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7)105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新君给诛杀了。如韩信,虽然是一代战神,最终也死于吕后之手。

在古代封建王朝,立下大功却死于君王猜忌的武将难以计数,所以在皇帝手下讨生活,只有聪明的武将,只有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才能得以福报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可见一斑。

乾隆时期,就有2名武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当乾隆问他们要什么赏赐时,这两人一个要官,一个要美人,因回答不同,结局却是天上地下。那么,这两人是谁,他们对乾隆提了什么要求,乾隆又是怎么对他们的呢?我们从这两位大将的身世说起。

01

为国效力,携手克敌

故事从乾隆时期西南地区的金川之乱说起。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与康藏通,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汉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当年,大小金川的首领原本是明朝臣属,后来先后在顺治和康熙时期归顺了清朝,但是在乾隆时期,这两个地区又发生了叛变,乾隆十分生气,欲派大军前往平乱。此去的两员虎将,分别为海兰察与乌尔登。这两人本无交集,如何相遇呢?

我们知道,乾隆时期经常对外用兵,因此武将在朝中颇具地位,此时也出了不少极具军事才华的将领,海兰察、乌尔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兰察出身于普通家庭,由于清廷对武将尤为重视,所以海兰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海兰察才思敏捷、身手灵活,在沙场上可谓是如鱼得水。虽说一开始海兰察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卒,但因为他胆识过人、勇猛善斗,但很快就在众多士兵之中脱颖而出,经常被乾隆委以重任,是乾隆的得力干将之一。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如乾隆二十年时,海兰察以索伦部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参加了征准噶尔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海兰察表现非常勇猛,抓住了准噶尔部重要首领巴雅尔。经此一战,他被提拔为副都统、二等侍卫,后来又变一等侍卫。

相比较海兰察的出身而言,乌尔登则要好很多,他生于贵胄之家,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因此能力也颇为出色。正是由于父辈在官场上的人脉,乌尔登没有选择直接投身军营,而是进了皇宫,当了一名皇帝的贴身侍卫,不难理解,这是为了跟皇帝走得更近。

一段时间的接触,乾隆觉得乌尔登是个可塑之才,而且是一个能够胜任沙场点兵的将帅之才,至此,乌尔登被派进军营,也当上了军事统帅。

16年后(乾隆三十八年),金川叛乱战事吃紧,乾隆钦点两人前往前线作战,海兰察和乌尔登这才算是有了密切地交流。

02

国君封赏,始见人心

金川对战并不顺利,由于敌人过于狡猾,清军的主将甚至还因为伏击死去。眼看这场战役形势不好,关键时刻海兰察乌尔登两人临危不乱,配合默契,最终清军抓住了大金川头目索诺木束,大获全胜。

班师回京后,海兰察与乌尔登都被授予一等侯爵,拿了不少赏赐,自然也都参加了乾隆的庆功宴。宴会上,乾隆欲对两人进行论功行赏。

对于乾隆的封赏,乌尔登立马表了决心:“奴才只希望能为皇上鞍前马后,带更多兵将守护大清,平定乱臣贼子!”旁边的章佳·阿桂听了这话,心头一紧,紧接着是一身冷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乌尔登这是在要官、要权。

听完乌尔登的话后,乾隆喜悦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随即又和颜悦色起来。侧脸旁边,乾隆又问海兰察需要什么封赏。海兰察说,臣也没有别的请求,只是喜欢美人,就请皇上赐我几名身材丰腴的美姬吧。听了海兰察的话,乾隆面色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立刻答应了海兰察的请求。

常人思维会觉得,乌尔登的话是赤胆忠心,而海兰察则是胸无大志,按理说,乾隆应该对乌尔登大加赞赏才对。可事实上,乾隆却对海兰察“暗许”几分。这是为何呢?

03

战败被诛与功成名就之间

古往今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能是千古帝王。

很多王朝的建立,都是骑马打天下获得,秦朝、汉朝、宋、明等朝无不是如此。所以,开国皇帝对手握军权的大臣很是惧怕,因为他们手握雄狮。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那类手握着兵权,可是皇帝却分毫不惧的大臣?当然有,知名的当属老将郭子仪。晚唐时期,郭子仪手上的大权仍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轻松碾压皇帝,但每任皇帝却都很信赖他,为什么,因为郭子仪懂得为人之道。

郭子仪总是能在皇帝必需时主动站出去,而当皇帝不再必需他时,他也可以果断地功成身退,学会“收放自如”,学会“无为”中庸。如此一来二去,皇帝们自然觉得郭子仪不会拥兵自重,而且值得信赖。很明显,郭子仪之流便可以高枕无忧、无虑善终。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貌似胸无大志,可却懂得退与让的道理,与郭子仪的“为人之道”颇为相似,反观乌尔登的心思,则是对权力的觊觎,甚至是野心的膨胀,也难怪阿桂在边上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因为乾隆已经在心里默默地给乌尔登记上了一笔。

一个有野心有欲望的臣子,皇帝自然为之忌惮,而海兰察的要求尽管粗鄙,却反倒让乾隆对他安心。乌尔登后来由于一次小的战事落败,立即就被执行死刑。

再看海兰察,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海兰察战败了,但他只是被贬了官,并无其他责罚。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海兰察因病辞世,乾隆帝因为他武功卓越,破例让他入昭忠祠,赐谥号“武壮”,位列紫光阁功臣,可以说海兰察是乾隆一朝比福康安更亮眼的名将。抛开那些战功而言,海兰察在乾隆面前还是很聪明的,即使和珅不喜欢他,处处给他挖坑设阱,海兰察照样善终。为人臣子,死后能够得到如此哀荣,也算得是圆满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1646.html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的相关文章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作为八王之乱参与者之一,带来了哪些影响?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顺治一共有八个儿子 顺治临死前为何想要传位给堂兄

对顺治帝明明有八个儿子,为何临死前却想传位给堂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使清朝由关外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于顺治十八年因染天花而驾崩,年仅24岁。根据“汤若望传”来看,顺治帝临驾崩之前并不...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凉州刺史耿鄙...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令妃是包衣出身,据史书记载,她早年被选入宫中做了宫女。由于她生得秀美,心地淳良,因此得到了乾隆特别的宠爱。但是,乾隆在没有皇后,又将令妃儿子永琰立为继承人的情况下,却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对正史关羽与马超相比,到底谁的武力更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马超与关羽并列五虎上将,那么历史上的马超与关羽,谁的武艺更强?诸葛亮对马超的评价话说关羽在荆州,得知马超投降刘备,他听说马超乃是闻名西凉的一方枭雄,而且曾经一度击败曹操,没有见过马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