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屈原的评价与纪念屈原所写的诗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以其高洁的品行、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不朽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多种多样,同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无数诗篇应运而生。
人们对屈原的评价
高洁与忠贞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极高,认为他品行高洁,身陷污泥之中仍不忘其志,守志如玉,可与日月争光。他赞赏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精神,认为这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之一。
狂狷与批判
与司马迁不同,班固对屈原的评价较为负面。他认为屈原通过显露才华、美化自己,一再怨怼怀王,是狂狷之人,不足为法。这种评价反映了班固正统的礼教观念,他维护君王权威和社会秩序,对屈原的批判言论持否定态度。
忠君与殉国
王逸则突出了屈原的忠君精神,认为他像比干一样剖心直言,说那些国家危亡的话是为了保存国家。投江而死也是尽忠的举动。而郭沫若认为屈原的投江是殉国之举,因为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他因太爱楚国而不忍看见这悲惨景象,所以选择了以身殉国。
独立与抗争
鲁迅对屈原的评价独具一格。他认为屈原敢于反抗,在作品中放开了说话,敢说真话,不遵守礼教。鲁迅从立人的角度,希望人们建立起独立人格,而突出屈原的奴隶性的反抗精神,这与封建时代把屈原树为臣子榜样的意图完全相反。闻一多也发展了司马迁的“怨怼说”,认为屈原虽然是奴才,但他敢于反抗污浊、邪恶和黑暗,这种抗争精神是可取的。
纪念屈原所写的诗
为了纪念屈原,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创作了众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
《屈原塔》:诗中通过对屈原塔的描绘,寄托了对屈原高尚品德和文学成就的敬仰之情。
《端午日赐衣》: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赐衣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
《南中荣橘柚》:诗中借橘柚之荣,比喻屈原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和端午》: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和氛围,寄托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哀思。
这些诗篇不仅是对屈原个人的纪念,更是对他忠诚、高洁、抗争精神的颂扬。屈原的一生和作品,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境时坚守信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