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19)155

刘表,东汉末军阀,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刘表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割据荆州一带,拥兵十余万,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势力。但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里说刘表“虚名无实”,那刘表真如曹操所说只有空名吗

一,出身名门

刘表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人。刘表少年时就很有名气,与当时的七位名士一起号称八俊。刘表曾在南阳太守王畅处求学,他见王畅过于节俭,便劝谏说:“府君过度节俭,不符合中庸之道。”王畅回答:“我用节俭来约束自己,可以让自己少犯错。”

二,立足荆州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表成年后身材高大,容貌魁伟,担任大将军手下的北军中侯。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控制的朝廷让刘表担任荆州刺史。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董,荆州各地也被宗贼占据,使得道路不通,刘表无法直接到荆州上任。刘表只得隐姓埋名,单独前往荆州。

刘表到达宜城,与荆州大族的蒯良、蒯越、蔡瑁商议平定荆州之策。刘表说:“现在荆州各地宗贼横行,百姓没有归附,袁术又对我虎视眈眈,荆州就要大祸临头了。我想要在荆州征兵,担心百姓不肯 *** ,怎么办?”蒯良等人回答说:“百姓不归附,是因为官府的仁义不足。如果大人施行仁义,那百姓就会如水向下流一样归附。袁术有勇无谋,各地宗贼首领也是武夫,贪婪残暴,不得民心。只要将那些宗贼首领除掉,再收编他们的部下,百姓一定会归附大人,荆州自然也能安定。”

刘表听了他们的话,十分赞同,便派蒯越以重利引诱各地宗贼首领到来。各地宗贼首领五十五人前往拜见荆州刺史刘表,结果都被刘表杀死。然后刘表将他们的余部收编,荆州八郡因此安定,全都归附了他。

三,对抗袁术

袁术占据南阳,想要夺取荆州,便派孙坚攻打刘表。孙坚初期进展顺利,将刘表围困在襄阳。但不久孙坚就被刘表的部将用箭射死,袁术只得退军,放弃了吞并荆州的打算。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控制了东汉朝廷。为了拉拢各地诸侯,李傕于是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初平四年(193年),刘表切断袁术粮道,迫使他离开南阳。袁术与曹操在封丘交战,结果袁术惨败,实力大减,不再对刘表构成威胁。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往许都。刘表虽向朝廷表示归附,但仍与袁绍暗中联络。董卓旧部张济率军攻打荆州,结果在穰城战死。荆州官员因此都向刘表表示祝贺,但他却说:“张济是因为穷困才来荆州,因为我没有招待好,两军才打了起来。张济之死并非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哀悼,不接受祝贺。”张济侄儿张绣因此率余部归附刘表。

四,胸无大志

长沙太守张羡为人桀骜不驯,因此不受刘表待见。张羡对刘表怀恨在心,于是在建安三年(198年)率长沙、南阳、零陵三郡反抗刘表。刘表率军围攻张羡,但是久攻不下。建安五年(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大战,要求刘表派兵相助。刘表虽然答应帮助袁绍,但实际保持中立,按兵不动。

从事中郎韩嵩劝刘表说:“现在袁曹两强相争,正是将军有所作为的时候。若是将军想图谋天下,则可以趁袁曹两败俱伤之时向他们发难。若是将军不想图谋天下,那就从袁绍、曹操里面选择一个依附他。若是将军坐观成败,那不论袁绍还是曹操事后都会怨恨将军。我看曹操英明神武,早晚必会击败袁绍,夺取天下。将军不如率荆州官民投靠曹操,这样曹操必会非常高兴,将军也能长保富贵。”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表听了韩嵩的话还是犹豫不决,于是派他前往曹操处观察虚实。韩嵩到了曹操处深受厚待,便在返回荆州后力劝刘表归顺曹操。刘表大怒,认为韩嵩背叛自己而投靠曹操,便想杀了他,但被其妻蔡夫人劝住,放弃了杀韩嵩的打算。

曹操派人联络张羡,要求他继续牵制刘表。张羡于是投靠曹操,以朝廷的名义继续反抗刘表。不久张羡病逝,部下立其子张怿为主。刘表趁机消灭张怿,再次控制整个荆州。自此刘表实力大增,成为拥兵十余万的强大诸侯。刘表安抚百姓,崇尚儒学,使得荆州兴旺。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曹操击败,于是逃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虽然厚待刘备,但是担心自己无法驾驭他,于是并不重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柳城。刘备便劝刘表趁机偷袭许都,但刘表没有听从。

刘表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子刘琦,一个是次子刘琮(蔡夫人之侄女婿兼庶子)。因为荆州大族蔡瑁等人支持刘琮,刘表于是立刘琮为嗣。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

总的来说刘表雄踞荆州近二十年,平定宗贼,赶走袁术,招揽张绣,消灭张羡,使得荆州稳定兴旺,并非曹操所说的只有空名。但刘表确实没有大志,只是希望割据一方,最终被曹操吞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90.html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的相关文章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作为皇位后 其他藩王为何没有反抗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作为皇位后 其他藩王为何没有反抗

对朱棣发动靖难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藩王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朱允炆。朱棣耗费了四年的时间打到了南京,最终朱允炆失踪,自己顺利登基。从靖难到登基期间,其他地方的藩王都没有站出来反抗朱棣,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朱棣奉天靖难本就...

高光:西晋时期官员,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

高光:西晋时期官员,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惠帝

高光(?—308年12月3日 ),字宣茂。陈留圉城人,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晋...

刘璋扎根益州又坐拥十万人 刘璋为什么还引狼入室请刘备入川

刘璋扎根益州又坐拥十万人 刘璋为什么还引狼入室请刘备入川

还不知道:刘璋坐拥蜀地十万兵马,为什么要引狼入室,请刘备入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的天下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诸侯们在同一舞台上明争暗斗,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也导致古今中外无数人对那段历史喜爱有加。在汉末诸侯中,割据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十分特殊。他们早在天...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秦始皇灭六国俘虏六国国君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秦始皇灭六国俘虏六国国君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还不知道:秦始皇灭六国后,被他俘虏的这六国君主,都遭到怎样地对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类历史上,亡国的君主大多数下场十分凄惨,尤其是在国家被人通过武力所推翻的情况下,那么,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六国的君主,都遭遇了什么样的对待呢?图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剧照一、...

蜀汉军队只有十万人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蜀汉军队只有十万人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仅有10万兵力,少得可怜,为何明知必败还要打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诸葛亮北伐时期已经明白了蜀汉实力悬殊,当年自己给刘备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已经明确指出要交好东吴才可以有机会和曹魏争夺天下,但刘备因为关羽兵败身死和荆州丢失的原因迁怒于...

夷陵之战时刘备带上诸葛亮 刘备最后能打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时刘备带上诸葛亮 刘备最后能打赢陆逊吗

对夷陵之战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如果带上诸葛亮,能打赢陆逊吗?夷陵之战,可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转折点,此战刘备率领数万大军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打的大败,损兵折将,很多跟着刘备的百战精锐最终都死于此战,而火烧连营这一故事也是来源于夷陵之战。此战过后...

历史上道光帝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养母钮枯禄氏的

历史上道光帝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养母钮枯禄氏的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为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所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今天小编来带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乾隆的儿媳钮枯禄氏,她跟嘉庆帝的婚姻是由乾隆一手促成的,婚后生活也是十分幸福。不仅如此,钮枯禄氏还成为了大清王朝的皇太后呢,而人们对她这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