大,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留与不留,都是李善长说了算。朱元璋很相信他的识人能力,李善长挑中的人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但是李善长晚年看中的胡惟庸却要了他的命。

因为李善长过人的才能,郭子兴都想挖走他,还给出极好的待遇,可惜李善长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压根儿就没想过跳槽。李善长对朱元璋表示决心,说自己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朱元璋也无条件地相信他,因为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跟着他是更好的选择。

在此后的大战中,不管是对抗张士诚还是陈友谅,李善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帮朱元璋占领了江南地区,然后向北攻打元朝残余势力。

随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封功臣,立下大功的李善长,朱元璋给足了面子,将他排在六公之首。朱元璋更是当着文武众臣的面儿说,李善长当比汉代萧何,评价相当的高。

虽然李善长没有战功,但他的功劳在朱元璋心中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赏赐功臣免死金牌的时候,李善长得了两块,这样的待遇就连徐达都没有。

李善长在朝中地位颇高,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不太好,因为晚年的朱元璋疑心非常重,尤其是太子朱标去世以后,李善长因为极高的身份地位,逐渐看不清前途,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他们便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李善长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和朱元璋称兄道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自作主张,不会上报皇帝,在朝中很是嚣张,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呢。

只要朝中大臣有一点儿不顺他的心意,李善长就直接给他贬了,完全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李善长位于朝臣之首,没有人敢和他对着干,很多大臣因惧怕他,早早地辞官回乡了。看着这样的李善长,朱元璋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心中对其很是不满。实在看不过去了,他会说上两句,告诫嚣张胡为的李善长,要收收自己的性子,千万不要胡来,不然呢,将会引火烧身。

跟在朱元璋身边多年的李善长,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深意,他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给的,但他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朱元璋离不开她,要靠他治理朝政,就算自己嚣张,皇上也会顾及昔日之情。

但是李善长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面目,后期的朱元璋对权大的功臣都充满了怀疑,他是为了维护打下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就算是跟随他多年的李善长,杀起来也毫不手软。

李善长也观察到了朱元璋的异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公元1371年,他向朱元璋辞官回乡,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个贪恋权势的臣子。李善长本想试试,没打算真的辞官回乡,还以为朱元璋会挽留他,但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立马就答应了。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这一下不辞官都不行了,也不好舔着脸说自己后悔了,这样做只会让朱元璋猜忌。于是李善长就回到了家乡,开始挖地种田。

虽然人在乡野,但李善长的心依然在朝堂上。之后,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举荐信,想推荐胡惟庸做右丞相。为何会推荐他呢?因为他们是同乡,况且胡惟庸的确是位有才能的人,最主要的是,胡惟庸和李善长关系非常好。

胡惟庸还尊李善长为师,他能够得到李善长的照顾,是因为胡惟庸很会讨好人,李善长就吃这一套,胡惟庸马屁拍得越响,这李善长就越高兴,胡惟庸也就接着这根高枝往上爬。李善长辞官回乡了,为何还能帮助胡惟庸?

因为他在朝中的权势还在,为了能和李善长的关系更近一点儿,胡惟庸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李善长也因此竭尽全力帮助他。

不久,胡惟庸就被升到了左丞相,接替李善长成为百官之首。他登上高位就败露了自己的本性,在朝中结党营私,还十分嚣张,处理重要朝政之事不会告诉朱元璋,和当初的李善长有得一拼。

朝中官员上书不利于胡惟庸的折子直接就被扣下,不仅如此,胡惟庸还接受朝中官员的贿赂。因为有人撑腰,胡惟庸在朝中胡作非为,很多官员对其非常不满,但对他无可奈何。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有锦衣卫,朱元璋对胡惟庸做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不动手处置他,不是因为忌惮胡惟庸,也不是他能力有多强。朱元璋是再等,等胡惟庸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将其连根拔起。公元1379年,胡惟庸因进贡一事被捕入狱,朱元璋纵容他六年,终于对其下手。

胡惟庸入狱后,朝中官员接连举发他的罪。一年之后,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胡惟庸,和他有关的党羽一个也没有幸免。在老家的李善长得知胡惟庸被斩的消息后,心中很是害怕,因为辞官回乡六年,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要是朱元璋彻查,自己肯定也是死路一条了。

可奇怪的是,李善长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朱元璋处置他,他还是在家乡继续养老,和胡惟庸是亲家的弟弟被流放。也许朱元璋不会处置李善长,只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如果李善长从此安分下去,朱元璋应该不会杀他。

可惜,李善长做了一件糊涂事儿,此事还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事情。也许是李善长无心之举,却让自己人头落地。在他76岁那年,李善长不知怎的想修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子,他不找修补房子的小工,却向大将汤和要300名士兵。

汤和借给他后,就报告给了朱元璋。此事让朱元璋很是忌惮,不管李善长借兵来干什么,他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朱元璋因此非常生气。李善长得知后,写了一封信给朱元璋,还希望他放了自己的亲信丁斌。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这让朱元璋更生气了,竟然想用一封信让我放过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置李善长,他命人严审丁斌,丁斌为了自保,竟然出卖了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想拉他谋反的事情被抖了出来,虽然李善长没有答应,可是他犯了隐瞒大罪,这就是变相谋反。

尽管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券,但也无济于事了,年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诛杀全家,李善长没想到自己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要怪只能怪李善长自己,不知道谨慎过日子,都辞官回乡种地了,还要将手伸到朝廷上。

朱元璋执政后期,曾经立下大功的臣子,都夹着尾巴做人做事儿,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到了善终。

李善长能谋善断,深刻体会“鸟尽弓藏”的道理,也知道激流勇退,可就是恋恋不舍人世间的权与钱,最终落得个全家70余口被杀的下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681.html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的相关文章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原因是什么?

潼关之战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的一场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唐朝时期,北境民间对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意思是说,只要有哥舒翰镇守边将,北方的那些入侵者,连往唐朝的疆域看一眼都不敢。哥舒翰简直就是战神!甚至连大名鼎...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朱皇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

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存在“近亲通婚”的现象,孙氏祖孙对近亲通婚的忌讳极少,导致东吴内部的“婚姻无序”。孙休是东吴第三位皇帝,他的婚姻与父亲孙权、弟弟孙亮一样,也是典型的近亲通婚,他的妻子就是景皇后朱氏,野史记载其名为朱佩兰。朱氏出身江南世家吴郡朱氏,她的母亲是孙权幼女孙鲁育,父亲朱据是东吴重要官员及...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对和珅被处死,他儿子丰绅殷德为何能平安无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的清朝,被历史学家称为满清政府,它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案例之一,其也是掌权时间相对比较久的朝代,在这个时期是满、汉、蒙三个民族融合的开始,从这方面来说,清朝对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还是...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

曹魏三代人都知道司马懿会反 最后为什么都要重用他

曹魏三代人都知道司马懿会反 最后为什么都要重用他

曹操、曹丕和曹叡明知司马懿会反,为何还要重用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晋书帝纪》在汉末三国的历史进程中,若非看到最后,真的很难想象,三国会全灭,天下会被一个半路杀出的司马懿篡夺。然而,奇妙的是,曹操...

诸葛亮北伐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诸葛亮北伐出动了多少兵力

诸葛亮北伐真的穷兵黩武了吗 诸葛亮北伐出动了多少兵力

对正史中,诸葛亮北伐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他真的是穷兵黩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正史中,诸葛亮真的穷兵黩武了么?一:魏国南征规模更大公元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致书魏国大司马曹休,书中提到他受到吴主责罚恐怕被杀,愿意投降曹魏,请求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