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104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十个月突然驾崩,到底他是不是死于朱瞻基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时候想想吧,历史真的挺有意思的,如果朱棣再活一年,朱高炽薨世,朱棣面对当年老爹朱元璋同样的局面会如何选择,是太孙继位还是让汉王继位。同样不得不说的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子朱瞻基深受朱棣的喜欢。朱棣对这个长孙真的是喜欢的不得了。应该说,朱棣眼光不错,比起晋武帝看中的孙子司马遹,朱瞻基始终都不错。但是他一生更大的槽点就是生了一个叫朱祁镇的倒霉儿子。

关于朱高炽在位十个月暴毙而亡,可以说是十分突然,关于死因有气死说,有纵欲说,有突发疾病说,还有一点就是被儿子朱瞻基弑杀说。总体来说,在朱高炽在位十个月,朱瞻基的行为正常,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再说,朱高炽驾崩的时候,朱瞻基并不在眼前而是在南京,弑君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当初朱棣在蒙古突然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的朱高炽让朱瞻基去军中接管军队,并且迎接朱棣的灵柩,朱瞻基为此对父亲说,现在局势不稳定,为了防止有人假冒他的书信,他需要一个特殊的印章传信。朱高炽就把东宫图章给了他,并告诉他,不用还了,反正他以后也会是东宫太子。有人说这是朱瞻基提前逼迫朱高炽立他为太子,换一个理解方式就是父子情深,朱高炽信任朱瞻基,提前确定他的太子地位。但无论怎样,此时两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而在朱高炽在登基之后,父子的关系还是相当的不错。朱高炽登基后派朱瞻基去南京,有人说这是朱高炽为了迁都回南京做准备,派太子去筹备。但这个做法遭到朝臣的一致反对,当时的朱瞻基身体并不好,太子前往南京有动摇国本之虞。而且在山东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汉王朱高煦,但朱高炽执意让太子朱瞻基去南京监国,本身就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人对此分析是朱高炽想换太子。

实际上这个说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朱高炽自己以嫡长子继位,朱棣那么强势,想废掉朱高炽这个太子都没有成功,他刚刚登基就想换太子未免有些太着急了,朱瞻基这个太孙是朱棣亲立的,朱棣宠爱孙子已经到了越界的地步,要知道大明的唯一两任太孙就是朱瞻基和朱允炆。但同时朱棣对这个大儿子朱高炽明显是厌恶至极。所以说,朱高炽要废掉朱瞻基实在是不大可能。至于说,朱瞻基从南京到北京时间太快,朱高煦想要半路拦截朱瞻基没有成功,当作朱瞻基弑君的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按照常理推断,朱瞻基弑父,是一件风险远大于收益的事。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应该说,朱瞻基是一个很幸运的太孙,太子和皇帝,当太孙和当太子的时候,没有任何政治危机,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强劲的挑战。当太子十个月就登基了,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幸运的太子,登基之后迅速平定汉王之乱,发展经济和生产,民生安定,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仁宣之治”实际上是他一手创造的。对于国都的选择,朱高炽有意回南京,但没有来得及就挂了,而在朱瞻基的手里,正式确立了北京为国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1904.html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的相关文章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杆性质的人物,他是中国悲剧英雄第一人,现实中我们每每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曾经的失败英雄项羽。我们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是他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吴起变法后楚国经历十代君主 他们都有什么作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变法后,楚国历经10位君主,他们分别有什么作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变法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大家熟悉的秦国,因为商鞅变法而走向强大。公元前221年,正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六位秦国君主打下的基础,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马乂...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对乾隆主动提出退休,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唐朝宰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裴炎是唐朝宰相,在帮助武则天掌权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后却被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杀死。那裴炎到底与武则天发生了什么矛盾,导致自己身首异处呢一,出身名门裴炎出身河东裴氏,为当世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

楚国衰落是因为张仪 齐国的灭亡又和谁有关

楚国衰落是因为张仪 齐国的灭亡又和谁有关

楚国走向衰落是因为张仪,那齐国灭亡又是因为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仪“诈楚”楚怀王客死在秦国,楚国的国势也迅速衰落,换句话来说,楚国的衰落和张仪有莫大的关系,但其根源不在张仪,而是在楚国本身,齐国作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最终被秦国所灭,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