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99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

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美洲。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替朱棣寻找建文帝,有人说郑和是为了联络明朝邦交,还有的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彰显明朝实力等等。那么,郑和究竟为何要七下西洋呢?

一、郑和下西洋可行性分析

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其七下西洋彰显了国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推动了大明的发展。同时,他连接内外,沟通国际,促进了国家的对外开放,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带动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郑和要远渡重洋呢,为什么能七下西洋呢。

其实了解历史的都清楚,郑和之所以能下西洋,是具备了很多成熟条件的。

首先,年少时的郑和跟父亲和祖父就朝圣过 *** 教的圣地麦加,使得他对异国政治、经济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内心来说比较渴望到其他国家去了解异域风情。

其次,郑和下西洋前后,正值大明朝经济实力蒸蒸日上之时。这时候综合国力允许郑和下西洋,国库有这个经济实力来造船,并培养强大的水军护航。所以,基于这些条件,使得郑和下西洋有了可能。

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今有“一带一路”,古也有“海上丝绸”。朱棣主张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出于政治统治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首先,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仁德开放,以此来彰显国威,甚至他期望万国来朝;

其次,通过与外界的交融,互通有无,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七下西洋”对外来说,也在武力上宣示 *** 的强大,而且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航海历史比西方国家还要早近百年。

三、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意义

当然,举国支持郑和远渡重洋,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当时远航的队伍很壮观。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更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他率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二百零八艘船只,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大规模远洋航行,前后延续了二十八年之久,途中经历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朱棣之所以劳民伤财支持郑和,他是出于自己的统治考虑。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是更大利益获得着,相反,他们的负担变得很沉重,这点很好理解。

历史上典型外交事件有很多,郑和无疑是“大动作”的代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就郑和本身而言,他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也升华了自己对航海的认识、对外交的认识;对国家而言,更是代表了东方大国的实力,世界也为之侧目。

孙中山: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 *** 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 :郑和维护正义、兼济天下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也是地区国家绵延至今的共同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078.html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对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

项羽死后项伯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

项羽死后项伯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

项伯是楚霸王项羽的亲叔父,也是楚国大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曾经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当时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乘机刺死刘邦,项伯看出范增的意图,也起身舞剑来庇护刘邦,最终刘邦顺利从鸿门宴上逃走。项羽想杀刘邦的父亲,项伯劝阻了他,后来项羽兵败自...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皇室的女儿 清朝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还不知道: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区别?都是皇室女儿,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格格和公主有啥区别?实不相瞒,受电视剧的影响,我以前都以为清朝没有公主的叫法,都是称呼为格格的,直到嫡癌公主的出现才让我大彻大悟,原来清朝的等级划分这么严格。如懿传中...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年的官场...

绛侯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为何没有馆陶公主受宠?

绛侯公主是什么身份?她为何没有馆陶公主受宠?

绛侯公主,本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文帝之女,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文帝一生有两个女儿,一个是馆陶公主,一个是绛侯公主。馆陶公主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绛侯公主几乎没人知道。而且馆陶公主生前所受到的待遇极高,而绛侯公主则几乎没有,甚至连个封号也没有。这个绛侯公主的“绛侯”,还是她...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对康熙杀鳌拜的原因是什么,是鳌拜反叛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曾经辅佐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可谓忠心耿耿,只是在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抓了起来。他真的造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鳌拜的罪名和多尔衮一样,都是独断专行的。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在满族历史上...

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刘备为何不封赵云做大将

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刘备为何不封赵云做大将

对刘备为何不封赵云为大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鼎立局面僵持后魏蜀吴三个势力都在努力发展自己,公元221年刘备占领了汉中并且在汉中称了王。刘备称王之后自然要论功行赏,五虎将作为蜀国开疆扩土的功臣他们的功劳是最大的。刘备给五虎将中的四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封...

李滋:唐宣宗李忱四子,深得唐宣宗宠爱

李滋:唐宣宗李忱四子,深得唐宣宗宠爱

李滋(844年—863年),字号不详,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四子,母为吴昭仪。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宣宗继位后,他受封夔王,与庆王李沂同封,居于大明宫内院,以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侍读,以姚勖为师傅,为王授经。深得唐宣宗宠爱,本欲立为太子,托付于枢密使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