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3)200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儿子除了某一位是以皇太子身份等着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儿子都应该是王爵,或亲王,或郡王(部分少数民族政权或称呼不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秦朝外),无论王朝如何更迭,都基本上是如此,区别只是,各个朝代对待宗室王爷们的规矩不同,这些王爷们有权或没权。

这是一个王朝的惯例,是皇帝的儿子天然具有的身份,是典型的子以父贵。

有没有特殊情况?比如,皇帝的儿子不是依靠皇帝血脉,也需要靠真本事打拼,才能成为王?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最典型的是清朝初期,清朝前二代皇帝的儿子,都需要用战场上突出的表现,才能给自己挣回王爵。

这前二代主要是指清朝创业期间的二位皇帝,即清太祖(清朝建立后追赠)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朝开国皇帝)。

在清朝建立初期(包括后金时期),在宗室爵位的赐予上,是绝对的以武功为尊,没有战功,别说王爷了,就是想混个贝勒、贝子什么的,都是难于登天。

清朝以王爵为宗室更高爵位始于皇太极正式改后金为清朝时,当时,以皇帝之子论,够资格封王的有不少。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至皇太极称帝时,有十二个兄弟(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已死掉三个)和三个儿子(还有八个儿子是称帝后陆续出生)都应该在封王之列。

但他一共只在努尔哈赤和自己的儿子中封了四个亲王,一个郡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

另外有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一脉的代表济尔哈朗为郑亲王,以及代善长子岳托(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军功显著)为成亲王。

宗室之外,还有蒙古诸部的王爷及三个汉姓的异姓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非宗室王爵,是拉拢性质的,就不阐述了。

至于皇太极其余的兄弟和儿子们,只有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混到个贝勒的头衔,还有个侄子杜度(褚英之子)是贝勒。

这么多都资格封王的宗室,却只出了几个王爵,这不是皇太极吝啬,而是清朝是以武立国,血脉论在当时行不通。

这也是清朝建国初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宗室也需要用战功换取爵位,其余的八旗子弟哪能不奋勇向前?

如努尔哈赤第四子汤古代,死的时候,爵位不过是个三等镇国将军,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死时才是个三等辅国将军,死后的追赠不过是个辅国公。

他们的爵位如此低的原因,自然是战功不够,哪怕是太祖之子,也只能低爵伺候。

反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兄弟三人,皇太极即使忌惮他们,也能混到王爵,因为他们在战场上能打,能立军功,能凭借军功保住某一旗的旗主之位。

至少在清初,清朝基本是坚持以军功换爵位的形式,这是八旗子弟的精神和奋斗基础,以此保证了八旗的战斗力。

皇太极死后,他剩余的八个儿子(共十一个儿子,夭折三个)里面。除第九子福临当了皇帝,长子豪格很早封王外,也只有第五子硕塞和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被封了亲王爵。

硕塞是凭借的战功封王,博穆博果尔却是凭借母亲的身份封王,是唯一的例外。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娜木钟曾是蒙古最后的大汗林丹汗的正妃,还给林丹汗生下一个遗腹子阿布奈(康熙年间因叛乱被杀)。

阿布奈是林丹汗的后裔,黄金家族的直系血脉,在当时是清朝拉拢蒙古诸部的重要政治工具,顺治时期成为察哈尔亲王。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有曾是蒙古大汗正妃的生母,有蒙古黄金家族直系后裔的同母兄长,博穆博果尔因此得到了一个亲王爵。

而皇太极的其余四个儿子,贵为清朝开国皇帝之子,因为没有战功,也只能获得辅国公、镇国公这样的底等爵位。

清朝初期,皇子以军功换爵的基本规则,到顺治时期,就逐渐被打破了,这或许是因为清朝慢慢坐稳了江山,在规则上向中原王朝靠拢。

从顺治的儿子开始,大部分皇子已经可以坐等封王爵了,不再需要军功,顺治长大成人的儿子,除康熙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全部都受封了亲王爵。

此后的清朝皇帝之子,也大多如此,出生后保底或许就是个贝子,然后慢慢等着升上去,无非是参与了国政的升得快,没参与或少参与的升得慢。

清朝八旗的战斗力,从顺治朝后期开始,已经慢慢衰落。

康熙平三藩之时,起到主要作用的,基本上就已经是汉军绿营了,不知道,八旗战斗力的衰落是否跟改变了皇子获取爵位的方式有关?

皇子不怎么像创业时期的前辈,如代善、皇太极、阿敏、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那样上战场了,开始享受胜利果实,八旗子弟们,也同样如此。

没有皇子以身作则,八旗子弟的战斗力,肉眼可见地下降,到清末时,他们就拿不起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867.html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对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上...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朱元璋在南京建了帝王庙,里面为什么会有忽必烈?

众所周知孛儿只斤·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是打败了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按道理说,朱元璋应该很讨厌忽必烈才对,但是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帝王庙,里面却供奉了忽必烈,可以说,这就是朱元璋超越常人的地方。他唯成果论,只谈功绩大小。显然,在老朱眼里,忽必烈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帝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详...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拿下了汉中,占据荆、益二州,势力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这就是“襄樊战役”。战役前期,关羽取得巨大胜利...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生卒年不详),沛郡竹邑人,三国晚期吴国官员,太子少傅薛综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累迁五官中郎将。曾多次奉命出使益州,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迁将作大匠,修建宫殿。建衡元年,出任威南将军、大都督,带兵攻打交趾,授交州牧。卒于回国途中。人物生平出使蜀国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