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11

汉明帝本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 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刘庄是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之子,自幼聪颖伶俐,“十岁能通《春秋》”,十五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光武帝驾崩后,刘庄“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阴丽华)曰皇太后。”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汉明帝曹随萧规,“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但是,有几道迈不过去的坎儿横亘在汉明帝面前:光武帝建东汉后,一口气将四百余名功臣封侯,要么巧妙褫夺武将兵权令其安享余生,要么令皇室与功臣子女联姻。联姻政策虽然解除了功臣们的后顾之忧,但也为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埋下祸根。

刘秀自起兵建汉,甘冒锋镝,德高望重,凭一己之力成为领导核心。而汉明帝素无军功,在宗室外戚与功臣心目中缺乏公信力。因此,汉明帝登基后,宗室蠢蠢欲动,外戚作威作福,功臣目空一切。

汉明帝为彻底改变被动局面以巩固皇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先拿外戚开刀。他“图画建武中名臣、列将于云台(即云台二十八将)。”弟弟刘苍观图后百思不解问哥哥:“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汉明帝意味深长地“笑而不言”。原来,伏波将军马援之女正是皇后。汉明帝把岳父排除在名垂青史的云台二十八将外,固然有避嫌之意,但他明显借此传达一个明确信号:外戚将受到严格限制和约束!

开国元勋窦融因对子孙疏于管教,导致其子孙骄纵狂妄,肆意触碰法律底线。汉明帝先将窦融侄子以欺君之罪处死,又多次下诏怒斥窦融教子无方。窦融去世后,汉明帝放开手脚,将其两个儿子兼驸马罪死狱中。此举沉重打击了窦融家族势力,对外戚起到杀鸡儆猴作用。

汉明帝进一步规定:后妃之家严禁封侯或参政!在位期间,他的三个舅子官位都不过九卿。姐姐曾替儿子求情,希望汉明帝赏个郎官,汉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他向群臣解释:“郎官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可以派往地方担任重要职务。如果此人无德无才,岂不使“民受其殃!”群臣心知肚明,汉明帝此举纯属抑止外戚势力。

阎章才能出众,政绩显著,吏部准备“迁以重职”。汉明帝因其二妹为嫔妃, 阎章自然“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二)打击宗室

山阳王刘荆野心勃勃,于汉明帝即位后,假冒东海王刘强舅舅给外甥写信,极力撺掇他发兵进京夺取天下。

皇太子刘强是光武帝长子,母为郭圣通。后因生母被废,刘强审时度势多番力辞长达18年的皇太子之位,被封东海王。刘强阅信后吓得魂飞魄散,将信使与信件押送入京。

汉明帝很快查明真相,但因刘荆是亲弟,秘而不宣,将亲弟送往河南宫监视居住。刘荆却贼心不死,得知西羌叛乱时,居然满心期望“天下因羌惊动有变。”汉明帝“闻之,乃徙封荆广陵王。”刘荆依然不思悔改,反而问相面者“我长得最像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相面者被吓坏,急忙报告官府。“荆惶恐,自系狱。”

汉明帝大发慈悲,“复加恩,不考极其事。”刘荆一心作死,“犹不改”,令巫师运用诅咒汉明帝早死,被“有司举奏,请诛之。”刘荆自知恶贯满盈,自杀身亡。

楚王刘英是汉明帝同父异母弟弟,从小与“太子特亲爱。”汉明帝即位后,刘英“数受赏赐”,在封地别有用心“交通宾客”, *** 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意图谋反。有人告发刘英“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有司查证举报属实后,“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大逆不道,请诛之。”汉明帝“以亲亲不忍,乃废英。” 刘英被流放“至丹阳,自杀。”

阜陵王刘延“性骄奢而遇下严烈”,野心膨胀与他人“招奸猾,作图谶,祠祭祝诅。”东窗事发后,“有司奏请诛延。”汉明帝觉得他的罪恶较刘英轻,“故特加恩,徙为阜陵王,食二县。”

(三)从严御下

司徒虞延接到楚王刘英企图谋反的密报,认为楚王是皇上的亲弟弟,绝无反叛可能。他欲聘任幽州从事公孙弘,得知公孙弘与楚王关系过于密切而心存顾虑作罢。这两件事都是虞延自作主张,没有及时向汉明帝汇报。楚王谋反事发后,汉明帝下诏严厉斥责虞延,“延遂自杀。”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司徒邢穆“坐与阜陵王延交通知逆谋,自杀。” 其后,“河南尹薛昭下狱死”,驸马都尉韩光“坐与淮阳王(刘)延谋反诛。”

汉明帝即位后,一改光武帝怀柔风格,大刀阔斧整顿朝纲。他亲力亲为,“总揽威柄,权不借下”;他非常勤政,“乙更(即二更,约22时)尽乃寐,先五更(5时以前)起,率常如此”;他依法治国,“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

在他与群臣同心同德治理下,官吏勤政爱民,“民安其业,远近肃服”、 “海内乂安,四夷宾服”。安定祥和的内外环境,使得人口总数得以成几何级数剧增。光武帝末年,人口总数为两千一百多万。至汉明帝后期,“户口滋殖”至三千四百多万。汉明帝与其子 汉章帝共同开创出“明章之治”的繁华盛世。

汉明帝抑止外戚、打击宗室、从严御下这三板斧,砍出了一个太平盛世。上行下效,如果大小官员们都能以汉明帝为榜样,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就必然会建设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399.html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赵云与关羽用一招制敌杀死了哪些大将?

三国时期赵云与关羽用一招制敌杀死了哪些大将?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云在三国名将中,非常厉害,特别是在演义中,赵云在战场上几乎是勇不可挡,一生未遇到敌手,单挑基本没有输过,而且,赵云每次单挑,几乎都是一招制敌,一个回合就将敌将干掉,赵云至少有五次一招制敌,比如,一合刺死河北名将高览,一合刺死东吴大将朱然。三国中...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对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还会输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你争我斗,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起初,这种局面也是一直持续着。不过,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并惨败被杀之后,天下大势便开始有了变化。后来,刘备率军去讨伐吴国,可惜最后却大败。那么,如果刘备带...

高柔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柔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他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北伐中原,五次对魏国用兵,虽然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却以弱小的力量将强大的魏国打的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比如,斩王双,杀张郃等。在北伐中,魏国统帅司马懿...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