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8)85

对朱元璋推翻元朝后, 为何要尊元朝为正统, 还要对忽必烈建庙祭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元璋生于元朝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16岁的朱元璋失去了4位亲人,这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双亲,而且他本人还差点在饥荒中饿死。

造成这一悲剧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天灾之外,就是人祸。而这人祸之最,无非就是元朝统治者粗暴的统治技术了。可以说,朱元璋与元朝有着血海深仇。

从这个层面来讲,朱元璋攻占大都、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既是为中原 *** 翻身、恢复其应有地位,也是为自己的父母亲人报仇,清算那些曾经欺压中原百姓的无道元朝统治者。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对元朝的种种倒行逆施,肯定要有一番盖棺定论了。

于是,在朱元璋赶走元顺帝以后,许多大臣纷纷向其上表称贺,并历数元朝皇帝如何无道。

然而,让他们感到非常费解的是,这些贬低、辱骂元朝皇帝的奏章,不但没有让朱元璋高兴,反而让他非常不满。

《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对大臣们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对于那些元朝的坏话,朱元璋说都是些“浮薄之言”,让他们马上整改!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要推翻元朝统治、重开“大宋”之天的朱元璋,为何在一统江山、坐稳了天下以后,却反要如此“袒护”元朝呢?

实际上,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发生180°大转弯,并非发生在其赶走元朝皇帝之后。

早在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时,便已经在即位的官方文件(告天文)中说:“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

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这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两句话,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之一,朱元璋肯定了元朝继承宋朝的合法性。

在古代,从南宋开始就有了所谓的“华夷之辩”,影响此后数百年的正统观。

对一个封建王朝来说,“合法性”往往是之一要务。一般来讲,一个王朝完成大一统便自然等于有了合法性,再不济,占据了中原也算有了合法性。

但对于南宋来讲,它既无法完成大一统,甚至连中原都被金国所占据。更惨的是,南宋还要向金朝称臣,在法理上只能算作一个附庸国。

于是,“华夷之辩”由此产生。

对于南宋人来讲,金人或者蒙人均是蛮夷,即便是他们入住中原,也不能算是正统。而南宋虽偏居江南,但却是“衣冠南渡”,仍然保持着中原王朝的正统性、合法性。

以现代历史观的角度去看,“华夷之辩”当然十分不合理,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即便是人口最多的汉族,在历史上也一直处在多民族融合演变发展之中,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华夷”之别。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然而,朱元璋的思想,或者说他的历史观,就真的如此先进吗?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对于元朝的合法性,朱元璋曾经也是予以否定的,这当然是他在奉“小明王”的龙凤政权为正朔的时候。

如今,等到他自己当了皇帝,却要一改南宋以来人们对于蒙元的观点和认识,在即位之初,就迫切要承认元朝的合法性。

“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元朝得以入主中原,在他看来,全是上天的意思。而他将所有这一切归结于天命,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下面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朱元璋借元朝的合法性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还是在这份官方文件中,朱元璋对于元朝曾经给予他的苦难,仿佛也全部忘得一干二净,他说:

“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元朝曾经带给朱元璋地狱般的苦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不到20年的光景,他就全部忘光了吗?还要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大家长”?

非也。

朱元璋的内心深处,其实有一种自卑时刻萦绕心头。

那就是,他和他的祖上,既不是什么王侯贵胄,也不是文臣武将(朱元璋曾经想认祖朱熹来抬高身价,可是后来放弃了),而只是老实巴交的赤贫农民。

而今,他一朝穿上龙袍,坐上龙椅,成为天子,难免还是会遭人看不起。即便有一些人明面上臣服,那也只是害怕他手里的刀剑而已。

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讲,他不能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而要归因于所谓的“天命”。

如同大汉高祖刘邦一样,贫农、乞丐、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做皇帝,也是天命所归。

而同样的道理,蒙古人被南宋所瞧不起、视之为蛮夷,却仍然能够入主中原百年之久?何也?一样是天命!挡不住的天命!无可更改的天命!

所以,朱元璋视元朝为正统,他从蒙古人手里夺过了权柄,也就等于明朝继承了元朝的正统地位。

而如果没有对于元朝的尊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朱元璋出身于赤贫,靠着起义“发家致富”,如果他彻底否定元朝,那该如何宣誓自己的正统性呢?

有人会说可以延用“小明王”的龙凤政权啊?

可是,龙凤政权本就是刘福通、韩山童炮制出来的“山寨产品”,韩山童父子赵宋皇帝后代的身份更加缺少公信力。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而有人说,不表明自己的正统性,不一样能活得好好的吗?

可现实是,许多人的头脑里有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朱元璋既然可以揭竿而起做皇帝,我们为何不可以呢?他比我们,真高明到哪里去吗?我们为何不能效仿之呢?

综合以上原因,朱元璋称帝后,不但没有否定元朝,还要赶紧将其视为正统。

元世祖忽必烈被他恭恭敬敬的请进了历代帝王庙,与唐太宗、宋太祖等历代贤君一样,被他顶礼膜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621.html

“朱元璋都已经推翻元朝了 朱元璋为何还视元朝为正统”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薄太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薄太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在中国历史上,功成名就大多是属于男人的,而他们背后的女人却会常常被人们忽略,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薄姬的出身其实很低微,她是一个私生女,父亲是吴郡人(今江苏一带),史书只记载姓薄,母亲是以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了薄姬,后来魏豹做了魏王,所以她母亲就把他...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

司马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死后都遭遇了什么?

司马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死后都遭遇了什么?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司马光的了解,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司马光幼年时候砸缸的故事,其实在此之后,这位聪明的孩子也非常有出息,成为了北宋时期的宰相。然而相比于名垂青史,司马光在死后的结局却有些惨不忍睹。故事画:司...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还不知道: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一是为了更好统治齐地,二是为自己争取利益,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说明齐地的重要性他自己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曹魏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