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9

卫子夫的一生完美地验证了现实生活远比小说精彩。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在汉宫49年,居后位38年。历史上对其评价极高,赞其为";一代贤后";。

有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主要是因为她的心已经死了。受野史和一些影视剧的影响,说卫子夫受宠几十年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卫子夫不过得宠15年。在其之后,刘彻宠爱的女人特别多,像我们所熟知的李夫人和钩戈夫人。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在汉朝,除了高祖刘邦之外,若论文治武功,就当属汉武帝刘彻的名字最为响亮。仅就成就而言,他甚至超过了先辈,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之说,其中的";汉";就是指汉武帝时期。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一代枭雄刘彻的身边自然也少不了“贤内助”。显然,卫子夫当属后宫众多嫔妃中最为耀眼的一位。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好女人,刘彻为什么会让她自缢而亡,莫不是卫子夫步了吕后的后尘,搞起了外戚干政,抑或是她触犯了“逆鳞”?都不是!卫子夫的命运是由儿子决定的,她因儿子封后,又因儿子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帝、后初遇:这是姐姐平阳公主设的一个局

司马迁《史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莫不是都为了一个“利”字?这真不好说,至少发生在平阳公主身上就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当年,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纳了平民妃王姪,之后几年陆续生了3个女儿,其中之一便是后来的平阳公主(卫青之妻)。

这么算起来,平阳公主就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当时的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其母是平阳府的家奴。这么看来汉武帝根本不会跟卫子夫有交集,但恰恰是姐姐平阳公主的苦心经营,才让弟弟刘彻与卫子夫有了之一次亲密接触。

平阳公主之所以设这个局,也是为了“权利”二字。说道这,我们先引入另外一个人——陈阿娇。没错,就是“金屋藏娇”的女主角。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之一任皇后,两人青梅竹马,属于表姐弟的关系。汉武帝能继承皇位,陈阿娇的作用不能忽视。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景帝姐姐,一个在皇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的女人。刘嫖为了让女儿将来成为皇后,与刘彻母亲王姪联手,将栗姬母子扳倒,促成了刘彻的太子之位。

公元前141年,刘彻登基,陈阿娇被封为皇后,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联姻。但不管怎么说,刘嫖的愿望得以实现。可是让长公主刘嫖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的肚子不争气,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再上养尊处优与居功自傲的态度,让汉武帝很不爽,甚至渐渐影响到了夫妻感情。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在那样一个“母凭子贵”的封建时代,陈阿娇的懊恼自然无处诉说,汉武帝也逐渐频繁出入于其他嫔妃寝宫,这才有了刘彻与卫子夫的“邂逅”。

很巧,平阳公主的这个做法,像极了前辈刘嫖的做法。当年刘嫖频繁敬献美女给汉景帝刘启,就是为了博得弟弟的好感,为了自己能在权力面前呼风唤雨,能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所以刘启身边的栗姬对这位姑姐恨之入骨。反观平阳公主,她将卫子夫推荐给弟弟刘彻的做法,简直就是刘嫖“成功经验”的升级版。

弟、甥居功至伟:卫子夫格外受宠

卫子夫能与汉武帝有一面之缘,平阳公主功不可没。但除了平阳公主,陈阿娇的“推波助澜”也不可忽视。

陈阿娇没有给汉武帝产下一男半女,以至于夫妻俩的关系到了冰点。陈阿娇为了自己的皇后之位更是不择手段,采用所谓的“妇人媚道”来博取汉武帝的欢心,不成想,这招邪门歪道不但没有起作用,反而引火烧身。元光五年(前130年),汉武帝以“皇后失序,惑于巫祝”罪名废黜陈阿娇。这位可怜的皇后自此退居长门宫。

从公元前138年卫子夫入宫,到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这10年间,是卫子夫最为受宠的时光。随着皇子刘据的诞生,加上陈阿娇被打入冷宫,卫子夫很快被立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

前122年,刘据被立为皇太子,卫子夫的地位也因此达到了顶峰。

在后宫,卫子夫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但若提起宫外两个人,则更让这位太后风光无限。这两个人就是她的弟弟和外甥,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卫子夫的娘家人,但请不要误会,卫青、霍去病可没有沾皇后的光,严格意义上说,是卫子夫沾了卫青和霍去病的光。

众所周知,汉武帝雄才大略,他乐意步履不停开疆扩土,所以人才对他尤为重要,而卫子夫的娘家人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

从公元前133年,马邑之谋开启了汉朝对匈奴战争的序幕,到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汉匈战争暂告一段落,在这十多年中,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数次大规模、高强度的战争,而让汉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就是卫子夫的两位家人,一位是她的弟弟卫青,一位是她的外甥霍去病。最终,二人因功受封,卫青拜大将军,霍去病拜大司马、骠骑将军。

众所周知,卫青、霍去病,帝国的两位铁血青年,尤其是19岁的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在当时堪称传奇,让大汉帝国威名远扬。

由于弟甥两人于汉朝居功至伟,这让卫子夫在宫中倍儿有面,当然,对于巩固卫子夫母子在宫中的地位,的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无情帝王家:一代贤后香消玉殒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卫子夫身为汉武帝的皇后,弟弟卫青为汉武帝的大将军,侄子霍去病也是名震天下的冠军后,儿子则是当今太子,可是卫子夫最后的结局却是自杀而死。这不免让人心生疑惑。

