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鳌拜真的背叛康熙了吗?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0)2050

鳌拜,是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也是顺治最看重的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有人说,鳌拜在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在位的时候,都忠心耿耿。可是到康熙当皇帝的时候,鳌拜却叛变了。那么,鳌拜在康熙朝究竟有没有叛变呢?

按照我们对皇权政治的理解,鳌拜确实是叛变了。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是以皇帝为绝对核心的政治。整个朝廷的政治规则,都是以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而设定的。皇权政治从秦始皇汉高祖开始起步,最早的时候,皇帝还并不是有绝对的权威,相权可以有效地限制皇权。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当朱元璋废除宰相,取消相权的时候,皇权就成了绝对核心。整个朝廷中的所有大臣,都必须维护这个核心。

按照对皇权政治的这个理解,我们来看看,鳌拜在康熙在位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去维护皇权核心。

在顺治皇帝选定的四个辅政大臣中,排位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鳌拜的排位是最后一位。不过,在整个辅政的过程中,鳌拜逐渐成为了四个辅政大臣中声音更大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实际上的老大索尼并没怎么说话。老二苏克萨哈由于属于敌对阵营变节过来的,也不敢发声。老三遏必隆又依附鳌拜。因此,鳌拜不但成为四个人中声音更大的,而且也成为了真正的“老大”。

既然是辅政大臣中的“老大”,他的态度就十分重要。我们来看看他究竟做了什么。他先是强迫正白旗和他们的镶黄旗换地。当时包括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正白旗的重要官员都不同意。鳌拜把三人判处死刑。

历史上鳌拜真的背叛康熙了吗?真相是什么?

康熙虽然年少,但他却绝对不合适,把四个辅政大臣找来商量,同为镶黄旗的遏必隆附和鳌拜,索尼和苏克萨哈却都不表态。不过康熙发表了他的意见,不同意判死刑,改为把三人各打一百,没收家产。

但是鳌拜根本不顾康熙的改判,依然把三人判处死刑,并强行换地。

后来,索尼在提出归政于康熙后去世。去世后,苏克萨哈知道鳌拜要对付他,所以提前再次向康熙上奏说,要还政给康熙。

由于索尼说要还政,苏克萨哈又说要还政,因此,鳌拜不还政,也不行了。但是他又很不甘心,因此更加严厉地打击苏克萨哈。他给苏克萨哈列出24大罪证。不过这些所谓的罪行,都是描述性质的,比如“久蓄异志、心怀奸诈、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等。要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自然不愿意鳌拜扳倒苏克萨哈,因此又不同意。但是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不管康熙同意不同意,最终还是把苏克萨哈判处绞刑。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鳌拜实在没有要维护皇权“绝对核心”的想法,他两次否定康熙的旨意,这其实已经是在“谋逆”了,完全可以判鳌拜一个死罪。从这个角度来说,鳌拜确实已经叛变了。

不过,这个判断显然又不对。为什么不对呢?

因为当时的清朝,政治体制事实上并不完全是皇权政治,而是处在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向皇权政治转变的过程中。无论在努尔哈赤时期,还是在皇太极时期,以及在多尔衮时期,所施行的,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是让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九王共同议政。皇太极时期,是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四王共同议政。多尔衮时期,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王辅政。

虽然顺治亲政后,试图改变这种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改为皇权政治。但是,后来由于他改革失败,情绪低落,最终在去世前,又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大臣共同辅政。虽然这四个大臣已经不是议政王。但是,所实施的,还是议政王的处事方式。

而鳌拜所作所为,其实也算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说鳌拜是叛变。

不过,毕竟鳌拜不是议政王,只是个大臣。而且,当时顺治已经进行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康熙的态度也表明他将继承这种改革。而鳌拜的思维还停留在旧有的政治中,因此,最终才造成了他的悲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434.html

“历史上鳌拜真的背叛康熙了吗?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对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何不迎接汉献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被认为是仁义之君,以铲除奸佞、匡扶汉室为己任,让大家十分钦佩。然而在汉献帝退位,仍然活着的情况下,刘备没有去迎接汉献帝入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而周瑜这...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的故事。平安是明朝靖难之役期间,南军的一大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滁州,他的父亲平定是济宁卫的指挥佥事,在洪武元年的时候也跟着常遇春将军,在攻克元大都是不幸战死沙场。平安被朱元璋认作是...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大肆屠杀功臣了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原名重八。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历史记载看,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开国皇帝中屠戮功臣最狠的帝王。特别是在并称为“胡蓝之狱”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开国功勋们遭到了绝望般的大清洗,牵连人数都是数以万计。由此,朱元...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汉中之战中,赵云为何不让黄忠一人前去烧粮草?

汉水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给夏侯渊报仇,命令徐晃为先锋。诸葛亮见曹操气势汹汹,准备突袭曹军,派人烧其粮草,挫曹军锐气。这时,黄忠请战,诸葛亮不放心,派赵云和黄忠同去。赵云和黄忠在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