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为清朝开国之都 盛京称号前后历时近300年
“作为清都城的盛京(今沈阳),从1636年至1907年,前后经历了270多年。”3月28日,记者在由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开题报告会上得知,有关“盛京城考古”这一选题,已正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姜万里向记者介绍,盛京城作为清朝开国之都与惟一的陪都,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中卫城开始,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将其改造为都城后,至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盛京”称号消失,前后历时近300年。但是,有关盛京城的历史文献记载极少,特别是清前期的史料更是极其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盛京城考古,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沈河区山东庙清墓的发掘,此后又有了西塔地宫、中街明清遗址、汗王宫、豫亲王府、鼓楼钟楼等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从而,沈阳也成为除北京城考古之外,全国都城考古中成果最多、影响力更大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