前文有述,卫子夫的死,与儿子刘据有关。晚年的汉武帝受到巫蛊之祸的影响,疑心很重,从来忌讳巫术的他从阿娇时期就被牵扯进去,一直没有脱身,到晚年更加笃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他也步上了秦始皇的后尘,一个希望长生不老,一个惧怕巫术诅咒,只是汉武帝表现得更为偏执。

刘据出生时,汉武帝已经29岁,不出意外,刘据就是未来的接班人。但后续一些新情况的出现,让刘据的太子之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太子刘据之后,汉武帝又分别得了刘闳、刘胥、刘旦、刘髆及刘弗陵五个儿子。可以想象,如果太子刘据一个不是,汉武帝换太子那是分分钟的事。事实上,当了30多年太子的刘据,最终还是被小弟刘弗陵给替了。此外,汉武帝对太子刘据的种种表现也是“差强人意”,大有“子不类父”的刻板印象,例如汉武帝好动,喜欢改制、用法、兴利,而刘据性格好静,仁恕温谨,政举与汉武帝正好相背,这很难讨汉武帝欢心。

当权者喜欢什么,就会有心怀鬼胎的人钻研什么。汉武帝对太子刘据态度的悄悄变化,导致朝中势力暗中分化,有拥护太子的一帮人,也有奉迎汉武帝的一类,当然后一类人还另有所图,比如按道侯韩悦、水衡都尉江充、黄门苏文、丞相刘屈氂、贰师将军李广利等等。

早在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牵头与众大臣就奏请汉武帝做了一个重大的举措,让其他皇子到外地就藩,于是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就成了之一批就藩的诸侯王。再后来就是昌邑王刘髆。刘弗陵出生于公元前94年,两年之后巫蛊之祸爆发,所以也就没有成为诸侯王。不难看出,霍去病是在维护刘据的利益。

况且这个举措还规定藩王不得私自入京,这等于是剥夺了他们参与嗣位之争的资格。但是,霍去病于当年去世,卫青于前106年去世,这就意味着刘据先后失去了两大靠山。再加上汉武帝与刘据关系的日渐疏离,一些平时对刘据有所忌惮的人,也没有了敬畏,这就是后来江充敢于与刘据对抗的原因。

小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收敛,惧怕将来太子降罪的江充,乘汉武帝重病之际先发制人。公元前91年,江充以“巫蛊”陷害刘据,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这引来丞相刘屈氂攻打太子。刘据与正规军激战数日,卫子夫派人动用皇后的印玺和权力协助太子,最后太子喋血京师,兵败逃亡,最终被追杀于湖县。此时,正在甘泉宫静养的汉武帝赶回长安。

汉武帝问责的时候,卫子夫成了罪魁祸首。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刘彻不由分说,直接派人收走卫子夫象征皇后权力身份的玺绶。其实早在汉武帝跟刘据产生间隙的时候,卫子夫就已经失宠,而面对此时太子的“谋逆”大罪,汉武帝追究责任,当然要拿卫子夫说是。卫子夫对于这一切百口莫辩,她此时也不想多费口舌。

细分析不难看出,卫子夫以死明志的原因就是绝望。在儿子刘据起兵的前一年,卫氏家族就遭受了重创。姐姐卫君孺举家被诛,稍后又株连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还有侄子卫亢等人。刘据兵败被诛之后,其他三个儿子也被追杀,卫子夫唯一的亲人就是尚在襁褓之中的曾孙刘病已(汉宣帝)及对她冷眼相看的汉武帝。所以,此时的卫子夫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和汉武帝过了一辈子的她很清楚丈夫的为人,知道事情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她没有给汉武帝治罪的机会,也没有给自己辩解的机会。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如果能换得儿子的性命,卫子夫肯定能豁得出去,只是她始终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苟富贵无相忘”,仔细想来,值得玩味。卫子夫做了38年的皇后,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就在卫子夫死去的那一刻,汉武帝也没有后悔,因为那么多家人被他诛杀,足见他的无情。何况,他还将卫子夫用一口薄棺,草葬于桐柏亭,连陪葬皇帝的资格都不给。不难想象,即便卫子夫以死“谢罪”,也未能波动汉武帝心中那根曾经付出真爱的心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394.html

“卫子夫最后之所以选择自缢,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的相关文章

如果是关羽前去攻取成都,刘璋会怎么做?

如果是关羽前去攻取成都,刘璋会怎么做?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益州牧。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刘备取益州的时候,马超来投降,然后,刘备让马超去攻取成都,马超率兵到了成都城下,刘璋害怕了,立即投降。试想,如果换成关羽率兵攻取成都,刘璋会立即投降吗?刘备攻取益州,虽然带着大将黄忠和魏延,但是还是遇到了不少阻碍,先是...

历史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在太平天国诸多名将中,石达开是最具有传奇色彩。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可是,让人万万...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朱元璋,明太祖,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制度是在朱元璋的手上废掉的。朱元璋最初废宰相制度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过,他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他的做法,对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后梁,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之一,朱温所建。都开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就像风雨...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司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后才动手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动手

司马懿造反等到曹叡死后才动手 司马懿为何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动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叡死后才发动兵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之所以会不敢在曹叡活的时候造反,主要是他没有一丝机会,所以他只能安静做个美男子,然而曹叡死后,局势瞬间发生变化。司马懿不是个简单人物,从相关史说中可以得知,司马懿是个有胆识、有谋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