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0)101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授鄷都县知县,有政绩,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迁石砫厅直隶同知,在此任上以政绩卓著再次升迁为南雄府知府。诰授奉政大夫,戊子科四川乡试同考官,以足疾告归,卒于四川成都,享年72岁。咸丰朝入祀名宦祠,乡谥文定先生。

人物生平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清前期官员,山东诸城王璊村人王氏。其高祖父王家栋,明万历间举人,官至知县。曾祖父王业昌,诸生,有孝行。崇祯末年读书楼中,为清兵所害。父王尔翼,字虞肱,増贡。王萦绪,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年)进士 。历任四川酆县(今丰都县)知县、石砫直隶厅(今石柱)同知,任内创修《石砫厅志》 。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从考取进士到以南雄府知府身份致仕的仕宦经历中,在石柱直隶厅同知任上长达十三年,为当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授任厅同知时,正当石柱“改土归流”初期。故上任伊始,即“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建创南宾书院,筹措教育资金,改善教学环境;“余时为诸生授经史”,教化乡民;“分学改棚,士子无涉险之苦”,为当地读书人科考大开方便之门,极大地推动了石柱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登贤书、捷南宫者继起”。其它如劝课农商、发展经济,“严义冢侵占条约”、打击土豪、抑制兼并,“决狱明察”、维护社会稳定等措施,皆为乡人津津乐道。因此,在王萦绪死后,石柱士民还为其设阴祠祭奠。

王萦绪以经术起家,而石柱原为土司辖区、“荒榛弹丸之地”,文化落后,故其涖石诸善政以教化为本,主要政绩也集中体现在建书院、分学改棚、传授诸生经史乃至编撰《石柱厅志》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上。所以,清人“王槐龄”-称其“教泽有以开其先也”,认为他对石柱教育文化事业有开山之功。

王萦绪在石柱主政期间,恰逢修志之风盛行的“康乾盛世”。在当权者的大力倡导和“方志为一方之全史”、“修志为一方之实用思想的影响下,囿于石柱地区“夫六七百年土疆无片言只字可因”,又“由土改流,业经十有四年,地虽无异而先后则有内外之分,土司时文献,今矣寥寥不足征”的客观实际,惮于“岁月消磨,一切澌灭。后之人虽欲创始,真成无米之炊”的顾虑,在“盛世修史”和“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史以继往,志以开来”思想的主导下,(据《清史稿·曹秀先传》卷三百二十一)被当时的礼部经筵讲官“曹秀先”-誉为“琅琊名宿,世有家学……不同俗吏”、号称“诸城易学传人”、深明儒术的王萦绪在主政伊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就遵循康熙《修志凡例》四十条规定,借鉴《大清一统志》、顺治《河南通志》,尤其是明代康海《武功县志》编撰体例,凭籍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修志为己任,广泛收集材料,条别门类,着手《石柱厅志》的修撰,并于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十月望日(1775年10月15日),历时四年,完成了这部石柱地区的煌煌史著。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 由丰都县令,升任石砫同知,颇有记录交游地方名流和吟咏诗歌,“二所亭”是王萦绪在土司衙署空地増修而成,有前慰使马宗大当年手值之红梅。乾隆三十五年(1770)王氏邀请马宗大与友朋游亭赏梅。王萦绪诗写赏梅《二所亭梅花诗》诗云;

二所亭梅花诗

花开十月傲三冬,非杏非桃何彼浓。

殷色忽从周色贵,冰心遐自赤心逄。

山中雪霁霞初照,月下入来醉后容。

但使凌霜贞节在,妆分浓淡本同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118.html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如果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北伐能成功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主政蜀汉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曾提出了一个谋略。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得诸葛亮器重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是康熙皇帝皇长子,被圈禁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统计,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虽然有夭折,但康熙仍然算是大清拥有子女众多的帝王之一了。在康熙众多子女中,有一个儿子却比较福薄命苦,其后半生遭康熙囚禁终不得出。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位皇子究竟是...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与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火并,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那么,李建成与李元吉那些忠实的部下,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一、魏征。魏征的情况我们都熟悉,那时候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首席谋士。他早就...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最后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商鞅变法使秦国有了与其余六国争霸的实力,更为秦国吞并其余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商鞅生活在战国七雄争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