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19)114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东方朔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人诙谐幽默,能言善辩,曾多次对汉武帝进谏,很得武帝信任。那么东方朔是如何能言善辩的呢

一,武帝求贤

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 *** 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汉书·东方朔传)

东方朔幼年丧父,跟随兄嫂一起生活,自小就喜好读书,因此知识广博。汉武帝下诏求贤,东方朔因此前往长安应试,写的奏折十分有趣。汉武帝因此觉得他很有才能,让他在金门马待诏。

东方朔待了很长时间也没得到汉武帝接见,又过得不富裕,因此欺骗看管马圈的侏儒,说皇上要杀了他们这些没用的人。众人十分害怕,信以为真,便向汉武帝叩头求饶。汉武帝见了十分奇怪,得知是东方朔所说,便召他前来询问。东方朔向汉武帝说明原委,武帝因此对他重视起来。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二,能言善辩

汉武帝与众人玩猜物游戏,众人都没猜中,东方朔于是主动上前猜出是个壁虎。武帝见他猜对,于是赏赐布帛。武帝又与他玩了好多次猜物,他都能猜对,于是连连赏赐他。武帝宠臣郭舍人见东方朔在皇帝面前大出风头,因此十分嫉妒,便向武帝请求与东方朔玩猜物,获得准许。郭舍人与东方朔玩猜物,结果都被猜出,于是胡编谜语让他猜,希望难倒他,没想到东方朔对答如流,汉武帝因此封东方朔为常侍郎,对他更加亲近。

一天,宫中赏赐众臣猪肉,但负责分肉的官员迟迟没来。东方朔因此上前割了一块肉,独自离开。事后主管官员向汉武帝告状,武帝因此责备东方朔为何擅自割肉。东方朔回答说:“东方朔呀东方朔,你接受赏赐却不等待诏命,这是多么无礼。独自割肉,是多么豪壮。割肉割的很少,是多么廉洁。把肉送给妻子吃,是多么仁爱。”武帝听了哈哈大笑,于是重赏东方朔。

三,劝谏武帝

汉武帝喜欢游玩,因此经常带领侍从前往终南山等地游猎。武帝在路上经常经过鄠县、杜县两地,肆意踩踏庄稼,使得民怨沸腾。丞相和御史得知此事,不仅不敢向武帝劝谏,反而修筑行宫便利武帝游猎。后来武帝嫌路途遥远及百姓不满,因此想把终南山到长安一带的土地占用修建上林苑,将鄠杜两县的百姓迁走。东方朔得知此事,急忙劝谏武帝,反对修建上林苑,但武帝没有听从。

汉武帝的外甥兼女婿昭平君为人骄横不法,所以其母隆虑公主在死前向哥哥武帝献上大批钱财,期望儿子若犯死罪时武帝能放过他一命。后来昭平君酒醉,杀了妻子隆虑公主的保傅,廷尉主张处死他,但武帝左右劝武帝放他一命。武帝犹豫不决,最终仍下令处死昭平君。武帝十分伤心,东方朔则趁机为武帝祝寿,称赞他执法严明。事后武帝重赏了东方朔。

汉武帝姑姑馆陶公主见仆人之子董偃生的年轻貌美,于是将他收为男宠,并给他大量钱财来结交王公大臣,以提升地位。董偃为了以后能长远立足,便劝馆陶公主将长门园献给武帝。武帝十分高兴,便对董偃十分亲近。东方朔因此向武帝劝谏,以董偃与公主私通为由,要求处死他。武帝虽然没有听从,但逐渐与董偃疏远。

四,多次进谏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汉武帝崇尚奢靡,因此许多人纷纷从事工商业,使得农田荒芜。武帝便问东方朔治国之策,他回答说:“文帝时期崇尚节俭,以仁义道德治国,使得民风淳朴。陛下却大兴土木,崇尚奢华,喜爱奇珍异宝。现在想要百姓弃商从农,这怎么可能?希望陛下推崇节俭,远离艳丽华美的衣物,这样才能使天下大治。”

汉武帝因为东方朔言辞敏捷,便问他自己是怎么样的君主。东方朔回答:“陛下是圣明天子,远超三皇五帝,为陛下效力的都是古之名臣。”武帝听了哈哈大笑,又指着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等大臣问东方朔:“这些都是很有才能的大臣,你能比得上他们吗?”东方朔回答:“臣虽然不怎么样,但他们的优点臣都有。”

总的来说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很有名气的大臣,因为口才好,知识广博所以深得武帝信任。但东方朔在武帝时期地位并不高,从未担任过三公九卿之类的要职,因为武帝始终视他为弄臣而并非重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45.html

“东方朔能言善辩,汉武帝却不重用他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吕布败后张辽、高顺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曹操活捉?

吕布败后张辽、高顺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曹操活捉?

关于三国猛将吕布的故事,或许世人听闻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张辽和高顺都是吕布手下大将,张辽投降曹操之后,成为曹操五子良将之一,逍遥津一战,以七千人打败孙权十万大军,率八百敢死队,杀的孙权十万大军溃不成军,张辽甚至一度冲到了孙权面前,勇不可挡...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没有除掉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真让人措手不及啊。雍正朝的名臣多了去,除了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三位,还有李卫、孙嘉诚、田文镜、鄂尔泰等等。难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就应该收拾张廷玉,然后再收拾李...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大宋王朝为何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为帝王。秦始皇一统天下功过是非自然不必多说,千古一帝历史上仅此一人。汉武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历史上没有几人可以与之媲美。唐太宗创造大唐盛世,开疆拓土,文...