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8)103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合称为";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案狱事件。空印案、郭桓案则是朱元璋惩治官员贪污的事件。

空印案的案发时间、涉案被诛杀人数,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我们先来看看空印案的经过。

空印,就是在官方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具体内容,从而生效。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按明朝的规定,地方 *** 每年都要向朝廷汇报财政状况,包括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等内容,也即年度财政核算。

先由各县报给府,府审核后再报给布政司,布政司审核、汇总后则将本省的财政状况呈送给户部。

户部进行对账、审核,如果自己记录的账目与布政司呈送的报表完全相符,分毫不差,就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合,整个账册便会被驳回,重新填报。

当时地方 *** 上缴朝廷的是实物税款,即粮食。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因而容易出现报表账册与实物差异的现象,户部就把整个账册驳回。

地方 *** 重新填报账册,国都南京附近的江浙地区还好,象很多边远地区路途遥远,交通不发达,回去后重新审核、造册、呈送,费力耗时。

往返一次快则几个月、半年,往往需要多半年时间,时间、经济成本很大。

于是,地方 *** 前往户部呈送账册的官员,就备有事先盖过地方 *** 印信的空白文册。

这样,就便于在户部审核出问题时,地方 *** 官员在现场重新填报,省了从南京往返地方 *** 盖印章的麻烦。

这个省事的办法,是从元朝流传下来的做法,明朝开国后也未明令禁止。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但是,朱元璋有一年获知此事后,雷霆大怒。

朱元璋为什么会大怒?

因为他目睹了元朝官僚们的怠政、舞弊行为,从而也加入推翻元朝的起义军。而且他认为使用“空印”是欺罔行径,会给贪污大开方便之门。

朱元璋下令严惩相关官员。多少官员被处死、判刑、坐牢?我们后面分析。

面对皇帝的盛怒和杀气,丞相、御史吓得不敢谏言,其它官员们更是噤若寒蝉。

然而,最终有个民间人士挺身而出,上书直言。

他叫郑士利,兄长是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受“空印案”连累而坐牢。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郑士利的上书长达数千言,详细分析了空印文册的使用流程和特点,认为用它进行贪污舞弊的空间极小。而且,他认为这种做法使用已久,朝廷并未规定它属违法,那么就不能以此治罪。

也即,郑士利认为被朱元璋因“空印”治罪的官员们是冤枉的。

貌似郑士利说的有理有据。然而却是给朱元璋火上浇油。

朱元璋下令追查郑士利的幕后主使者,无果,便对郑士利处以流放之刑,就连已经刑满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处以流放。

从“空印案”可以看出朱元璋励精图治、维护统治的决心,但也再次暴露出了矫枉过正、滥杀的一面。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那么问题来了,“空印案”发生在哪一年?牵连了多少官员被治罪?

《明史刑法志》中记载它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史郑士利传》、方孝孺《逊志斋集》中记载对此有佐证。

但是有学者认为这个说法存疑。

《明史·郑士利传》中记载:";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军远方。";

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名臣方孝孺在《逊志斋集·卷二一》中认为,";叶伯巨郑士利传";载:‘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

学者柏桦在《朱元璋与空印案》中认为:";因此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2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5%,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

也即,有在涉案被杀人数上,有数百人、数万人之说。

也有人将“空印案”与稍后的郭桓案关联,认为两案共计杀七、八万人。

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认为:";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者,达七、八万人。 ";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可以说,无论杀多少人,朱元璋都可以干得出来,但是也不能一味给朱元璋扣上滥杀的名声。

可惜“空印案”至今是个谜案,也许将永远是个历史之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820.html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的相关文章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国皇帝曹髦带着宫中的几个侍卫,想冲进司马昭家中杀司马昭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是一件滑稽搞笑的事情。曹髦也就是几个侍卫,还那么大张旗鼓地做事,怎么可能杀得了司马昭呢?说起来,曹髦虽然年纪很小...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年不洗澡...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麋芳和傅士仁跟随刘备几十年 最后为何在刘备巅峰时叛逃

还不知道:麋芳、傅士仁跟随刘备25年,为何在刘备势力最鼎盛时期叛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糜芳最终选择背叛刘备,投降东吴,其中的罪魁祸首正是刘备的义弟、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需知道,糜芳与刘备的关系可是相当的铁,按理说是不应叛蜀投吴的。了解三国历史的网友应该都知...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对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要是和孙权发生全面战争,谁会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取得益州之后、湘水划界之前。如果曹操不插手的话,刘备与孙权全面开战,胜负难料,谁都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这取决于孙权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孙权会主动放弃,刘备再次夺...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