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6)102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

嘉庆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倘若和珅篡改乾隆旨意,他这个皇位还坐得稳吗?

乾隆在意识清楚时,曾反复对嘉庆叮嘱:切勿杀和珅。

可是嘉庆早就对和珅恨之入骨,和珅对乾隆的了如指掌,就像一把利刃悬在头上。所以,就在乾隆驾崩仅过去15天,嘉庆就赐给和珅一条白绫。

不过,嘉庆的快乐只维持了15年,便对自己莽撞杀了和珅的决定懊悔不已。

提到和珅,很多人眼前浮现的大概是王刚老师扮演的偷奸耍滑的大贪官吧。事实上,和珅也是妥妥的帅哥一枚,而且脑子极其灵活,这才会深得乾隆重用。

但是,乾隆比和珅年长39岁,和珅不可能抱着乾隆大腿一辈子。所以,他首先要知道下一任继承者是谁,再换棵大树乘凉。

1795年,乾隆正式立爱新觉罗·颙琰(即后来的嘉庆)为皇太子。在未公布消息之前,和珅为了拉近与嘉庆的距离,特意选了一支品相极佳的上等玉如意,亲自登门提前道贺。

但是,嘉庆的反应让和珅很不是滋味。嘉庆没有表示出过多的欢喜,当然也没有厌恶之情,这种冷淡就意味着客气的疏离。

嘉庆为何会如此呢?原因很简单,此时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大统继承者,可是和珅却知道了,这个人的手段如此之高,难道不该提防吗?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不久,也是乾隆的85岁寿辰时,兴致盎然的乾隆提笔写下了一个“禅”。当时,文武百官拍手叫好,唯有和珅忧心忡忡。因为,也只有和珅在这一个字上体会到了乾隆的用意:禅位。

果不其然,不久乾隆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任太上皇。

1796年的正月初一,36岁的嘉庆正式登基。他的老父亲喜欢奢华,可是嘉庆却崇尚节俭,如此便对 *** 的和珅恨之入骨。

要说和珅也是,他的地位已经很尊崇了,再加上乾隆又将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长子,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的和珅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是,和珅并不知足。

在政治上,和珅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在生活中,更是大肆敛财,到处经商,光当铺就有75间,大小银号300多间。。。。。。

但是,这些不足以让嘉庆抓狂。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记载,每当举行祭天大典等大型仪式时,乾隆坐在中间,嘉庆和和珅垂立两侧,下面百官山呼的万岁可是三个人同享。

当时,但凡嘉庆有事需要向乾隆汇报,都必须先告诉和珅,再由和珅转告乾隆。尤其是乾隆人生的最后时刻,病榻上的他只能通过和珅传达各种旨意,而且,也只有和珅懂他的意思。

渐渐地,从大型活动到日常上朝,和珅都成了乾隆必不可少的传声筒。因为除了和珅,几乎无人能准确地翻译乾隆皇帝的话。和珅此举,其实与摄政无异。

尽管乾隆做了太上皇,依然是紫禁城的一把手,而嘉庆倒像是三把手,这样的皇位嘉庆能坐得舒服吗?

和珅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嘉庆与自己气场不和,更是劝服了乾隆,将自己的亲信吴省钦和吴省兰兄弟安排成了嘉庆贴身的伴读,以此之一时间掌控嘉庆的一言一行。您说,嘉庆能忍吗?

《清史稿》记载了一件事,是嘉庆不得不杀和珅的理由。

话说,乾隆成为太上皇后不久,一次嘉庆下朝后前去请安,路上恰好就碰到了和珅。

走进养心殿,乾隆正闭目养神,嘉庆与和珅便立在一旁,不敢多加打扰。谁知,乾隆倏地睁开眼睛,随后问了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那些人是谁?”

嘉庆当即就懵了,他还没搞懂乾隆的用意,和珅却已经答道:“回太上皇,是高天德和苟文明。”

嘉庆无语了,他根本摸不透这对主仆在玩什么文字游戏,他们说的人是谁?于是,刚出了养心殿,嘉庆便忍不住问和珅,刚才与太上皇说的是什么。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谁知,和珅接下来这番话让嘉庆不淡定了。原来,和珅说这是 *** 秘语,“专门诅咒千里之外的仇人,使得他们不得好死。”

嘉庆一惊:“那太上皇这是在诅咒。。。。。。”

和珅笑着答:“八成是白莲教的匪首。”

嘉庆点点头,不再言语,但是心中翻江倒海。和珅就像乾隆腹中的蛔虫,两个人打哑谜似的就办成了一件大事。倘若和珅知道自己对他不满,会不会怂恿乾隆废黜自己?又或者会不会用 *** 秘语诅咒自己呢?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1799年,85岁的乾隆皇帝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嘉庆也终于尝到了权力在握的滋味。

嘉庆之一时间安排和珅总理丧事,过了没几天,便列出了和珅二十大罪状,随后赐其自尽。而和珅被抄没的家产,自然全部归宫中所有,真是应了那句“和珅倒,嘉庆饱”了。

但是,嘉庆的“胃口”只满足了15年,和珅死后,国库再次吃紧。这时,知道当家不易的嘉庆突然明白了乾隆的话,不杀和珅是因为他确实深谙理财之道。

最重要的是,嘉庆手下官员贪腐的不少,可是几乎没人有和珅的能力。嘉庆即便再勤奋,也抗不过有一堆猪队友拖后腿啊!

只是,当嘉庆意识到和珅的用处却为时晚矣。毕竟,那些隐藏在繁华盛世背后的危机,也随着乾隆、和珅的去世而渐渐地显露了,清朝终于走向了下坡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463.html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的相关文章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一定要杀于谦

朱祁镇的最大污点,第二次称帝以后,为何必须杀掉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第二次成为了皇帝。与此同时,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要求下,朱祁镇杀掉了名臣于谦。认真的说,于谦属于名臣历史上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堪称与...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史之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元载,唐朝中期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的元载也是穷出身。他有才名,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王韫秀的青睐,死活要嫁给他。于是任性白富美官二代王韫秀,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入寒门,和元载过起了穷日子。但爱情终归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嫁妆被吃光、用尽了...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刘秀是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我们当下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要是能自己创建一个公司,并且把这个公司发扬光大,其成就感,肯定比继承父祖的公司的成就感强烈。而且世人常常都只记得公司的创始人,对那些继承人的印象却比较模糊。“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