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里,他被称江东小霸王,若非英年早逝,历史或将改写
孙策在三国中,后世的人对他的评价,常常认为没有得到官职是他行军的动机。袁术不给他官,曹操给,帮曹操打袁术。曹操不给他官,又打徐州。不过,今天呢,我们还是先来详细看一下孙策,他那短暂一生中活跃的光辉几年吧。
孙策从191年孙坚过世后就投靠袁术,197年袁术称帝,孙策跟袁术绝交。事实上,孙策193年就去打卢江,展开了他的戎马生涯。卢江的头头陆康难打,孙策的出道战没啥光采。打赢了,袁术也没把卢江给孙策。194年孙策开始自己动起来,渡江后半年就打到吴的门口,不可谓之不快。打下吴郡之后,原本就拥有吴郡汉官的朱治举荐孙策,孙策才真正成为汉朝的臣子。接下来197年,孙策跟袁术断交,开始着意弄官。
曹操派了遣议郎王誧帮孙策升了个骑都尉,当时徐州很是混乱,王誧这个人也是狂狂的,被孙策挖苦了一下,居然帮孙策升了个假将军。孙策本来要跟吴郡太守和吕布一起去打袁术了,突然发现太守阴谋要打他,回头就把吴郡太守给灭了。灭了之后又上表说,我这个将军是假的啊,让我当真将军吧,我会尽忠职守的。朝廷……或说曹操正值用人,就封了个真将军给孙策,孙策也朝贡并且派了张纮去朝廷。
孙策很需要官职,其实这可能和江东的四大世家有关。没有官,你孙策就是个土匪,四大世家不跟土匪合作。所以孙策一路打到吴才花半年,却在这边开始求官,吴郡正是江东四大家的的大本营。孙策其实灭了两次吴郡的头头,一个自封的,一个官派的。您倒是瞧瞧,一个官派吴郡太守没事干嘛灭你个骑都尉孙策呢?
要官没官,要领地没领地。孙策军除了战斗力惊人,很肯定有着吴郡民心。吴郡民心,正是四大世家。四大世家的利益跟之前的许贡严白虎有冲突,所以才会接纳孙策。孙策也不能接受另有空降的吴郡太守,打掉他是更好的。孙策的人生,这种原本要出兵去A地,转头回来打人的案例也不只一桩。卢江也是这样拿下的。
还有一点,经常看三国的人,应该会有注意到,孙策本来应该要跟吕布合作,但他其实根本不鸟,只着重在自己利益的提升。对孙策的战略来说,邻居没在怕,他只在乎要先拥有江东的完整统治权。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孙策根本没有真正对袁术用兵。但对袁术的敌意却是他更好的保护色。那刘表呢?袁术死后,孙策又说,我要去打黄祖啦。
走到一半,孙策听说卢江太守去豫章了,马上派周瑜带人去把卢江打下来。卢江太守刘勋发现自己老巢没了,赶紧打 *** 给刘表:景升哥,快叫黄祖来救我啊。黄祖就派兵出来啦。孙策以逸待劳,黄祖援军?破。刘勋守军,照破。破完刘勋,孙策这次真的去打黄祖,打下了沙羡,然后进去打刘表吗?不,孙策没有西进,只是往下把豫章也收了。
一次举兵,三场战果。孙策很能打一回事,孙策背后的谋略高手才是建安五年之前最震惊天下的人。不过,人们只会注意孙策。发现了吗?孙策的反袁术抗刘表,都是一些表面印象。给当时的人,也给读史的我们。孙策一直在平定江东江南,其他都是假的。服从朝廷跟曹操也是假的,只是他需要官职来拉拢民心。因为接下来,孙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曹操。才不是什么杀父仇人呢。可惜,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卒。虽然史书上没写,但是可以推测得出,孙策应该以共抗刘表为盟,与荆州四郡和交州达成了和平盟约。这样西部才能无忧,孙策才能北上。
孙策拥有的完整战略观,比同时期的刘备强上不少。刘备起于青徐,当时却花时间在豫州争雄。(跟袁术打)如果刘备拥有同等级的军师,一定会叫刘备先定徐州,抢一部分青州然后跟袁绍或曹操和平共处,再主力针对袁术。以徐州为主体,拥有青豫的各一部份,未尝没有争雄的本领。
徐州很重要,曹操先平定吕布也有这个意思在。可惜当时在那边的诸葛亮大概只是小学生而已。而周瑜却已经登场了。孙策的大战略可能就是出自周瑜的手笔,但孙策早亡,原本统一江东北上迎接天子,与袁绍抗衡的战略便也随之中止了。直到孙权政权稳定后,周瑜才提出了二分天下的变体策略。毕竟袁曹之势胜负已分。
孙策的光辉时光就此叙述完毕。但作为他好哥们的周瑜,却即将在接下来的历史中继续发光。不管是正统派还是阴兵派,都不能否认:周瑜,阻断了曹操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