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9)102

努尔哈赤的儿子众多,能力不错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他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实际上皇太极压根就不是努尔哈赤选定的接班对象,他是贵族内部民主选举出来的。

一、努尔哈赤原本想把大位传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68岁,这个时候的皇太极35岁,正值壮年。而多尔衮当时才15岁。说实话,在后金帝国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让一个15岁的孩子继位,风险是很大的。至少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取的。

毕竟五代十国中,因为传位给幼子而丧失江山的情况历历在目,稍微读点历史,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观点抛弃,为啥?因为那是后金,那是一个没怎么读过历史的帝国。努尔哈赤虽然很有才,但整天抱着一本《三国演义》当兵书,你觉得他的文化水平能有多高?他根本不知道在乱世传位给幼子有多危险。

但是这个孩子是不是多尔衮呢?其实我们看当时这些子嗣的待遇,就能发现,多尔衮的待遇很不显眼。

1624年,在后金的新年晚会上,除了四大贝勒以外,阿济格排名第六,多铎排名第七,多尔衮压根就没资格亲自给努尔哈赤祝贺。

此外,努尔哈赤去世之前,多铎只有13岁,但是却已经成为了正白旗旗主,封贝勒,旗下拥有35个牛录。而当时的阿济格和多尔衮只有15个牛录,完全没法和多铎相比。多尔衮的头衔也比不上多铎,根本没当上正儿八经的旗主(1个牛录一般有300人)。

所以说,按道理努尔哈赤显然是更加偏爱多铎的。即使要传位给大妃(正妻)阿巴亥的孩子,也是应该传给多铎,而不是多尔衮。

多尔衮只比多铎大2岁,本身就没啥区别。在各种待遇上,多尔衮也比不上多铎,他凭什么能继承努尔哈赤的大位呢?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所以说,部分史料中,称阿巴亥拿出努尔哈赤的遗嘱,让多尔衮继承大位,这是不合理的。除非是阿巴亥特别偏爱多尔衮,有意为之。

二、皇太极是贵族们选出来的后金大汗。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便逼着大妃阿巴亥跟着殉葬了。等于说,年幼的多尔衮、多铎,同时丧父丧母,失去了依靠。

即使当时他们手里有一定数量的牛录,也翻不起大浪来。因为他们没有军功,纯粹是贵族老爷,这谁能服气呢?再说了,跟着这么点大的孩子混,能有前途吗?

所以说在努尔哈赤没有留下确凿遗嘱的前提下,多尔衮、多铎这类小孩儿,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出了继位候选人的范围。那么为啥是皇太极呢?

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已经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了。他们手里都有军权,哪怕是努尔哈赤,遇到大事也得找他们商量着办。

等到努尔哈赤去世了,四大贝勒自然是大汗之位的重点候选人。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其中阿敏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所以相对于其他3位,差了点意思,不具备竞争力。那么代善、莽古尔泰,比皇太极差在哪儿了呢?

努尔哈赤的太子褚英被废以后,皇次子代善就是最年长的儿子了。代善不仅宽厚,而且屡立战功,有大将之材。所以努尔哈赤一度将军国大事都交给了代善,而且还打算把自己的汗位传给代善。

这也没毛病,四大贝勒之中,代善的威望更高,又是首席贝勒,其他三位也没资格反对。那么为啥代善就失去了继承权呢?

从野史角度来说,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可能存在私情。这事儿还被皇太极抖了出去,因此努尔哈赤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从正史角度来看,代善对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非常不好,常常虐待他们,甚至导致硕托差点因此叛逃。努尔哈赤因此让岳托、硕托和代善分家,同时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说实话,正史的解释太牵强,代善对儿子好不好,和他能不能担任太子之位,似乎没什么瓜葛。野史虽然有点儿露骨,但是一旦努尔哈赤怀疑了这一点,那代善是肯定不能做太子了,所以似乎更加合理。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也是嫡子。他的母亲富察氏,本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估计是代善的魅力十分惊人,所以说,富察氏和代善也传出了绯闻。

好家伙,代善究竟是何方神圣?为啥两任大妃都跟他搞暧昧呢?无风不起浪,莽古尔泰为了邀宠,居然主动弑母,这可把努尔哈赤给恶心坏了。此外,这种行为在整个后金贵族圈子里,也引起了轩然 *** ,连生母都敢杀,他要是做了大汗还得了?因此莽古尔泰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相对来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身上,就没什么劣迹了。而且他也是四大贝勒之一,手握军权,立下不少战功,选他当大汗,似乎不成问题。

三、一切都是皇太极的阴谋?

