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1)1750

杨六郎不仅是个小说角色,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杨家将是国人喜爱的历史英雄,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给杨家将故事撑起主要骨架的是杨六郎抗辽的经历。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杨六郎,本名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他是北宋名将杨继业七个儿子中的长子。

至于大家广为熟知的杨六郎的称呼,有说是因他在杨氏族中同辈排行第六,也有说是辽国把他看成是代表将星的北斗第六星,故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长期在宋、辽边界担任军职,对辽作战英勇无比,多次参与宋军击败辽军的战役,是辽军最害怕的宋军边关将领之一。

但战功赫赫、知名度极高的杨家将头面人物杨延昭,晚年过得并不好,他人生的最后九年,是在苦闷中度过的,也算是郁郁而终。

《宋史·杨延昭列传》中,是这样记载他晚年经历的:

(景德)二年,追叙守御之劳,进本州(指保州)防御使,俄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九年,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帝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

从上述记载可知,《澶渊之盟》的议和刚结束,杨延昭就因功升官了,升任保州防御使。

按照当时杨延昭的职责,他是可以统管保州的民政、治安及军事大权的。

但转头,宋真宗就把他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根据历史记载,杨延昭是当年正月升任保州防御使,五月,原高阳关副都部署张凝卒,杨延昭在这之后调任),从正职变成了副职。

如果用现代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杨延昭从一地的实权市长兼驻军师长,上调或平调到某军成为了副军长(师、军不契合防御使和副都部署的官职,主要为了看得明白)。

也就是说,杨延昭从有实权变成了没有实权,他没有了调兵出征的权力,也没有了直辖的军队,只能在正职都部署的领导下干些杂活。

而杨延昭的表现也很奇怪,他不再主动管事了,只是让手下的军士出面帮助他管理军中划拨给他管的事务,还因此,被宋真宗斥责。

这就是杨延昭人生最后九年的生活,长达九年的时间没有再调任或升官,他的权力被剥夺了,只能得过且过,直到病死。

显然,这是宋朝和宋真宗有意为之,不希望杨延昭到一线掌兵。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那么,宋朝和宋真宗为何要如此对待一位在对辽作战中功勋卓著,且让辽军无比忌惮的大将?

首先,当然是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和文官集团开始打压武将。

把杨延昭这样能征善战的宿将调离一线,除了剥夺兵权外,也是为了让辽国放心。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杨延昭有过前科,他在《澶渊之盟》签订前,曾擅自出兵辽国境内,虽然打了胜仗,但却被宋真宗和文官集团猜忌。

在《澶渊之盟》签订前,宋真宗曾主动给时任宁边军部署的杨延昭增兵至万人。

而要杨延昭担任的主要职责是防御辽军入寇和牵制可能入寇的辽军,但没有给他主动向辽军攻击的权力,《宋史·杨延昭列传》中记载:

景德元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

从宋真宗允许杨延昭统帅更多的兵马来看,当时的宋真宗对杨延昭还是相当信任的。

但偏偏杨延昭的进攻属性爆发,手下又有了足够的兵马,在没有获得宋真宗的允许下,就擅自出兵辽国境内,攻陷辽国城池一座,得胜而归。

《宋史·杨延昭列传》中记载:

时王超为都部署,听不隶属。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奏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当时,杨延昭看到辽军主力都跑到澶州去了,想趁机进攻辽境,

他的心很大,还想让其余宋军配合他,一战夺取半个燕云,为获得支持,他直接上奏书给宋真宗,要进攻。

可宋真宗哪会敢主动向辽国发起进攻?他御驾亲征到澶州都被寇准逼迫的。

而且,在御驾亲征至澶州之前,宋真宗和群臣商量策略时,就制定了不给边关诸将临机而动,不可主动进攻的策略。《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四》中记载:

寇准曰:“大兵在外,须劳圣驾暂幸澶渊,进发期不可缓。”王继英(宋真宗宠臣,后曾担任枢密使)等曰:“禁卫重兵,多在河北,宜顺动以壮兵威,仍督诸道进军,临事得以裁制。然不可更越澶州,庶合机宜,不亏慎重。”诏士安等各述所见,具状以闻。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宋真宗当然不会同意杨延昭的进攻战术,不仅仅是杨延昭,所有宋军都不被允许主动向辽国进攻。

可杨延昭就是无诏进兵了,这让警惕武将做大的文官集团不满,也让一度对杨延昭无比信任的宋真宗不满,即使他打了个胜仗回来。

另外,杨家将可是降将,不是宋朝的功勋元老,地位上本就很尴尬,出了这种事,让宋真宗警惕性大增。

于是,就有了前面讲的,杨延昭在短暂的升任保州防御使后,没过多久就被调任成高阳关副都部署。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并且,一直让杨延昭待在这个副职上不动,让他待到病死。

如果要优待杨延昭,或防止他擅自出兵,完全可以把他调回京城。

景德二年调任时的杨延昭47岁,年近五旬了,哪怕回京城担任个闲散职务,那也是让他享福的。

可偏偏在对辽基本无战事的情况下,不但剥夺了杨延昭的兵权和职权,还让他继续在边关以副职的身份,继续风餐露宿。

这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看管行为,算是长达九年的发配。

而根源,就在杨延昭无诏向辽国进攻这件事上。

宋真宗和文官集团,用这样一种方式惩罚杨延昭,也警告其余统兵武将,不听朝廷指挥,就不给你好下场。

历史上,杨家将的衰落,也是始于杨延昭死后,这是宋朝重文轻武国策的需要,也是杨延昭那一次擅自出兵辽境的后遗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548.html

“杨六郎是什么人?他最后郁郁而终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张邦昌不想成为皇帝是因为什么?是害怕吗?

张邦昌不想成为皇帝是因为什么?是害怕吗?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也是伪楚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127年1月,金国军队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军在汴京没待多长时间,他们也无意留下金国官吏和军队统治这座城市。这是因为金国崛起时间不长,本族人口少,他们无力统治许多被占领区...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国皇帝曹髦带着宫中的几个侍卫,想冲进司马昭家中杀司马昭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是一件滑稽搞笑的事情。曹髦也就是几个侍卫,还那么大张旗鼓地做事,怎么可能杀得了司马昭呢?说起来,曹髦虽然年纪很小...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一)...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 为什么突然间就销声匿迹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不堪,天灾人祸频发,立国数百年的大汉朝再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战火之中,在乱世之中无数英雄豪杰趁机崛起,或是征战四方,或是雄霸...

为何说张郃是因为倒霉才死的?

为何说张郃是因为倒霉才死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郃是曹魏名将,深受曹操喜爱,在投降曹操之前,张郃是袁绍大将,当时也是河北名将,张郃后来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智勇双全,用兵巧变,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然而,张郃很倒霉,摊上了几个倒霉上司,谁都可以指挥他,最后,张郃因此丧命。先看张郃都有哪几位...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生卒年待考。宋许国公、赠中书令吕蒙正十一子之一。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广东东路经略使、龙图阁学士、中丞、兵部侍郎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筑城抗洪宋仁宗嘉佑五年(1061)四月受皇命与右谏议大夫吕居简、权三司包拯、户部副使吴中复共同详定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