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103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

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刘备集团也还不算三分势力之一。

我这么认为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刘备势力集团在赤壁之战后的数年时间里,还没有资格参与天下争霸,还在种田积累阶段。

至少在刘备集团拿下成都前,他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在荆州的刘备集团未必就比在西凉的马超集团给曹操带去的威胁大。

赤壁之战结束后,一直到东吴在荆州方向的军事统帅周瑜病逝之前,刘备集团不过占有荆南四郡(大半在今湖南境内),以及半个南郡,其中,荆南四郡还是比较贫瘠的州郡。

此时的刘备集团还是托庇在东吴的势力范围内,占着另外半个南郡的周瑜帮他挡住了曹操,占着夷陵的甘宁又堵死了入蜀的通道,“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

甘宁是益州人士,他无比希望东吴打到益州去,在这一战略思想上,甘宁跟周瑜一致。

当时,刘备势力集团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不管是想打曹操还是谋夺益州,都需要通过东吴占领的地盘,周瑜和甘宁都不会给他让道。

双方又是联盟,刘备根本就无法再次扩张,除非找到道路往南打,去找孟获和士燮的麻烦。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困居在江陵以南的刘备势力集团,哪有资格称得上天下三大势力之一?

最让刘备和诸葛亮无奈的是,打赢了赤壁之战且霸占着江陵的周瑜并不主张孙、刘联盟继续存在,他既想消灭刘备,也想谋夺益州。

周瑜实际上是想帮助孙权统一长江以南的所有州郡,然后和曹操争夺天下,《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孙瑜,孙权堂兄)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因此,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就无法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也因为周瑜活着,他携甘宁挡着刘备的道,刘备无法扩张,才算不上三分势力之一。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近两年之后,积极准备攻略益州的周瑜病逝,东吴谋夺益州的战略胎死腹中。

周瑜病死,也给刘备集团松绑了。

之后,接任周瑜位置的鲁肃在孙权的支持下,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

周瑜生前占据的包括江陵在内的半个南郡全部被东吴让给了刘备,同时,甘宁也放弃了夷陵,“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

此时的刘备,才直面曹操势力,以及有了入蜀的通道,才有了继续扩张的可能,才有机会实施《隆中对》中的大战略。

赤壁之战没能奠定天下三分,那么,哪一场战役才造成相关结果?

我认为,真正奠定天下三分格局的战役是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前,刘备刚刚占据益州不久,此时,同时占据益州和大半个荆州的刘备当然是意气风发。

但当时刘备面临的局面是,益州人心未服,曹操势力集团占据汉中,南望益州。

在荆州方向,孙权虎视眈眈(鲁肃已死,吕蒙接位),一直在寻找干掉关羽并拿回荆州的时机。

刘备势力集团看似一帆风顺,但稍有不慎,大好局面就会付诸东流。

所以,刘备需要一场威慑之战,他需要争夺汉中,正面击败曹操,在给益州的安全加上汉中这道保险的同时,也能警告东吴孙权和益州内部的反对势力。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击败曹操,让天下人知道刘备有三分天下有其一或一统天下的实力。

当然,如果汉中之战是刘备被曹操击败了,别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原先占据的益州和荆州能否保住都是问题。

曹操如果在汉中击败刘备,一定会继续南下益州,孙权也不会放过抢荆州的机会,刘备集团有可能崩溃。

汉中之战对刘备势力集团无比重要,曹操可以输,刘备输不起,刘备只有打赢汉中之战,才能奠定天下三分的格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曹操率军从汉中撤退,汉中之战以刘备一方的胜利结束。

同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正式建立政权。这时的刘备,才真正算是三分势力之一,且天下三分格局初定。

相比起赤壁之战对孙权集团的重要性,汉中之战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汉中之战后,才标志着三分局面的形成。

不过,刘备集团在汉中之战的胜利,不但没能警告住东吴孙权,反而让孙权更加急迫地想削弱刘备集团,间接加快了孙权谋夺荆州的步伐,这就是后话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675.html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回想我国封建王朝,曾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和无法弥补的创伤。比如在古代,明明某些人很厉害,可偏偏天妒英才,结果导致不错的局面瞬间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比如大将霍去病,抗金英雄岳飞,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又比如朱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洪适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的诗词有何特点?

洪适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的诗词有何特点?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洪秀全并没有什么实权,他为何能斗的过杨秀清?

洪秀全并没有什么实权,他为何能斗的过杨秀清?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清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次事变中,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示下,秘密回京包围了东王府。最终东王杨秀清全家被杀。甚至连他的眷属部队也被连根拔起,天京城内血流成河。我们知...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锦衣卫在明朝时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何不同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锦衣卫从设置始期开始,其权力逐渐发挥着演变,对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时期。在此六个不同的时期,锦衣卫的权力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时而递增,时而递减。而随着权力的变化,在行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