皇太极,其实原来的音译是“黄台吉”。台吉是蒙古贵族的一种称呼,和贝勒、贝子差不多。黄金家族的女婿们,为了彰显身份的尊贵,往往会在前面加上“洪”、“黄”、“红”等字,所以黄台吉其实是皇太极的一种称呼,并不是名字。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后来皇太极称汗称帝了, *** 士大夫不知道蒙古草原上有一大堆“黄台吉”,他们为了拍马屁,说皇太极有天命,“黄台吉”和中原王朝的“皇太子”读音类似,这是天命所归啊!

所以后来的翻译里,就将黄台吉翻译成了皇太极。知道内情的满人虽说捂着嘴在笑,不过也认可了这一点,反正对他们没坏处。

有一种说法,代善下台,多尔衮、多铎失去继承权,都是皇太极一手造成的。当年努尔哈赤说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把子孙和大妃都托付给代善。

这下代善可就火了,为此多尔衮、多铎的母亲阿巴亥,的确有几次带着点心前往代善家中,而且在宴会上,常常和代善眉来眼去。

这事儿可以理解,女真族过去有收继的习俗,父亲死了,小妈可以改嫁给继承家产的长子。阿巴亥比努尔哈赤小31岁,当时不过37岁,还不算太老。她也想在努尔哈赤死后找个新靠山。

可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是大汗,这点面子还是要的。私底下有这种行为,努尔哈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事情一旦摆到台面上,那就不好看了。

而一个叫德因泽的庶妃,偏偏就把这件事捅了出来,连我们都知道了,可见当时传播有多广。努尔哈赤的老脸挂不住啊!如果还让代善或者阿巴亥的儿子们继位,那不是抽自己的嘴巴子嘛!

德因泽并不得宠,也没有子嗣,即使扳倒了阿巴亥,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呢?冒着这么大风险干这事儿,肯定有利益原因。所以很多人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指向了皇太极。

因为阿巴亥不仅和代善有来往,也曾经对皇太极示好,结果被皇太极拒绝了。所以皇太极是知道阿巴亥和代善搞暧昧这件事的!

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四大贝勒不仅让阿巴亥殉葬,而且还让名不经传的德因泽跟着殉葬,会不会是皇太极杀人灭口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1926.html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王莽死后头颅被收藏272年之久 这个头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王莽死后头颅被收藏272年之久 这个头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对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272年之久,它有何特殊之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莽在西汉历史上的功绩不小,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改革家,但他在史书上的评价却不高。因为他是篡位称帝,所以备受争议。不过直到现如今,史学家们研究认为,王莽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最终能成功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魏、蜀、吴,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最强大,独占北方,虎视江南,蜀汉和东吴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抗衡曹魏。现在有个普遍的观点,说三国之分及三位君王的成功是因为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占据人和,孙权占据地利。这种观点的出处应该是来源于诸葛亮和刘...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皇位,为何却被亲叔叔夺了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说起明朝,自然离不开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等,而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更是极具“传奇”与“神秘”色...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凌封:东吴名将凌统次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凌封,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凌统次子,兄长凌烈,被孙权夸为他的虎子,后来兄长因犯事而被免职由凌封继承凌统的军队和爵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凌封是吴国名将凌统的儿子,凌统死的时候,凌封和哥哥凌烈只有几岁,孙权便把他二人接进宫进行教育,对凌封、凌烈的关爱和对自己儿子一样...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操能统一中原是因为挟天子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孟德为何能统一中原?不只是挟天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一位口碑两极分化的枭雄,他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世人都说曹操是乱臣贼子,以要挟天子来得到天下,这样一个人就算成就了大业,但也因此遗臭万年。可是纵观他在三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对康熙杀鳌拜的原因是什么,是鳌拜反叛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曾经辅佐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可谓忠心耿耿,只是在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抓了起来。他真的造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鳌拜的罪名和多尔衮一样,都是独断专行的。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在满族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