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3)7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齐王李元吉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已经称帝七年之久,天下即将平定,李唐家族却迎来了最严峻的危机。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诗经》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但李渊的三个儿子却准备好了戈矛,对准自己的兄弟。

李建成,李渊长子,李渊登基后,秉着“立嫡立长”的原则,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作为唐王朝的公开继承人。

李世民,李渊次子,是李渊起兵、攻占长安的主要发起人,也是唐朝平定乱世的更高功臣,被封为“天策上将”。

李元吉,李渊四子(李渊的第三子夭折),少年淘气,这几年在两位兄长麾下,逐渐成长。但和大哥李建成的关系较为深厚。

公平地说,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李渊儿子中的佼佼者,李渊起兵之初,二人分别担任左、右军统帅,替父亲攻下长安。之后,李建成负责戍卫长安,保护李渊的安全;李世民则负责开疆扩土。

但是,随着李世民消灭薛举、打败宋金刚、刘武周,又吞并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功劳之高,已经封无可封,李渊只能封他为“天策上将”。

因为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招揽将士、广纳谋臣,所以身边人才如云。文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心腹,武臣有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骁将,自成一派。而李建成身为太子,在长安辅佐李渊,身边也有一众支持者。

太子身为王朝的继承人,却没有秦王功高,因此对秦王颇为忌惮。而秦王虽然身为天策上将,但因不是皇位继承人,总有一种为别人做嫁衣之感。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云:

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李建成身为嫡长子,被宗庙所认同;李世民身为嫡次子,却立下不世之功,被臣子所拥护。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退一万步说,即使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友弟恭,但二人背后的支持者们,也不会甘心。

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有一个人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此人就是齐王李元吉。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李元吉是窦皇后亲生,出生时因面貌丑陋,被窦皇后丢弃。有一位叫陈善意的侍女偷偷将李元吉抱回来抚养。李元吉生性暴戾,作恶多端,陈善意多次劝阻,惹怒李元吉,李元吉竟然亲自将陈善意杀死。可见,李元吉此人乃不仁不义之徒。

李元吉从小和李建成关系友善,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争中,李元吉一直是李建成的支持者,李建成为了绑定二人的关系,对李元吉承诺:若他日李建成称帝,封李元吉为皇太弟。李元吉为了对付李世民,可谓手段用尽。

1。打小报告

公元624年,太子和秦王之争已经白热化,李世民知道长安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派心腹张亮先去洛阳站稳脚跟,暗地里让张亮招兵买马。李元吉趁机状告张亮图谋不轨,幸运的是,张亮被抓后,历经严刑拷打,并没有供认出李世民,李世民因此逃过一劫。否则,李世民将在李元吉手上吃下大亏。

2。下毒鸩兄

接下来,为置李世民于死地,李元吉建议李建成下毒。于是,李建成设宴邀请李世民,在李世民酒里下毒,李世民饮酒后心痛难忍,呕血不止。

3。欲加之罪

李渊得知李世民处境艰难后,心疼李世民,决定将李世民调往洛阳。

李渊老爷子,有个更大的特点,就是优柔寡断。当初起兵反隋,要不是李世民和裴寂等人设计相逼,李渊也没那么爽快答应起兵。

身为父亲,李渊不愿意看到儿子相残,调李世民去洛阳,是他能想到的更佳办法。但是,李元吉再一次出面阻挠。李元吉利用李渊的猜忌之心,让心腹大臣上奏:

秦王左右闻往洛陽,无不喜跃,观其志趣,恐不复来。——《资治通鉴》

李元吉的意思是:李世民要去洛阳,他身边的人都欢呼雀跃,可见,李世民此去便不会回来,有造反之心。

李渊优柔寡断的性子,此时又发挥了作用。李渊觉得李元吉说的有道理,一道圣旨,又不允许李世民离开长安。毕竟,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是最放心的。

4。诬告兄长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把李世民留在长安,也非长久之计,李元吉和李建成最终的目的,是杀掉李世民。于是李元吉又生一技,他联合李渊后宫嫔妃,多次向李渊吹枕边风,诬陷李世民。李渊越听越生气,甚至打算罢免李世民的官职。

“陛下,万万不可,秦王统一天下,立有大功,万万不可废黜。况且他性格刚烈,自尊心极强,如果您下旨贬谪,他必承受不了打击!”还好李渊身边有陈叔达这样的大臣,劝李渊不要轻易动李世民。

5。欲杀手足

得知李渊不忍心处罚李世民,李元吉便对李渊说:“父皇不忍心下手,就让我代替您杀掉秦王吧?” 李元吉要弑兄,李渊竟然没有阻止,只是弱弱地问了李元吉一句:“秦王功劳很大,朕以什么名义来杀他呢?”虽然李渊最后没同意杀李世民,但从李渊的态度上来看,李渊在处理儿子间的矛盾上,有失帝王水准。

6。断其羽翼

杀不了李世民,李元吉心急如焚,他和李建成商议,先拉拢或除掉李世民的羽翼。首先,给尉迟恭送礼,招揽尉迟恭投靠自己。尉迟恭不愿意背叛李世民,李元吉便派人暗杀尉迟恭,还好尉迟恭身手敏捷,逃到秦王府。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智囊,李元吉便向李渊建议,将二人调到外地做官,远离秦王府。同时,李元吉自请带兵出征,让秦王府的旧将罗艺、张公瑾、程咬金等人随行。秦王府的旧臣被逐渐剥离,人人自危。

7。手足相残

削弱了李世民,李元吉开始了最后的谋划。李元吉和李建成商议,在李元吉出征那天,由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在帷幕后面藏一批死士,等李世民一到,一声令下,将李世民杀死,对外宣称李世民“暴病而亡”,一举除掉李世民。

好在李世民得知消息,提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变被动为主动,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在很多人看来,玄武门之变,不过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两兄弟之间的斗争,李元吉只能算是李建成的帮凶。实际上,并非如此。假如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被杀,那么,李建成也未必能登上大宝,因为李建成实际上是李元吉的垫脚石,他背后的李元吉,则更危险。

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所写,李元吉早已觊觎太子之位,他曾对属下的薛实说:

“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渊年长的儿子只有三个,李元吉身为李渊之子,眼看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斗,他明面上帮助李建成,实际上早就惦记着东宫之位了。李建成为了拉拢李元吉,不惜许诺封李元吉为“皇太弟”。试想,李元吉本就是不仁不义之人,他若有机会自己当皇帝,哪能等到哥哥驾崩之后呢?

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前,秦王府幕僚们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不愿意杀李元吉,幕僚们再三强调:李元吉才是最危险的人!

彼与太子谋乱未成,已有取太子之心。乱心无厌,何所不为!——《资治通鉴》

这就是《资治通鉴》对人性的描写,李元吉早有取太子之心,他的贪心是不能满足的,因为李元吉的计划本来就是:先杀李世民,再除李建成!然后登上太子之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1/29335.html

“齐王李元吉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