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工程,至今仍有四个存在,都是世界级遗产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7-03)4855

秦始皇乃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喜欢他的人称他是统一六国的伟大明君,不喜欢的则称他是“暴虐”帝王。

历史上最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出自秦始皇之手,而他本人十分热爱大修土木,因此又被冠上“奴役百姓”的名号。

其中的传唱典故为“孟姜女哭长城”,但你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同时,还留下了诸多珍贵宝藏。

他所命人修缮的工程,以至于到现在被誉为世界级遗产,同时军事和政治上的贡献,也令人啧啧称奇。

今天小编就来带你们看看,秦始皇四大奇迹建筑都是哪些?

1.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之一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里处,修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

阿房宫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命令修建它的人,是历史上之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作为新朝宫,阿房宫是更具标志性的建筑。

同时也是秦始皇巅峰权力的象征,因为当初下令修建阿房宫,秦始皇事事亲力亲为。

上到设计图纸,下到建筑用料,秦始皇费了十二分的心,大有一副阿房宫是拿来奖励自己的架势。

再加上面积占地颇广,很是恢宏大气,修建完成后势必会成为秦朝的权力中心。

可惜秦始皇在三十七年七月的东巡途中驾崩,因此阿房宫的建造被迫停了下来,由于秦始皇要葬在骊山,所以秦二世胡亥就把建造阿房宫的人,临时喊去了骊山给秦始皇陵墓填土。

一直到阿房宫停工七个月后,秦始皇的陵墓填土才算完毕,此时的胡亥想到了先帝的遗愿,于是便继续抽人前去修建。

奈何在秦二世元年七月时,起义军爆发,秦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赋税严重导致老百姓们活的水深火热。

天下隐隐有大乱的趋势,别无他法,阿房宫只好再次停工,殊不知紧接着赵高谋反,逼死了秦二世。

这下阿房宫彻底停工了,这一停就停到了秦国灭亡,随着后世的发展,关于阿房宫的传说层出不穷。

最广泛的莫过于,项羽攻城后一把火将阿房宫烧了个干净,从这里就能看出,当时的百姓们俨然把项羽当成了拯救世人的神。

1956年,阿房宫被陕西省列为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又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更大的宫殿基址,成为了世界奇迹。

2. 长城

长城又叫万里长城,概因它绵延不断的长垣上,汇聚了结合后的防御体系,是重要的军事工事。

对阻挡外敌入侵有着显著的效果,据调查,长城的总长超过了2.1万千米,现存的长城文物总共4.3万处。

是著名的世界建筑奇迹,与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关于长城还有一个传承已久的典故。

那就是烽火戏诸侯,其实长城最早修筑时期可以追溯到西周,他们当时修建的被称为列城,是用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害的。

紧接着,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再次动工,这次是楚国,他们在边境修建了百米长的城墙,又被称为方城,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之一条长城。

由于效果亲测显著,之后的魏国、赵国、韩国、全部加入了修建长城的队伍中。

而让它们互相连接,真正成为绵延万里的长城,还要归功于秦始皇,当时为了防止匈奴,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开始大范围的修建长城。

而蒙恬将军在抵御匈奴的同时,又在长城内外修建了很多烽火和要塞,至此万里长城开始初具雏形。

1961年长城加入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列为了世界保护遗产,乃秦始皇留下的第二奇迹。

3. 秦始皇陵

自古以来,皇帝们的陵墓就十分考究,通常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修建,占地面积很广,陵墓里的装饰跟布置也慎之又慎。

然而没有哪一个皇帝的陵墓能比得上秦始皇的恢弘,秦始皇陵是历史上之一座规模巨大,设计完善的帝王皇陵。

说是陵墓但其实是一座地下宫殿,跟地表上的皇宫没什么二致,且豪华程度有过之外而无不及。

更别说金光闪闪的丰富陪葬品了,如今名声赫赫的兵马俑,就出自秦始皇的陵墓。

据调查,如此浩大的建造,只有在秦始皇13岁登基的那一刻动工,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而陵墓的设计者正是丞相李斯,当时召集了72万的人力,足以见得秦始皇陵墓是多么浩大的工程了。

整个修建的时间,也是历史上最长的,陵墓里不光有华丽的宫殿,还有文武大臣们上朝的地方。

并且就连江河湖泊都栩栩如生,只不过是用大量的水银浇灌的,最离谱的是还建造了能够模仿水流的装置。

据传言,秦始皇的陵墓里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最为令人趋之若鹜也带有浓重神秘色彩的非人鱼油灯莫属。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陵保护度超高,考古专家在之一次打开皇陵后,惊讶的发现当中股东保护完好,壁画新鲜且栩栩如生。

1961年,国务院把秦始皇陵加入了之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被联合国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4. 秦直道

秦直道乃秦驰道之一,是秦朝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为了阻止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号令蒙恬将军带领30万将士,历时两年修筑完成的。

全长总共7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秦直道比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公路的鼻祖。

修筑完成后,不光震慑了匈奴,还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当初昭君出塞就是走的这条路。

因为秦直道修建在鄂尔多斯草原中,哪怕秦朝灭亡后,秦直道依旧被人们广泛使用。

一直到清朝才被废弃,虽然时代在变迁,但秦直道一直为人们提供者便利,所以断断续续后面也被人使用过。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秦直道遗迹完好保留的原因,以上这四个都是秦始皇时期建造的,震惊世界的遗产。

还有两个则是灵渠和郑国渠,正因为有秦始皇,我们今天才能了解到这些建筑。

无疑证明了当时老百姓们的智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7/600462.html

“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工程,至今仍有四个存在,都是世界级遗产” 的相关文章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尚之信是什么人?他跟随吴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么?

尚之信是什么人?他跟随吴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么?

尚之信,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清初藩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尚可喜本是明朝猛将,后投降清朝,成为皇太极麾下的一员大将。在征讨朝鲜和明朝时,尚可喜勇武不可挡,待清军入关后,他又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他在顺治六年得封平南王,镇...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为人勇壮刚毅,能甄识人物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徐州彭城县人。三国时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赤乌...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的表现怎么样?

夏侯渊在定军山一战的表现怎么样?

公元219年的定军山之战,老将夏侯渊被小将黄忠斩杀,造成的震撼是巨大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定军山之战,夏侯渊输给了黄忠,确切地说,是输给了黄忠和法正,因为黄忠采取法正的计谋,用骄兵之计,将夏侯渊斩杀。试想,如果夏侯渊断黄忠水源,能取胜吗?为何夏侯渊放弃围困,只想...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对朱元璋推翻元朝后, 为何要尊元朝为正统, 还要对忽必烈建庙祭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生于元朝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16岁的朱元璋失去了4位亲人,这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双亲,而且他本人还差点在饥荒中饿死。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天...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错过一统三国的机会?

历史上孙权为何会错过一统三国的机会?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曹操死的时候,孙权38岁。刘备死的时候,孙权41岁。孙权一生活了70岁,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于他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三国鼎立,孙权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了,正该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孙权却始终按兵不动,又那样碌碌无为地生活...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