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1)114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可以说樊哙还是刘邦的救命恩人。既然恩同再造,那么刘邦在临终之前,为何要下令处死樊哙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刘邦生性多疑,加上刘邦怕自己死后樊哙跟吕后联手对戚夫人不利,综合多种因素,于是临死前还不忘下令处死樊哙。然而,有些事往往事与愿违。

一、樊哙,曾是与刘邦共打天下的发小和功臣

帝王诛杀开国功臣是很多朝代都曾发生过的事情,个中道理很明显,因为这些开国功臣对新皇帝都了然于胸,也深知皇帝的种种弱点,甚至是皇帝的一些“小辫子”都攥在这些大臣手里。试想一下,已经贵为天子的人,岂能容忍小辫子让别人揪着,更何况自己几斤几两又怎能让熟人知晓,所以历朝历代,开国功臣中的好多人都逃脱不了被诛杀的厄运。例如在西汉,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樊哙就即将遭受这样的下场。

众所周知,刘邦是个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功于心计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在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中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但是,建立汉朝后,刘邦卑鄙的本性开始展露出来,他因为出生微寒,自卑心理驱使下,多疑而多虑,为了确保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让子孙万代传承下去,他不惜开始大肆屠杀功臣。于是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个个功臣良将都成了他的刀下鬼。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就樊哙而言,他跟刘邦既是同乡、是发小,也是共打天下、共患难的生死兄弟,最后两人还是连襟至亲。要论功劳,樊哙是劳苦功高,要论忠心,樊哙也绝对是忠心护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大将,刘邦还是有所忌惮,生怕自己的江山易主。

二、刘邦登基后,诛杀异姓王,生性多疑不应该

刘邦晚年,除了樊哙、只剩下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臣,西汉的开国功臣几乎被诛杀殆尽。要说异姓王可能会成为刘邦的肘腋之患,那么樊哙对于刘邦来说,是没有任何威胁的功臣。

翻看历史可以知道,在鸿门宴上,樊哙还果断救主,在进攻咸阳的时候,也及时提醒刘邦注意政治“站位”。不得不说,樊哙是刘邦的贵人,如果不是樊哙在某些时候及时助阵,说不定他会败给项羽也不一定。那么刘邦为何要对樊哙下黑手呢

刘邦出身农家,但他不事生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街头小霸王”,一向小农思想的他非常多疑。楚汉战争胜利以后建立汉朝,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势力,分封9个同姓诸侯王,以此达到世世代代刘家天下的目的。

这些异姓诸侯王都是刘邦曾经的重臣、老臣,他只所以想诛杀这些共患难的功臣,主要是基于他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也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久占有刘家天下。基于这些原因考虑,刘邦欲除之而后快。

毛主席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苏辙:“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三、一朝天子一朝臣,刘邦是君而樊哙始终是臣

没有樊哙,刘邦也许就会败在进攻咸阳的大战中,没有樊哙,鸿门宴上也许就已了结汉朝气象。樊哙对于刘邦来说只有功甚至没有过。但封建历史就是这样,君是君来,臣是臣,君臣有别,亘古不变。由于一件事的发生,刘邦最终决定除去樊哙。

刘邦登基为皇帝后,逐步剿灭异姓王,卢绾被封为燕王,镇守北疆。刘邦平定陈豨叛乱的时候,燕王卢绾和匈奴有过联系。在刘邦平定完陈豨叛乱后,卢绾的偏将说卢绾和陈豨有关系。刘邦怀疑,就想把卢绾找来问下,卢绾称病不敢去。刘邦就派人问了卢绾的的亲近小官,卢绾害怕被杀,就躲起来了。但是因为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很好,所以刘邦并没有再追究。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后来,刘邦重病,吕后管理国家,卢绾说了吕后的几句坏话,被审食其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听了后,大怒,于是立皇子刘建为燕王,然后再派出他的连襟樊哙带兵去平定卢绾。樊哙带兵出发后,刘邦手下一个亲信侍卫,因为当年一点个人私怨而忌恨樊哙,又见病重期间的刘邦对戚姬很是怜爱,对吕后大为反感。于是这个侍卫就乘机进谗言,说吕后和樊哙因为“血缘”关系,他们“勾搭”在一起,并且说樊哙曾扬言要杀害戚夫人母子,准备等陛下您死了之后,谋权夺位,让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

刘邦本已重病缠身,听了这通举报后,又气又怒,之前关系很好卢绾反了,现在樊哙又反了,越想越气,刘邦当即叫来周勃和陈平,让他们兵分两路,周勃领兵代樊哙平叛,陈平则领兵斩杀樊哙。而然刘邦没想到的是当陈平与周勃这俩老臣领命赶到燕国之后,并没有遵旨立即杀掉樊哙,他们担心这只是刘邦一时气急才下的决定,等气消了若是后悔肯定会怪罪到自己身上,所以选择了将樊哙带回长安交付给皇上发落。

果不其然,当樊哙被押送至京城长安时,刘邦已经驾崩了,于是,吕后一声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逃过一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316.html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为人耿直敢言

费诗,字公举,生卒年不详,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占据益州时,以费诗为绵竹县县令。刘备进攻刘璋夺取益州,费诗举城而降,后受拜督军从事,转任牂牁郡太守,再为州前部司马。刘备自封汉中王,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还不知道: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出川应战的是三秦败军之将,天下尚未安定,恢复的诸侯国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相对容易很多。诸葛亮面对的是安定了几十年的天下,魏国打输十次还有兵从容应对,蜀国败一次就伤筋动骨。韩信并非光用奇...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曹操麾下的名将曹仁有哪些优缺点?结局如何?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麾下名将曹仁的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进攻合肥,曹魏诸州均抽调兵力屯驻于扬州,以防备孙权。然而,曹魏最大的隐患,却不是合肥,而是在荆州方向。此时汉水流域已经进入汛期,江水高涨。温恢敏锐地...

司马颙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参与八王之乱?

司马颙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参与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安元年(304年),河间王司马颙(yong)部将张方挟持晋惠帝到长安,自此司马颙牢牢控制了西晋朝廷。仅仅过了两年,司马颙就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被迫逃到太白山躲藏。为何司马颙会迅...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八王之乱”的起因和...

刘备死后孙尚香最后嫁给了谁 后半生生活怎么样

刘备死后孙尚香最后嫁给了谁 后半生生活怎么样

对刘备死后,孙尚香嫁给了谁?后半生过的幸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并不多,虽然她的名字千百年来早就广为人知,但她后来的命运可不像我们知道的那么简单。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只不过是一个一笔带过的女子。就是正史对她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