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97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朝后妃的首饰包括皇帝赏赐的,也包括自己的嫁妆。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这些首饰,在后妃生前有自由处理权。可以当作礼物送给其他妃嫔;可以赏赐给亲戚,下属和子女。

《甄嬛传》里,甄嬛回宫当上贵妃以后,就将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送给安陵容。

后妃死后,她们的首饰有以下几个去向。

之一,陪葬。

陪葬的首饰多少,由皇帝说了算。皇帝下诏按哪个品级下葬,就陪葬哪个等级应该陪葬的物品,包括首饰。不过,慈禧太后例外,她独自执政48年,皇上都被她控制。她的陪葬品也异乎寻常。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第二,赏赐给后妃的亲戚,子女。

后妃出嫁时,也有嫁妆。这些嫁妆也登记造册,皇帝赏赐的首饰同样登记造册。

在清朝,长辈死后,他的日常用品要赏赐给晚辈,作为纪念。

皇帝根据妃嫔的亲疏关系,将妃嫔遗物赏赐给妃嫔的亲戚,子女。

例如,乾隆皇帝的容妃死后,其遗产分配,有详细记载。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四月二十日大学士和珅传旨:「容妃遗下衣服、首饰等物,具着分送内廷等位,并赏公主、大格格及丹阐、本宫首领太监、女子等。」以及容妃族人。

得到长辈遗物的晚辈们,要好好保存这些遗物。他们死后,要把这些先辈给的纪念物带入棺中,成为自己的陪葬品。

第三,皇帝自己留作纪念。

有些多情皇帝,会留下爱妃的首饰当作纪念。

第四,皇帝将首饰转送其他妃嫔。

皇帝经常赏赐妃嫔首饰,其中一部分就是前朝妃嫔的遗物,或者是本朝死亡妃嫔的遗物。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甄嬛传》中,苏太妃离宫时,先皇赏赐的长相思琴留在了宫里,雍正皇帝就把这张琴赏赐给了甄嬛。

乾隆皇帝的容妃死后,他的愉妃、颖妃、惇妃、婉嫔、林贵人、禄贵人、明贵人、卾常在、白常在都得到了容妃的遗物。

第五,将破旧首饰再加工。

妃嫔的首饰,用久了,就会旧了,破损了,这些首饰就会进行重新加工。

乾隆二十九年(一七 *** 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熔化忻贵妃的遗物金累丝葵花面簪、金茶花簪等首饰,对其进行重新加工,拆下了旧的宝石珍珠。

第六,交回内务府。

清朝内务府,掌宫廷事务。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淳嫔死后交回金镶珊瑚项圈、金累丝凤等首饰。妃嫔死后,其宫里的物品登记造册,除了陪葬、赏赐人、以外都交给内务府。由内务府负责保养维修,或者再加工。

结论:皇宫里的女人生前、死后都做不得主。

女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是进入皇宫,成为皇上的女人。以为当了妃嫔就和皇帝一样,拥有整个国家。家族也跟着水涨船高。可是成为皇上的女人后,就失去了自我。无论是身心还是珠宝首饰,都不是自己的,所有的一切都由皇帝做主。

妃嫔生前可以把自己的东西赏赐给娘家人,可是这些东西都是一种荣誉,其价值有限。《红楼梦》中,贾蓉说:“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她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做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当了妃嫔,看似荣耀,实则有苦难言。正如贾珍说的:“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妃嫔死了,更做不了主了。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死后,乾隆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上,那拉皇后的丧礼比皇贵妃的级别还要低。那拉氏皇后的丧仪没有大臣、公主、命妇齐集举哀、行礼,只有皇后的儿子十二阿哥和儿媳博尔济吉特氏为其穿孝。

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单建陵寝,却葬在了妃园寝内。更有甚者,按惯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那拉皇后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位于一侧。

曾经高贵的皇后,死后不仅没有哀荣,反而被塞进其他妃子的陵寝,实在令人心寒、心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893.html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的相关文章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还不知道:楚汉相争,韩信真的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的钟室内,被后人誉为无双国士,一代兵仙的韩信,刚刚被丞相萧何骗进宫,就被一群妇女拿下,即将被处死。这个时候的韩信后悔极了:我当初要是听蒯通的话,今天又怎么会被女人小儿所...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

朱棣身边最猛的男人,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的?

朱棣身边最猛的男人,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等人的?

朱棣身边最猛的男人,朱能是如何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平安等人的?他最后的结局好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父亲去世后,按照当时军中子承父职的规矩,朱能也承接了朱亮的副千户军职。后来天下太平,朱能便被太祖皇帝朱元璋直接委任去跟在燕王朱棣的身边。后来也曾经跟着朝廷的大部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