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生活质量:明代社会史研究的深化

中国历史5天前50

魏聪

“生活质量”是一个后起且综合多种学科视野的概念。就目前明史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有关明朝人生活质量研究的成果较为薄弱,仅有部分论著中涉及了时人的生活状态,将明朝人整体生活质量加以系统分析探讨的专著更是付诸阙如。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宝良著的《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上下册)是断代史生活质量研究的创辟之作。陈宝良借助“生活质量”这一概念,从明朝人的日常生活水平、生命质量、幸福感知三个层面展开,通过对明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民生家计、收入、消费、徭役负担乃至不同区域、阶层生存状态等的考察,有力地深化了明代生活史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

社会史研究内容与路径的新转向

过去数十年,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作为社会史分支的生活史研究经历了从社会形态史向社会生活史、从社会生活史向日常生活史的两种转向。在此基础上,陈宝良实践了第三种转向,即“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的叙事,进而转向对各个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乃至生活质量的探讨,既有物质性的生活形态,又包括群体或个体的精神性感受”。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较之以往取得了较大突破。

首先,就研究内容来看,它完成了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向生活质量的转变,所谓的生活质量研究,不仅内容上包括了时人客观的生活水平,还包括了时人主观生活满意度。

其次,从研究路径上看,它采用了社会经济史与社会文化史相结合的 *** 。为何采用这两种方式结合的研究路径,陈宝良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其一,从研究内容来看,既有属于经济史,也有属于社会史,同样还有属于文化史范畴的,因而必须采用多途径整合研究的思路;其二,研究明代生活质量,既需要将经济史的内容置于社会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也需要将文化史的内容置于社会史的背景下加以探析。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在掌握充分史料的基础上,陈宝良在研究内容与取径上亦取得了新突破,揭示出了明代生活质量的内在变迁理路与内在本质,据此不难判断,此项研究在历史学科生活质量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 *** 论指导意义。

有关明代生活质量的历史定位

即使钻研某一历史领域,要想准确地回答好研究时期或研究内容的历史定位和时代主题等问题,对学者而言也往往并非易事,非视野广阔及学养深厚者不能完成。

在对明代生活质量涵盖的诸层面进行了一番全面扎实的研究后,如何对明代生活质量进行合理历史定位便成了需要直面的问题,陈宝良在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其一,他不同意追求生活质量是工业时代尤其是知识化时代人们的专利,明朝人的生活目标同样是追求生活质量,不同之处仅仅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其二,从社会史演进历程来看,明朝的生活质量仅仅限于农业时代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背景,当时多数人生活目标仍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仅有少部分人关心生活质量;其三,任何时代的生活质量都是建立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

对古人幸福感知的注重

生活质量研究同以往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区别之一便是注重关注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性感受,明朝人的幸福感知是陈宝良重点关注的内容。毫无疑问,明朝人的幸福感存在着社会阶层差异,士大夫阶层与庶民百姓的幸福感便存在着较大区别,同一阶层内部不同群体的幸福感也不尽相同。这项研究不仅关注士阶层,还关注到了农民、牧民、渔夫、樵夫等社会下层群体的幸福感知问题,“农乐于野,工乐于肆,商贾乐于市,仕者乐于朝”,“豪客”之乐乃“画船箫鼓,歌童 *** ”,“幽人”之乐乃“奇花异草,危石孤岑”,“游客”之乐乃“酒坛诗社,朱门紫陌,振衣莫厘之峰,濯足虎丘之石”,此类言语于明人文集中多处可见。

随着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社会的变迁转型,传统的孔颜之乐在明代发生了三个历史转向:其一,从“无逸之乐”转向“逸乐”;其二,从“以贫为乐”转向“以富为乐”;其三,“及时行乐”观念盛行于世。由此可知,明朝人对幸福感知的理解有其独特之处,但追求内心的幸福愉悦,是人类永恒的奋斗目标,这项研究对包括幸福感知在内的明朝人生活质量的探寻,同样可以为当下建设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0/609104.html

“生活质量:明代社会史研究的深化” 的相关文章

都说有卧龙凤雏就能夺得天下 刘备为何还是失败了

都说有卧龙凤雏就能夺得天下 刘备为何还是失败了

对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兼得二者却为何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刘备的幕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诸葛亮和庞统。刘备在荆州时,水镜司马徽曾经对他说:“卧龙、凤凰,取其一,则可平定乾坤!”其实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的人。但即使这样,刘备也无法一统天下。所以,很多人都在...

三国时期孙权真的是个无创业之功业的皇帝吗?

三国时期孙权真的是个无创业之功业的皇帝吗?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252年在位。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策临终前传位给他时,曾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如此,孙权守成的责任,以及形象就此固定,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鲁肃在归附孙权后,孙...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郃和魏延都是三国名将,两个人不仅都以勇猛著称,而且还都非常善于统兵,在整个三国后期,蜀汉只有魏延能抵挡张郃,可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两个字。到底是哪两个字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抛开魏延不...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晁错是汉景帝最忠实的谋士,他一生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帮助汉景帝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汉景帝所急,想汉景帝所想”。汉景帝所急所想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焦急,就是吴王刘濞要造反。最普遍的焦急,就是藩王们权力太大...

太子作为国本 朱高炽为何坚持要朱瞻基去南京

太子作为国本 朱高炽为何坚持要朱瞻基去南京

对朱高炽为什么坚持要朱瞻基下南京?朱棣驾崩后他的皇太孙储位还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熙元年四月,洪熙皇帝朱高炽命皇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不成想命不久矣,导致了后来皇帝驾崩时太子在外,原本就对皇位野心勃勃的汉王认为有机可乘,在朱瞻基回京途中伏兵,意图截杀皇太子,夺得...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张飞和关羽相比 诸葛亮为何对两人看法不一

还不知道:为什么在诸葛亮看来,张飞是可用之人,但关羽却不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先生出山时,关张二人的言行处处展现出他们粗野的一面。就算大哥多次叮嘱“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可这俩人根本没当回事。可想而知的是,如果没有刘备拦着,恐怕张三弟...

秦始皇死后扶苏身边还有三十万请君 扶苏为什么就自杀了

秦始皇死后扶苏身边还有三十万请君 扶苏为什么就自杀了

还不知道: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乃秦始皇长子,他眼光独到,济世爱民,然而却与秦始皇的残忍暴虐,唯我独尊的政见相左,从而使父子俩格格不入,秦始皇便下放扶苏去支边,协助蒙恬大将军,修长城,保卫边疆,抵御强悍的...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